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教育平台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0-08-13王沛
王沛
[摘 要]当前,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教育云平台建设被提上日程。对此,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云平台的研究力度,促进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该文基于云教育平台,对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云教育平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 沛(1975—),男,河南林州人,工商管理硕士,泉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和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373-02[收稿日期] 2020-02-11
近年來,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占据一定地位,并发挥重要价值。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步伐在逐渐加快,在技术发展成果上实现了共享。这种模式,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的提升,也能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过程中,探究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云教育平台的概念
云计算的发展与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亚马逊推出云计算服务,并与IBM正式推出“蓝云”计算平台。教育云与电子商务、政务云、医疗云等其他平台的差异不大,其主要以教育行业作为基础,利用某一个区域或者行业,发挥其主导作用,并且落实对于管件资源的组织建设,完成其相应的维护,再配合上公开和半公开等方式,这样就可以给相关的组织与公众提供有偿或者无偿的服务。在教育技术系统中,教育云作为重要组成,属于一个子类。教育云作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其本身也是技术产物,在技术发展中得到不断完善,涵盖了各种硬件方面的计算资源,通过虚拟化处理已经存在的资源之后,也能给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和学员等提供相关平台,让教育领域获得云服务。
二、基于云教育平台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正式上课之前中职教师需要开展好如下四项准备工作:学情分析、教学设计、预习包推送及借助云教育平台对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答。而学生需要完成三项任务:依靠自学和交流探讨对学习资源进行预习、进行课前测试、将预习中的问题进行整理。云教育平台在实际上课之前主要用于对“云学情”的采集和研究;“教研中心”为教师提供教研及电子教案,供教师参考;“资源中心”为教师带来重难点知识资源及其他相关资源的搜索功能;“作业中心”主要是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予以反馈(见图1)。此外,云平台能够利用移动端及PC端进行访问。
(1)学前分析主要是指中职教师借助教育云平台的“云学情”中的相关数据分析,来掌握学生近期各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相关测试及考试分数情况,在这种模式下,能够在数据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估[1]。
(2)教学设计则是在掌握学生具体情况后,结合学生实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教学反思等进行教学设计,在“教研中心”中,可以进行教学设计及开展相关教研活动。
(3)预习包推送是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后,经由“资料中心”“作业中心”为学生推送预习资料包,其中包括学习视频、任务清单、相关测试题等。借助“云学情”关联分析,教师能够直接了解到学生学习资源行为分析数据,比如有没有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多少,或预习测验正确率等,并根据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当调整。
(4)答疑解惑则主要是借助云平台及时对留言区中的学生留言进行疑惑解答,并详细说明。
(二)课中进行个性学习
教师的课中工作包括创设情境、下发任务、精讲与评价,学生任务重点则在于进入学习情境、协作学习、测试巩固、交流讨论[2]。对中职教师的课中工作而言,教师在创设情境中,需要借助“资源中心”与“作业(任务)中心”,以全面掌握学生的课前学习状况,并从学生在共性预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出发,保证讲解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确保学生对预习知识进行回顾。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下,能够将新旧知联系起来,进而保证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课中下发的任务主要由作品任务与测试任务构成,对于作品任务来说,要求中职学生采取协作学习的方法,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将自身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将自身想法表达出来。而对于测试任务来说,将检测中职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状况,实行分层闯关方式,且难度类型也不一样,包括基础型与拔高型等。在测试难度上不一样,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顺利做好作业任务,并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学科知识。在理论测试的过程中,能够让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更加合理,避免出现重操作轻理论的情况。在精讲和评价中,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作品与测试后的数据,在共性问题上做出精讲,利用教育云平台对所有学生的课上任务进行评价[3](见图2)。
(三)课后予以总结升华
在课后,教师的工作为总结反思,即直接将结果反馈到课前的环节中去。这样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完善教学的设计调整,同时也能够合理有效地拓展资源。教育云平台本身属于课后的环节,其表现在:基于课堂实录的分析与调查之后,就可以形成教学视频,再配合上微课形式(5分钟左右)进行相应的保存,这样就可以让师生进行分析探讨,并且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也能够完成评价处理。另外,教师还需了解资源中心,及时为学生提供资源方面的推送。对于上述的功能阐述,其访问主要涉及移动端和PC端。之后,对于课后的工作,还需要进行积极的反思总结,也就是通过学生学习数据的回顾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客观的分析,以此来形成教学反思;积极推送拓展资源,也就是将本节课的拓展资源直接推送给学生,让还存在余力的学生得到提升。课后,基于教育云平台,学生就可以查看对应的数据,对于学习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控,并且按照教师的评价,做好自我查漏补缺,满足总结、内化与提升的全方位表达;在掌握相关的课堂内容后,也可以对扩展知识和扩展资源加以关注。
三、结语
总之,站在社会变迁与学校教育的角度而言,如何培养中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将是今天的主题。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很难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的要求,只有将教育云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让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得到有力支持。云平台中资源较多,能够实现客观测试与及时评价,让学生获得個性化学习,保证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要以教育云平台为基础,加强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为中职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武魁.基础教育信息云平台中云计算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9,26(10):47-48.
[2]唐文奕.开放大学云平台环境下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9):35-36.
[3]王艳萍.基于职教云平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6):84-86.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IT Courses Based on Cloud Education Platform
WANG Pei
(Qua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enter, Quanzhou, Fujian 3620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widely use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big data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cloud platform is put on the agenda. In this regard, we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education cloud platform,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Based on the cloud education platfo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odel of IT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cloud education plat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