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从“问”中来

2020-08-13潘玉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成峰情境思维

潘玉秋

摘 要: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活动,是为了传授学问:学生课上学习,课下读书,为的是提高学问。那么何为“学问”?从教多年的我,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终于有了独特的理解,那就是——边学边问,因为学从问中来!

关键词:学 问 教学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动学习,善于思考,是学有所成的先决条件,这是孔子对后人的永恒的教诲。爱思考的孩子,必然也是爱提问的孩子;而善于发问质疑,又促进了他们的进一步思考,这有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品质的提升。

牛顿就是因为看到了苹果落地,进而思考和钻研,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我们错过或忽略了孩子思考的问题,或许就埋没了另一个“小牛顿”。

课堂之上,我总是能听到孩子们这样那样的提问:“老师,为什么我的父母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的父母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就要去上幼儿园,然后再去上小学?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在放学后随意地去好朋友家,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我们才这么小,为什么也要遵守规则,肩负责任?……”我总是不厌其烦,一一作答,孩子们心中的小小疑问都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爱思考和爱提问的孩子,也经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一时间,大胆思考和大胆质疑蔚然成风。

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时,课堂之下孩子们也是一个小小思考者:为什么春天开花,秋天結果?为什么歌词里谱写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谚语里说东边日出西边雨?孩子们不断思考,不断向我询问,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想象的翅膀张开了,课上课下,我被围得水泄不通。只要我知道的,我会毫不保留地讲给孩子们听;如果我本人的认知不够清楚的,我就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明确后,再讲给孩子们听。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海森堡这样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孩子们善于思考,心生疑问,这种思维习惯,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更让他们悄悄扣开了科学知识的大门。同时,被发问的老师——我们,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我们也会及时探究,了解真相,真的是教学相长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爱发问的孩子,也应该多多设置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提问欲。宋代朱熹有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老师,一定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在学习《我在学习中长大》这一单元时,我会根据授课内容,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不断提出疑问。尤其是《向谁学》这一课,本身课题就是一个疑问句,再加上我创设的情境:“我们和一群人一起去环游世界,那么你希望他们都是谁呢?他们身上有什么闪光点呢?我们要不要随时向他们请教学问,或者及时向他们学习呢?”孩子们张开想象的双翼,既然是像别人学习,那么这个人或这些人,一定是有着非常优秀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人,这些人既有身边的熟悉的人物,又有历史或当代的楷模人物。思考过后,孩子们又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有的说向老师学习,老师教会我们很多知识和道理;有的说向父母学习,父母孝敬长辈,体贴孩子;有的说向同学学习,这位同学富有爱心,那位同学乐观开朗;有的说向发明家科学家学习,他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富足,出行更便利;有的说向警察医生学习,他们让我们的社会更安全,身体更健康……

这是我想起了托尔斯泰的教育名言:“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孩子们喜欢走进我的情境课堂,学习和探究的气氛自然热闹非凡,孩子们也都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受益匪浅;同时孩子们还学会了及时对照和反思自身,做到了活学活用。就这样,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语言表达也灵活起来,性格和心理也活泼了起来。“善问”,成了孩子们成长成才的源头活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使孩子们的学习变得轻松快乐,就要激发他们爱思考、爱发问、爱回答的好习惯,这样的学习氛围也使我的教学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效。孩子们的学习品质被开发出来之后,我又适时引导和启发他们,让他们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去质疑,去回答问题,正如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才能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掌握学习方法;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有句哲言:“他如果甘愿从疑问开始,他将以肯定结束”,激起了我深深地思索,我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记忆犹新的是学习《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课,我先抛出问题,来引导孩子们走进兴趣课堂;“如果让你们来评价别人,你打算怎样评价?只看学习成绩吗?只看生活习惯吗?是看他是否是自己的好朋友吗?如果,让别人来评价你,那么你希望得到大家的哪些想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能够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来回答,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啊!孩子们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下一课便是《换个角度想一想》,我还是率先抛出问题:“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确的吗?父母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是正确的吗?身边某个人的想法和做法是可以被理解和支持的吗?”我的问题,让孩子们更是如鱼得水,自然而然地,我们的课堂进入了正题——“换位思考”。在知晓的“换位思考”的必要性和效果之后,作为教师要及时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如果我们与家人有了意见分歧,我们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父母,如果父母是我,事情该是怎么发展下去?如果我们与同学有了误解和矛盾,我们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他是我,这件事情会不会发生?如果我主动求和,结果会是怎样?”换位思考,让孩子们变得更容易反思自我,更容易替对方着想,这便是品质的极好养成。

还记得萧伯纳的这句名言:“假如你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在学习《分享的快乐》这一课也时,我引用了这句名言,收到的效果当然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给自己提出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分享?什么样的心得与感悟值得分享?今天我分享了吗?与谁分享的?我也实时地鼓励他们:分享让自己更充实,分享让他人更快乐!

“学”与“问”之间的微妙关系和神奇效果,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在前的,“问”与“学”是相互补给的关系,因此,学生要在学习中疑问,更要在疑问中学习,这样,才能获得真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堂内外时时有问题;生活之中,处处有老师。善于思考,是攀登知识高峰的基石;勤于提出疑问,才是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金钥匙!请相信:学从“问”中来,从“问”开始,孩子们的世界里,到处都是意想不到的答案!

猜你喜欢

成峰情境思维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题西林壁
观察的秘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