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生为何“倒减”着算
2020-08-13邱爱国
邱爱国
摘 要:“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方法是很经典的,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一直以来都用拆分法或“做减想加法”,学生冒出了“倒减”法,通过反复举例、验证,用“打比方”说理,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认可同伴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今后要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倒减法” “打比方”
一、意外的算法
在新授“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发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算法,书上的例题:15-9= 算法一:想9+ =15,15-9= 做减法想加法;算法二:15-9=6,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5+1=6;算法三: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这种办法是同学们补充的。为什么可以先算15-5=10,再算10-4=6呢?学生解释得很经典:我口袋里有15元钱,两个5元面值的,5个1元的硬币,买文具用掉了9元,我先付给营业员一张5元面值的,再付给他4个一元的,手上还剩6元,学生的比方非常到位。这时,有一只小手举得很高,还不停地向我挥着,我明白她的意思,立即请她说自己的想法,她说:老师我是这样算的,先算9-5=4,再算10-4=6,另一个孩子也附和:“老师我的算法与乐乐的一样。”“我也是。”有人补充。答案真是6,是巧合还是有道理?我任教三十余年,一年级反复教了四次,这样倒减着算还是第一回碰到。
二、反复的试验
“那我们再举个例子试试,看这样倒减着算对不对?”我说,“是的,是的,我们试试。”学生争着回答。举例:12-8=4,如倒减着算,先算8-2=6,再算10-6=4,正确。再举例:13-6=7,先算6-3=3,再算10-3=7,又正确。同桌出一题,先用这样倒减着算的办法算,再用其他方法算,看看结果是否正确。不到半分钟,小手齐刷刷举了起来,都说倒减着算是正确的。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用“打比方”解释算理
“乐乐的算法很有特点,刚才大家进行了讨论,究竟为什么呢?”举起的小手一只也没有,创造者乐乐也说不清道理。这可怎么办呢,答案又全是正确的。面对预设外的答案,我毫无准备,根本想都没想过,关键时刻我想到了正在研究的课题,打个比方肯定行,我先从15个橘子里拿出5个,但要分给9个同学,5個橘子一人一个,只有5个同学分到了, 9–5=4(人),这个4表示还有4个同学没分到,于是再从剩下的10个橘子里拿出4个分给刚才没有分到的同学, 10–4=6(个),最后剩下了6个橘子。一个比方让乐乐她们几个学生茅塞顿开,其他的学生似懂非懂。接着我让乐乐也打个比方:12–8=4先从12本本子里拿出2本,但要分给8个同学,2本本子一人一本,只有2个同学分到了,(乐乐说分糖,我把它改成分本子,从教室后面拿来了12本新本子,我当乐乐的助手按照她说的方法分本子。) 8–2=6(人),这个6表示还有6个同学没分到本子,于是再从剩下的10本本子里拿出6本分给刚才没有分到的同学, 10–6=4(本),最后剩下了4本本子。同学们的脸上开始云开雾散,露出了微笑,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四、在比较中选择算法
四种方法黑板上列举着,前面两种是书上的,第三种是学生补充的,算理一致认同,第四种方法,虽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也被同学们理解认可。那究竟谁的算法好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乐乐还用“拉票式”的口气说:我们的算法不用拆被减数,也不用拆减数,原来的两幢房子都不用拆,只要倒减一下就可以了。咦!小家伙也懂用“比方”来说理了。“乐乐,你的办法好是好的,但你这样倒减,要假设一东西,第一次分不够,要再从10里区分,这件事脑子里想起来比较复杂,我还是有点想不透,我觉得前几种方法想也想得明白,算也算得简单,我还是按书上的方法做好。”“我喜欢第一种方法,做减法想加法,因为我加法很好。”“我觉得第二三两种方法都很好,都凑了10,凑10我们已经很熟练了,不会错。”
经过一轮轮激烈的辩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这个“法官”也不知如何断案,“每个人的思考方法是不一样的,只要有道理,你觉得哪个方法最适合你,那个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只好这样搪塞了。
结语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往往超出我们的预设。面对压根儿没考虑过的生成现象,我们需要的是冷静下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思辨。这样不仅能够凸显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哪怕学生的想法不正确或不具有普遍性,也不能强迫学生放弃自己创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比较、讨论、分析中找到最优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纳他人的观点。只有这样长期坚持熏陶,才能培养出时代呼唤的创新型人才,培育出引领世界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