APP下载

1例骨髓纤维化合并Sweet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2020-08-13陈丽萍黄芳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护理

陈丽萍 黄芳

【摘  要】总结1例骨髓纤维化合并Sweet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提出加强病情观察,正确使用药物,做好心理、皮肤、安全、发热、饮食、输血等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Sweet综合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114-02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 PMF)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常伴骨髓外造血,髓外造血的部位主要在脾脏,其次肝脏和淋巴结,因此出现幼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异型及泪滴形红细胞增多,脾脏常显著肿大的特点,多于中年以后发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1]。Sweet综合征(Sweet syndrome,SS)又名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964年由Robert Dougias Sweet首先报道[2]。Sweet综合征是一组以中性粒细胞在皮肤中聚集为特征的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呈多形性皮损,如脓疱、大疱、脓肿、丘疹、结节、斑块和溃疡,典型皮损即突然发作的具有触痛的红色或紫红色丘疹或结节,常对称分布,好发于上肢、面部和颈部,皮损有透明水疱样外观[3]。其发病机制不明,王世宝等检索PubMed数据库发现,约30%的Sweet综合征患者与恶性肿瘤有关,其中85%与恶性血液病相关,与血液病相关的最常见的为髓系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也可发生于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殖性肿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4],但发生于PMF者相对少见。由于Sweet综合征缺乏临床表现特异性,加之医护人员对此病缺乏足够认识和经验,临床上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对护理也带来一定难度。为了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和护理水平,减轻病人的痛苦,现将我科于2016年10月收住1例PMF患者合并Sweet综合征的诊治经过和护理总结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5岁,退休工人,于2009年底因发热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脾脏肿大,就诊苏州一医院血液科确诊为骨髓纤维化,予口服羟基脲治疗,症状有所好转,病情较稳定,门诊不定期随诊。患者于2016年8月24日因乏力症状明显2月伴腹胀不适,至上海一家医院就诊,血常规示原始细胞15%。于8月25日入住我科治疗,查血常规:WBC32.43×109/L,HGB57g/L,PLT10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0%,胸腹盆腔CT:右肺下叶炎症,巨脾。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占13.5%,病态造血>10%,符合PMF加速期骨髓象。染色体:45,XX,del(5)(q22),dic(12;17)(p11.2;p11.2)[20],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给予抗感染,输注红细胞改善贫血治疗,9月8日起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9月20日血常规:WBC33.4×109/L,HGB77g/L,PLT127×109/L,乏力症状好转后出院。10月4日因乏力明显再次收住于我科。查体:T37.6 0C,P93次/分,R19次/分,BP116/63mmHg,神志清,全身皮肤及粘膜略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腹部膨隆,脾脏肿大,有触痛,胃纳欠佳,活动后有胸闷气急,双下肢无水肿,查血常规:WBC41.86×109/L,HGB43.1g/L,PLT3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内毒素测定>500pg/ml,1-3-β-D葡聚糖37pg/ml,降钙素原0.69ng/ml,C反应蛋白11.2mg/L。10月6日血常规:WBC75.59×109/LHGB66g/L,PLT3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于7日行白细胞单采术降低白细胞负荷。患者从10月4日至10日之间体温在37.50C左右,最高为10月5日达38.90C,血培养示无菌生长,先后予比阿培南、替加环素抗感染,输注红细胞及补液、碱化尿液,口服伊马替尼等治疗。10月13日血常规:WBC29.53×109/L,HGB69g/L,PLT4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6%,内毒素测定9.4pg/ml,降钙素原1.17ng/ml。考虑疾病控制不佳,经咨询外院专家后继续服用伊马替尼,并应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及小剂量阿糖胞苷化疗,10月14号开始地西他滨治疗。10月16号血常规:WBC20.86×109/L,HGB62g/L,PLT2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下午起面颊部、上下眼睑出现皮疹,左小腿胫骨前皮肤出现红斑样肿块,高于皮肤,边界清楚,压之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双手掌出现米粒大小丘疹,部分中有黄白色脓疱。回顾病史得知一月来患者手掌反复出现丘疹,伴有轻微痒感。皮肤科会诊意见:神经性皮炎,无菌性脓疱病,遵医嘱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外涂。10月17日开始阿糖胞苷治疗。期间患者仍乏力,有骨骼酸痛,腹胀,进食极少,偶有呕吐,复查肝功能:白蛋白32.5g/L,皮疹渐融合成片,有触痛,双眼睑水肿,睁眼困难,面部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左小腿胫骨前皮肤红肿热痛明显,局部予碘伏湿敷、夫西地酸乳膏外涂,停用比阿培南,改为头孢噻利抗感染,白蛋白支持治疗及利尿处理。10月19日至25日之间再次出现发热,体温在38.0 0C 左右波动,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及胸闷气急,血培养无菌生长,内毒素测定8.3 pg/ml,1-3-β-D葡聚糖58 pg/ml,降钙素原0.76 ng/ml,左下肢皮肤红肿热痛较前稍有消退,面部、双眼睑有红斑,斑块状结节,双手掌散在红斑丘疹,左侧手掌伴有黄白色脓疱。10月30日血常规:WBC8.51×109/L,HGB79g/L,PLT1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8.9%,降钙素原0.38 ng/ml,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外涂、加强抗炎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皮疹较前增多。再次皮肤科会诊,處理意见:基本符合Sweet病诊断标准(缺病理),建议原发病治疗,可考虑使用皮质激素。遵医嘱予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10月26日起体温下降至370C 以下。11月2日复查内毒素、降钙素原未见明显异常,左下肢皮肤略红肿,面部、双眼睑红斑,斑块状结节,双手掌散在红斑丘疹,较前有所消退。12月7日复查血常规:WBC9.8×109/L,HGB69g/L,PLT2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3%,患者乏力明显好转,左下肢红肿消退,面部及双眼睑红斑、双手掌红斑及丘疹明显消退,腹部稍膨隆,脾脏较前缩小,无触痛,乏力明显好转,于12月10日出院。后未再出现皮疹,3个月后因 PMF进展,呼吸衰竭而死亡。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该患者病程较长,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对PMF预后有一定了解,且患者发热,骨骼疼痛,全身乏力,自理能力降低,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因而患者焦虑、悲观,担心拖累家人,使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针对此情况,护士应多给予关怀,经常与病人及家屬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及时疏导,解除其思想顾虑,引导病人增强自信心,鼓励其坚持治疗。

2.2  用药护理  地西他滨是细胞毒性药物,配置时应戴好口罩、帽子,穿好防护服,防止药液外溅。在无菌条件下将地西他滨粉剂用注射用水复溶,然后再加入0.9%NaCl100ml中静滴,静滴维持1h,要求现配现用,用药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防止与其他药物发生反应。如未及时使用,应将溶液放在2~8冰箱保存,最长不超过7h。阿糖胞苷每12h皮下注射。

皮疹处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后予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并轻揉片刻,每日三次。

2.3  皮肤护理  患者反复出现皮疹伴疼痛,部分形成脓疱,应保持皮疹部位的清洁干燥,经常观察皮肤有无新的皮疹、脓疱出现,避免挤压及刺破脓疱。当脓疱较大,表面张力高,疼痛明显时,应在无菌操作下将疱内液体抽出,保留表皮,避免继发感染。患者同时血小板低下,宜卧床休息,注意加强皮肤的保护,避免碰撞,经常观察皮肤有无瘀点瘀斑,剪短其指甲,防止搔抓,每日用软毛巾温水洗脸及擦身,动作轻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碱性肥皂。患者低蛋白血症,双下肢水肿,指导其穿宽松的鞋袜、裤子,抬高双下肢,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勤翻身,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2.4  安全护理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病人都有不同程度脾肿大。患者患病6年余,在多家医院就诊,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知晓脾脏肿大行动时必须小心、缓慢。护士对其安全行为表示赞赏,并向其讲解脾脏本身质地脆,而且又是巨脾,如腹部发生碰撞时易引起脾破裂,引发大出血的危险。病人乏力、重度贫血、血小板低下,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床边使用床栏,指导家属陪护。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床上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预防性输注血小板,以防止脑出血的发生。患者因脾肿大感腹胀不能仰卧位休息时,可将其床头抬高150~300 。腹部膨隆起床困难时,教会患者先取侧卧位,用胳膊支撑身体坐起,休息片刻再双脚着地,缓慢下地行走,必要时予以搀扶,以防晕倒。

2.5   发热护理  在发热期间,患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适当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9 0C,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将冰袋放置于两侧腋下及腹股沟等大动脉经过处,30min后复测体温,避免体温骤降引起虚脱。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汗湿的衣裤及床铺,或出汗多时将柔软的干毛巾塞在衣服内,潮湿后重新更换,以避免频繁穿脱衣服受凉。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定时开窗通风,避免身体直接吹风。加强口腔卫生,进食前后漱口。使用抗生素期间经常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白斑,用碳酸氢钠溶液勤漱口,以预防口腔霉菌感染。

2.6  饮食护理  患者发热,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加之脾脏肿大,腹胀,另外地西他滨、阿糖胞苷应用后出现恶心呕吐,使进食量减少,出现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应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入,与营养师一起制定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蛋白质、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并少量多餐进食,必要时予输注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2.7  输血护理  输血前先确定病人体温是否正常,若异常不得输血[5]。严格执行双人核对,输血前认真核对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交配试验结果。输注前先予抗过敏处理,血液从血库取回后要在30分钟内输注,刚开始时速度要慢,特别是输注前15min,再根据病情、年龄、血液种类调节输注速度 [6],1U 红细胞在常温下最长输注时间不得超过4h。对于严重贫血及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应控制滴速,输入量不超过1ml/kg·h。输注过程中病人若主诉胸闷、气急、发冷、发抖、皮肤出现皮疹及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注,并更换生理盐水及输血器,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胸闷气急时协助病人取坐位。患者反复多次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Sweet综合征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以30~50岁为多[3]。其诊断需满足2条主要标准和2条或以上次要标准[7]。主要标准:(1)突然发作的疼痛或触痛性红色斑块或结节,偶有水疱、脓疱或大疱。(2)真皮内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次要标准:(1)皮损出现前可有非特异性感染、疫苗接种或炎性疾病、肿瘤史,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2)发热(>38 0C);(3)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20mm/h,WBC>8×109/L,中性粒细胞>70%,满足其中3个指标;(4)糖皮质激素或碘化钾疗效好。血液病患者并发Swee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严重,除常见部位外,也可发生于下肢、躯干及后背[8]。该患者皮疹出现前外周血WBC>2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入院10余天前手掌开始反复出现丘疹,伴有轻微瘙痒。入院后皮疹出现于地西他滨抗甲基化治疗第3天,地西他滨为导致Sweet综合征的高危因素[9],入院后除双手掌出现米粒大小丘疹,部分中有黄白色脓疱外,面部、双眼睑也出现红斑、斑块样结节,左下肢胫骨前皮肤出现疼痛性斑块样结节,同时伴双下肢水肿。当时考虑为神经性皮炎,无菌性脓疱病,左下肢软组织感染,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夫西地酸乳膏局部外涂,加强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再次皮肤科会诊后考虑Sweet综合征,予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皮疹逐渐消退。血液病合并Sweet综合征的治疗,一般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也可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或激素软膏局部外用[10]。该患者PLT(16×109/L)低下,不具有采集皮肤标本的条件,所以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由于对Sweet综合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护理人员缺乏经验。因此,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尹亚飞,罗自勉,谭振清,等.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并Sweet综合征及文献复习[J].国際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2, 35(2) :110-112.

[2] Sweet RD An 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c  dermatosis [J].Br J Dermatol,1964,76:349-356.

[3] 陈曼,齐蔓莉.Sweet综合征系统受累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8,11(4):214-216.

[4] 王世宝,孙步彤,蒋忠民,等.NK/T细胞淋巴瘤合并Sweet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J].白血病.淋巴瘤,2016, 25(3):188-190.

[5] 杜彬,李军,段光华,等.输血质量监控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2):256-258.

[6] 黄士敏,王修,李玉权.输血护理的质量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1):263-264.

[7] Walker DC,Cohen  PR.Trimethoprim .Sulphamethoxazole-asso-ciated  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e dermatosis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drug induced Sweet,s syndrome[J].J Am  Aead  Dermatol ,1996,34(5):918-923.

[8] Moreira  AP.Souza FF,Gaspar NK,et al.Sweet,s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poly cythemia  vera [J].An Bras Dermatol,2009,84(6):663—666.

[9] 李悦,张慧,颜霞.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并发Sweet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4)):121-122.

[10] 郭慧梅,化罗明,薛华,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Sweet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52-54.

作者简介

陈丽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