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丛林之王

2020-08-13张超

汽车与运动 2020年2期
关键词:虎豹珲春东北虎

张超

每年冬季的珲春护虎清套之行,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期待了很久,终于有机会来到了这个冰雪的世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身边的树木草藤冰雕玉琢,房檐上的冰挂也成了一道风景线,它们似在守望,形状不一长短不同,却都有相同的晶莹,而路边各种憨态可掬的雪人似乎在做冬的迎宾……这不是北欧童话中才有的景象,而是一座东北小城的雪后光景。

珲春,那个我心牵挂的地方!

这座祖国东北的边陲小城,叫珲春。熟悉它的人,第一印象往往是“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它位于吉林省最东部,与俄罗斯、朝鲜山水相连,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我国唯一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而在野保志愿者心中,珲春是“候鸟的天堂”、“虎豹的家乡”,这里“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

珲春,是候鸟的天堂!距市区40多公里的敬信湿地(龙山湖),是亚洲东部两条鸟类迁徙线路会合在中国的交叉点,这里有5800余公顷的连片水面和800余公顷的水域沼泽。从每年2月底开始,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秃鹫、海鸥、丹顶鹤、灰鹭、白鹭、白天鹅、大雁、普通鸬鹚等多种候鸟纷纷来到这里临时栖息。珲春,又是东北虎豹的家乡,素有“东北虎乡”之称誉!据珲春林业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珲春境内有东北虎27只、东北豹42只,东北虎家族4个、东北豹家族2个。这里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也是重要的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和北半球温带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珲春,是我们这批野保志愿者心中牵挂的地方,用老虞的话说:“每年冬季的珲春护虎清套之行,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每到这个时节,虎乡珲春就成了一种牵挂”。

保护东北虎,再向虎乡行!

2020年1月4日,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汽车报社、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汽车与运动杂志社、爱鸟国际、奇瑞汽车、珲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发起的“2020保护野生东北虎巡山清套行动”。10名志愿者搭乘由两辆奇瑞瑞虎8及一辆星途组成的车队,由北京出发经京哈高速、珲乌高速奔向1460公里外的珲春市。途间,我与老虞、东海分为一组,驾驶一辆白色5座瑞虎8,充当车队尾车。在途中,我们一车三人说说笑笑,兴致勃勃,倒也轻松惬意。不知不觉间,车窗外的景色已从华北的平原田野变成了东北的高山密林,而行驶的时间也已趋近7个小时。此时,副驾驶的东海鼾声已经响起,后座的老虞似乎也进入了梦乡。“放首抖音热歌”我对瑞虎8搭载的智云互联系统说,随之车里响起了那首张茜版《桥边姑娘》。

行走于嶙峋的山路间,我们真实体验了一线巡护人员的艰辛和不易

一路驾驶着这辆白色奇瑞瑞虎8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它的动力系统和驾驶感受让人印象深刻。后来,我查阅了它的动力总成数据:1.6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45kw(197PS)/5500rpm,最大扭矩290Nm/2000-4000rpm,从参数上看,已经接近低功率2.0T發动机的水平。而与这台1.6T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格特拉克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这套动力总成的加持下,我们驾驶的这辆瑞虎8在实际的高速行驶中动力澎湃迅猛,尤其是中后段的加速超车,尤为让人印象深刻。此外,这辆瑞虎8底盘悬架的调校也显现出了厚实的功底,在高速巡航时能明显感觉到附有阻尼感的悬架随着路面的起伏压缩拉伸,以此过滤掉大多数来自路面的振动和噪音,为车内驾乘者提供了较好的舒适性。在多弯路段高速驾驶时,悬架对车身的支撑也较为到位。

翌日傍晚,车队安全抵达。珲春,我们又来了!这已是我们队中老虞的第四次“虎乡之行”。

巡山清套,保护虎豹,我们在行动!

到达“虎豹之乡”的激动心情,像是一针兴奋剂,驱走了队员们的一路疲惫,让大家热血沸腾、满血复活。一大早,队员们跟随珲春市动植物保护协会负责人李东伟及一线巡护人员进入大荒沟林区,正式开启了2020保护野生东北虎巡山清套行动。

队员们在拍摄猎套的工作原理

也许有人会问,何为“清套”?为何“清套”?清套是清除猎套的简称,在森林中寻找猎套、猎夹等各种盗猎工具,并将其清除。在东北林区,每年冬天下雪后,当地村民(猎人)会在森林中安置一些猎套,用来捕猎狍子、野猪、梅花鹿、野兔等动物,安装猎夹捕猎雉鸡、花尾榛鸡等鸟类。暗藏在林中的猎套一是捕走了东北虎赖以为食的狍子、野猪等有蹄动物,其次它也会直接伤害到野生东北虎、东北豹。2011年,黑龙江省密山市就曾发现过被猎套伤害致死的野生东北虎。这些盗猎工具留在森林中,能在数年内一直发挥作用,直到抓住野生动物。所以,为了保护东北虎豹,保护它们生活的家园,猎套、猎夹等盗猎工具是一定要清除的。

进入林区不久,景色开始变得梦幻、极致。而在这零下十几度的户外,行走于茫茫林海雪原之中的厚厚积雪路上,听着脚下积雪发出的吱吱声,回头望,一串深深的足迹留在雪中。我们踏着几乎齐膝厚的积雪,行走于嶙峋的山路间,真实体验了一线巡护人员的艰辛和不易。冰山雪地中,茂密森林里,翻山越岭举步维艰,不一会我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而脚上的鞋和袜子也逐渐地湿透了。

清缴了一批盗猎者尚未来得及安装的猎套

越往林间深处走,路途越加艰难,大雪笼罩着万物,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趟着路,既期待前方可以看到什么又怕看到什么。这里的生物明显更加多样,不时便可以看见一两朵毛茸茸的猴头菇或是一连串的野兔、袍子脚印。队伍继续前行,突然,有队员喊了声:“看,猎套”!这是一种钢丝或铅丝制成的简易盗猎工具,套子一头是活结,另一头绑在树干上,当动物头部钻过猎套,随着往前走,套在脖子上的套圈越来越小,动物发觉后越挣扎套得越紧,最后被活活勒死。据领队东伟讲:这里的山分为阳坡和背坡,各处长着不同的树种,一年四季,白天和夜晚,野生动物喜欢待的地方也在变化。而偷猎的人能认出狍子、野兔等动物的脚印,并根据这些规律选择不同的地方下套。随后队员们与巡护人员一起对这片区域进行了拉网式搜寻,每当拆除一个隐藏的猎套,我们都很兴奋,因为这样一来,动物就会少一份丧命的可能性。通过大家齐心协力,认真细致地搜寻,在这片茫茫雪原中共清缴钢丝猎套60个。继续前行,在一处开阔的林间空地上,几处荒草树枝铺成的人工草坑很是扎眼,走进定睛一看,果然一个个精心布置的捕兽夹显露了出来……

巡山清套,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很快地流逝!不知不觉,天色已暗。在下撤途中,一名队员讲起了巡山路遇野猪追袭的事儿,够惊险,够刺激,但细思极恐!我臆想过无数种与猛兽们遭遇的场面,往往是越想越害怕,一线巡护队员是在用生命守护这片山林。

第一天的巡山清套行动结束了。队员们虽身形疲惫,但仍意犹未尽,用东海的话说:“今天,我们收获满满,累并快乐着”!

趁下雪天无法进山,队员们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来体验一下冬捕的乐趣

冬捕,体验纯粹的朝鲜族民俗!

或许是上天眷顾那几位没有见过大雪的“南方队员”。是夜,鹅毛雪片开始飘落,纷纷扬扬得下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整个城市都被洁白的冰雪覆盖了,演绎出前文中所描绘的雪后景象。听当地人讲,今天的雪,是今年最大的一场。

为了安全起见,东伟建议我们调整计划,推迟一天雪停后再进山清套。难得的一天闲暇时光不能浪费,有人提议去冬捕,体验最纯粹的朝鲜族民俗。

“朝中有人好办事!”有东伟这个当地通在,很快便联系好了当地的向导和体验项目:冬捕、朝鲜族打糕。而此时的雪,还在纷纷扬扬得下个不停。我们的车,早已被厚厚的白雪覆蓋。清理车辆积雪,向龙山湖出发,今日的精彩即将启程!

当车队驶出城市,行驶在厚厚的积雪路上,车窗外不时闪过成片的雪松、树挂和皑皑白雪,让我们觉得仿佛是在北欧童话世界里穿行。而此时,离京前特意换装的“耐克森”雪地胎终于派上了大用场,针对冰雪路况研发的橡胶和胎面花纹提供了足够的抓地力、稳定的支撑和精准的指向性,保证了我们所驾乘的这辆两驱版瑞虎8在积雪路面上安全、平稳的行驶,丝毫不用担心会出现侧滑情况。

“来呀,快活吧,反正有大把时光……”此时,车里传来老虞广谱(广西普通话)版的《痒》,倒也应景儿。当车队拐过一个村庄路口继续前行不久,便抵达了龙山湖。此时,湖面上早已有“鱼把头”在忙着“画窝子”(确定冰眼的位置)。车刚停稳,我们便一窝蜂地奔向了湖面。这里的雪更厚,足已过膝,大伙蹦着、跳着、撒着欢。而此时,我的脑中又突然想起了那首极其难听的老虞广谱版本《痒》。

这里的冬捕不似“查干湖冬捕”的场面恢弘,也没有蒙族人丰富繁琐的冬捕祭祀仪式。这只是一场最真实、朴素的生活方式演绎。当我们一行跟着鱼把头开孔、下网,又争先恐后体验了在冰窟中“打炮”的快感后,不多时,第一条大鱼被拉出水面。这是一条白鲢鱼,足足6斤,只多不少,我们今天的午饭不用愁了!

冬捕归来,跟随着向导来到龙山湖不远处的一个朝鲜族人家,亲身体验一下纯粹的朝鲜族生活。当走进这间朝鲜族人家,简单、朴素,一个大炕、少许家具和电器,基本算是这里的全部。此时,女主人正坐在灶台边准备打糕的食材,而男主人一边往灶台里加柴一边招呼大伙儿拖鞋上炕。不久,糯米蒸熟,男主人便搬出了久违的打糕木槽和木槌,据他讲:这样的传统打糕木槽现已不多见了。打糕是个体力活,更是技术活。老虞、马小陆自告奋勇,但不一会便败下阵来,一个总是失手打到槽边,一个干脆打断了木槌。而我和东海几个,围坐在朝鲜族大妈身边,听她讲北朝鲜亲戚的故事……

在湖面上疯玩的小伙伴

队员们在体验朝鲜族打糕

当东北虎豹从杳无踪迹到近年来的频频现身,让我们的付出有了更多的意义

报告!发现老虎脚印

雪停了,天空格外的蓝,隊员们又将踏进深山林区巡山清套,检查红外相机。今天的领队叫国庆,一名同样经验丰富的一线巡护人员,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驱车进入“河山林场”,一个满是挂着“老虎出没区,禁止入门”警示标识的地方。

车队向林场深处缓慢的行驶,在一处山坡前再无道路可行,只能下车徒步前进。这是一个趋近于40度的陡峭山坡,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队员们只好手脚并用着向上攀爬,不时有队员摔倒、下滑,极其狼狈。今天的巡护强度确实比之前两天要大得多,而这种巡护路线在一线巡护人员眼中已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了。

攀上陡坡,没走出几里,便有前方巡护人员传来消息:发现东北虎脚印!这个消息是一剂强心针,大伙不约而同地加快了前行的脚步。

这是一串新鲜的老虎脚印,足迹的新鲜程度不禁让我觉得老虎就在不远处的树后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只得跟随巡护队员沿着老虎脚印反向追踪。发现老虎撒尿处、发现老虎打盹处、发现老虎刨土处、发现老虎毛、发现另外一只老虎脚印……一路上,不断有新的惊喜出现。而随着一声“发现老虎屎”!一群“屎学家”集体高潮了,他们围着老虎屎拍照、合影、直播……不亦乐乎!

后记

一篇故事的结束总是让人意犹未尽!就如同此次的巡山清套行动,也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可能有人会觉得,老虎的灭绝是一件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事情,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像老虎、豹子、狮子这样的生物种群都已濒临灭绝,而且老虎是最为严重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剩下三千只野生老虎,他们真的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回想这几日行走在保护东北虎的路上,虽然辛苦劳累,但当东北虎豹从杳无踪迹到近年来的频频现身,让我们这些野保志愿者的存在与努力有了更多的意义。

最后借用李东伟会长的话作为结束语:“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关注生态保护,关注老虎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列中,亲临珲春,为保护东北虎豹、保护自然生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猜你喜欢

虎豹珲春东北虎
送任五之桂林
打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威风凛凛的东北虎
东北虎,请你回家
老虎
清代珲春副都统衙门档之户口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