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心监护在围产保健中的临床分析

2020-08-13刘小霞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分析

刘小霞

【摘  要】目的:研究围产保健中实施胎心监护的临床分析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所接诊的临产产妇共80例,按照监护方式差异分为常规监护(对照组)及持续胎心监护(观察组)。观察组内发生宫内窘迫人数及胎儿窒息比例。结果:观察组中宫内窘迫率为17%,对照组仅为7%;但观察组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仅为5%,对照组为15%。结论:临床中在围产保健工作中开展胎心监护,能够显著提升自然分娩率,确保胎儿的健康与安全,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出现几率,能够在围产保健中大力推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围产保健;胎心监护;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0063-02

围产保健中,胎心监护是一种有效判定胎儿在子宫内呼吸及健康状况的方式,掌握胎儿对于缺氧的耐受程度,胎心监护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目前已经成为判断胎儿出生之后是否产生新生儿窒息以及酸中毒的金标准。胎心能够有效衡量胎儿宫内状态,传统多普勒超声听胎心音虽说操作便捷,但并不能够直接反映胎动、宫缩、胎心率之间的关系[1-2]。持续胎心监护可通过实时、持续、动态化观察判断宫缩及胎儿缺氧状况,根据波形图像明确胎儿状态,临床价值较高,本文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接受胎心监护孕产妇资料40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没有接受胎心监护的孕产妇资料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孕产妇的宫内窘迫几率、新生儿窒息出现几率等,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所接诊的临产产妇共80例,接受胎心监护孕产妇资料4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没有接受胎心监护的孕产妇资料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3岁,到38岁,平均27.82±3.61岁,孕周时间最短37周,最长42周,平均37.41±2.03周;对照组年龄22岁到38岁,平均27.59±3.41岁,孕周时间最短37周,最长42周,平均37.88±2.0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不接受胎心监护措施;观察组采用持续胎心监护方式了解产妇胎心音状态。确保产妇不处于饥饿状态,令其取左侧卧位或半仰卧位,将多普勒超声探头找到清晰胎心音后固定,在子宫下方二指位置固定宫缩探头,持续监测20分钟,若存在异常则至少延长监测10分钟。监测期间判断异常是掌握出现异常的原因,排除胎儿睡眠以及孕产妇精神状态对于监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实施宫缩实验及无刺激实验,在不使用镇静剂的情况下如果孕产妇宫口扩张大于2cm以上则需至少连续监测半小时。

1.3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出现几率、新生儿窒息出现几率;对于胎儿窘迫的判断标准:胎心心率每分钟低于120次,或是每分钟高于160次,胎动慢慢减少或是消失,脐血流S/D比值高于2.6。新生儿窒息的判断标准:出生1分钟的Apgar評分属于4分到7分属于轻度窒息,评分在0分到3分属于重度窒息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内新生儿出现宫内窘迫及窒息数据展开统计工作,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生新生儿窒息2例,发生率仅为5%,对照组5例,发生率仅为12%,观察组胎儿窘迫3例,窘迫率为7%,对照组6例,窘迫率为1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胎儿窘迫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在新生儿娩出后并发症中,窒息属于危险度较高的一种,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青紫、口唇暗紫、心率偏低、心跳不规则、呼吸浅表。早期实施电子持续胎心监护可有效避免人工触摸或短时间监护出现的个体误差或人工判读误差影响,及早发现宫内窘迫危险并早期干预,通过监护图形所呈现的可量化指标数据或波形图像进一步加强胎心监护临床意义。

使用胎心监护仪对妊娠期或临产产妇实施胎心音监听的目的在于了解胎儿在母体内的健康状况,通常根据胎心音每分钟平均数值判定。胎心监护结果的表现形式为数字信号,能够有效反映胎心率基线、胎儿心率波动、宫缩时胎儿反应、宫缩压力等,敏感度较高。对于妊娠晚期产妇而言,监测胎心音能够及早发现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窘迫并早期积极干预,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或窒息程度,提升围产安全性。通常根据胎心率基线,在无宫缩影响及胎动影响前提下,观察10分钟以上平均胎心率。若胎心率在160bpm以上或在110bpm以下,且持续10分钟以上时,则表示胎儿可能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处于缺氧状态,需立即就医积极干预;若胎心率呈现出正弦图像(呈圆滑一致、反复重复、波形连续状态),胎心率基线处于110bpm-160bpm之间且摆动范围在5bpm-10bpm之间,每分钟2个-5个周期时,则表示胎儿可能已经严重缺氧,必须立即干预避免宫内窒息;若胎心率基线为135bpm、波动范围在5bpm左右,基线呈现出变化较小的锯齿状态时,表示胎儿正处于睡眠状态,需给予一定刺激后再行监测,避免影响监护结果;若胎心率基线波动范围在8bpm-12bpm且呈现出明显变化的锯齿状波形,则表示胎儿健康。根据研究数据结果,观察组产生新生儿窒息2例,发生率仅为5%,对照组5例,发生率仅为12%,观察组胎儿窘迫3例,窘迫率为7%,对照组6例,窘迫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围产保健中胎心监护的应用对胎儿宫内窘迫的分析更为精准,更有利于临床医师有效积极干预,合理判断胎儿是否缺氧以及缺氧程度,积极预防危险因素。在胎心监护期间,需要详细做好记录,同时调整探头的位置,保证胎心信号清晰度,总之,围产保健中胎心监护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综上所述,提高胎心监护可以及早发现胎内窘迫,完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新生儿窒息几率,防止新生儿产生危险,另外医生需要依照各个产程情况开展处理措施,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现,胎心监护在医院围产保健中存在理想的应用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吕宝霞.孕晚期超声S/D值及胎心监护预测围产儿预后的价值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10):212-213.

[2] 牛凝,李强,罗莉.产前胎心监护对新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4)180-182.

猜你喜欢

分析
导数考向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回头潮
一个递推数列问题的类化分析
万有引力易错题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常考点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