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2020-08-13吕东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抗生素

吕东

【摘  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3月—2020年3月中选入98例ICU重症肺炎患者,按抗生素使用方法分组,观察组49例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对照组49例患者则按经验性选择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在减轻炎症反应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在促进ICU重症肺炎患者康复中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0048-01

前言

由炎症引起的重症肺炎在ICU中并不少见,因病致死的几率较高。在该疾病的治疗中,抗生素作用显著。但抗生素除了抑制炎症、感染等有利方面外,其带来较多不良反应的弊端也不可忽视。因此临床在抗生素使用方案上需提起重视。为此,笔者就98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抗生素用药方案进行分析。现将本次研究具体情况详细报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3月—2020年3月中选入98例ICU重症肺炎患者,按照抗生素使用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中49例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对照组中49例患者则按经验性选择治疗。观察组:27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51—75岁,平均年龄(63.84±4.29)岁,肺部单侧感染33例,双侧感染16例;对照组:28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50—74岁,平均年龄(63.75±4.37)岁,肺部单侧感染34例,双侧感染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经过我院伦理委员批准后召开。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表现均与美国胸科协会发布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相符合;②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有充分的了解,经过深思熟虑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好相关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严重脏器功能受损患者;②排除肢体、语言、精神等存在功能性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本次选入的98例患者都需要接受ICU病房的常规监护,进行吸氧、化痰、平喘、营养输注等等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中患者以具体病情为依据,在进行抗生素治疗时先选用低阶梯广谱抗菌药物,若患者经3d治疗后仍然未见病情有好转迹象,则需在患者耐受程度内应用高阶梯、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进行抗生素治疗时应用降阶梯方案,开始治疗的第1d使用广谱抗生素,静滴3-5d,同时对患者进行病原学和药敏检测,以检测结果为依据针对性选用抗生素药物,提高抗生素的有效性。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一次静脉血,获得血清后应用电极法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体内炎性因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分析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效果判断标准:患者肺炎症状引起的症状消失,经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各指标正常则为显效;患者肺炎引起的症状有较明显的好转,部分指标恢复正常则为有效;患者治疗72h后症状及指标皆无好转迹象或是有恶化倾向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式

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均使用SPSS.19软件进行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的降钙素原(25.26±10.29)pg/ml,C-反应蛋白(50.99±16.77)mg/L,血乳酸(7.69±3.36)mmol/L,治疗后的降钙素原(3.44±1.58)pg/ml,C-反应蛋白(14.54±5.87)mg/L,血乳酸(1.98±0.74)mmol/L,对照组治疗前的降钙素原(25.37±10.37)pg/ml,C-反应蛋白(50.84±15.84)mg/L,血乳酸(7.57±3.42)mmol/L,治疗后的降钙素原(9.28±4.21)pg/ml,C-反应蛋白(20.17±6.25)mg/L,血乳酸(2.76±1.14)mmol/L,患者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在治疗后皆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效果判定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中效果判定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人体的气道、肺间质、肺泡等受到各种致病菌、微生物的侵害时便会引发肺炎,进而出现咳嗽、发热、痰血及胸口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体健康[1]。ICU重症肺炎中多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操作时该疾病的重要形成因素,研究指出该疾病主要发生于气管插管这一操作环节中,是细菌及微生物共同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2]。因此在治疗中难度较大,其诊疗、护理皆与常规肺炎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治疗重症肺炎的常规方案是以抗生素为主,一般会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这种用药方式通常是结合医生的用药经验及患者病情进行药物选择,其最大的缺陷在于不具备针对性,长期使用容易使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不仅无法发挥抑制病菌的作用还会使肺感染的风险增加,加重患者病情[3]。在上世纪初,降阶梯治疗方案兴起,“一步到位,重拳出击”是该治疗方案的主旨,它强调坚持早期用药、科学用药、针对性治疗的原则,认为在感染初期快速控制病情,并通过病原体检查、药敏测试等,直接针对引起感染的病原体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炎症抑制的效果,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根据田爱庆[4]的研究结果,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的患者其炎症因子在治疗后各指标低于常规治疗的患者,而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71.05%,前者的有效性明显更高[5]。

而在本研究中,同样对患者的炎性因子和治疗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患者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在治疗后皆有所下降,观察组的炎性因子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急性感染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而血乳酸水平可作为缺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提示,因此本文将这几个指标列为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诊断的重要指标,而通过研究发现,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在减轻炎症反应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在促进ICU重症肺炎患者康复中有着积极意义,可酌情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士颖.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107.

[2] 仇世君.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128-129.

[3] 马丽丹.抗生素降阶梯方案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2):103-104.

[4] 田爱庆.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6):1287-1288

[5] 陆燕.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療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7):60-61.

[6] 滕真真,陈凤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28):58-60.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抗生素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
抗生素不是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