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策略

2020-08-13张孟王荣俊李二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8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张孟 王荣俊 李二军

[摘 要]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不仅懂得怎么做事,更要懂得如何做人。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具备工匠精神和较高技能,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勇往直前,走向社会并立足社会。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匠精神;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

[基金项目]2018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颁发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高水平教学团队”(2018jxtd143)

[作者简介]张 孟(1967—),男,安徽含山人,硕士,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王荣俊(1964—),男,安徽无为人,学士,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李二军(1992—),男,安徽舒城人,学士,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助讲,主要从事“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360-02[收稿日期] 2019-12-10

加快高职教育发展,努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与技术的进步。

一、高职教育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不仅是从业者做事的态度,更是行为价值的追求,是一线技能型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迫切需要。

1.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需要培育工匠精神。企业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该始终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转变育人模式,培养具备良好工匠精神和较高技能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勇往直前,走向社会并立足社会。

2.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必须要有高尚的高职道德,不仅懂得怎么做事,更重要懂得如何做人。因此,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具备工匠精神和较高技能,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

3.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工匠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特殊阶段,既需要创新创业的智慧,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见,如果没有工匠精神作为发展动力,我国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可能只是南柯一梦。只有培育具有良好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型人才,才能使他们成为制造强国的主力军[1]。

4.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工匠精神。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具有技能的劳动者数量很少,只占约20%,而高技能人才更少[2]。单纯制造业的高技能人才缺口就超过400万人,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不到3.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为40%至50%[3]。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对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以及推动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高职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精神支柱。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载体,主要体现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一技之长。工匠精神的培育应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同时贯穿于学生自我发展、企业的创新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及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中。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中之重,要千方百计地解决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在技能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职业道德标准。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石。培育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崇尚工匠道德,是高职院校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精神标杆。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匠文化宣传活动。一方面,开展校园工匠文化有奖竞答,以“假如我是能工巧匠”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营造校园工匠文化的氛围;另一方面,通过校园中的多种平台,宣传工匠文化、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使学生领悟工匠精神的精髓。

3.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工作中,转变教学方式,变教师为师傅,变学生为徒弟,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师傅为了更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过程的脱节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中做”和“做中学”,强调言传身教与技能传授[4]。变课堂教学为工廠实践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发挥徒弟的主体作用,提高徒弟的学习兴趣和人际沟通技能,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徒弟综合分析的能力。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变师傅主体为徒弟主体,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一位来自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师傅,另一位是来自企业的实践技能精湛、经验丰富的兼职师傅,徒弟要在师傅的指导下制订详细的学习训练计划。专业化的系统训练,更加有利于徒弟形成系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4.培养优秀教学团队,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培养优秀的教学团队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高职院校应始终以提高团队成员教科研水平为出发点,紧密围绕培育工匠精神这个核心,鼓励团队成员积极申报关于工匠精神方面的科研课题和科研合作项目。以培养优秀教学团队为契机,努力提高团队成员的教科研能力,只有团队成员教科研水平提升,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同时,鼓励团队成员以科研内容为载体,共同探索工匠精神培育的新路径,实现科研对工匠精神的渗透。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和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科研立项层次不断提升。

5.校企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着力点,是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可以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加入指导教师团队,从而使工匠精神与专业教育、技能指导、人文素养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模式[5]。构建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建立一套更加客观合理且适合高职院校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高职院校应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采取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综合性评价。校企之间确立工匠人才培养计划,使校企同时成为办学的主体,实现校企之间形成对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应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6],既为企业解决了人才缺乏的问题,又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共同育人。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