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思考
2020-08-13夏春香
夏春香
摘要 在国内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下有许多单位的内控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部分单位的内控评价机制还不完善,有些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漏洞与缺陷,内控人员的评价意识比较薄弱,内控评价机制缺失,无法检查内控执行的效果。因此,单位就需要在内控的关键环节上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优化设计评价机制,来加强对内控执行关键工作的管控。
关键词 事业单位;内控评价;问题及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控制,是指为了完成单位经营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约束、评价、规划、调整的管理办法,内控可以保证单位各项运营活动的合法合规开展,为社会提供价值。社会公益服务让单位的经营业务稳步开展,内控评价则主要是检查单位内控工作的质量和执行的监督机制,可以指导制度的建立并且推动制度的完善。在单位开展持续性的内控评价,可以检查内控制度的漏洞和内控执行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的制度进行优化完善,可以实现经营目标,达到单位内控活动顺利开展的目的,完成单位的经营目标。
二、事业单位内控评价问题分析
(一)单位内控人员的评价意识薄弱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对于单位的内控评价重视不足,他们忽略了内控评价给单位内控制度推动落实的重要作用,认为内控评价管理机制与单位的运营活动没有关联,因而就不会带领职工发挥内控作用。单位的职工也无法形成一个正确的评价意识,有一些基层管理人员的内控评价意识欠缺、薄弱,他们认为内控评价只是高层领导的工作事项,与自身的工作没太大关联,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职务,就完成了单位给其下达的运营目标。职工认为自身没有义务去参加单位的内控评价,也没有权限去考评。单位的高层领导薄弱的内控评价意识,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忽略了对内控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造成员工无法适应高效的内控机制,进而使单位的内控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1]。
(二)内控评价制度存在缺陷
部分单位的内控评价对象比较单一,往往是针对内部的财务工作,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评估运营中的资金使用风险。但是事业单位缺乏对整个单位内部整体运营能力的评析,未能设计评价制度。单位的内控评价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晰,未能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来优化、梳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各部门经常会因为职责交叉,出现一系列的推诿扯皮现象。部门内部的纠纷矛盾也较大,影响了单位的团结,使业务无法顺利地运行。有些部门的大量工作职责集中在同一个岗位身上,而不能形成相互制约监督的效果,经常会出现徇私舞弊以及违规现象,阻碍单位内控评价机制作用的发挥。事业单位制定的内控评价制度流于形式,人员执行力不强,甚至单位的各部门都不知道内控评价制度的内容,这样就会使单位的内控制度沦为形式。有些单位制定的内控评价往往不根据单位的实际运营状况来编制,而是照搬其他机构的制度,造成设计出来制度缺乏可实行性。
(三)单位缺乏内控评价管理机制
有些单位的人员工作能力不高,单位在招聘管理人才时,缺乏科学公正的选拔机制,导致招聘的职工专业能力低下,不能胜任单位评价工作,也不能充分发挥内控工作的价值。有些职工还会利用自身的管理权限开展违规操作,为自己牟取非法利益,而损坏单位的合法权益。单位没有对员工开展定期的管理培训,也没有设计培训机制,一些职工对国家的各类内控管理制度文件法律法规了解不深入,导致内控评价机制在运行中,受到了许多管理人员的阻碍。内控评价流程缺乏系统性,也缺乏一个合规的评价流程,而且评价过程较为古板,通常会用电算化的方式来运行内控评价机制。单位的内控评价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健全,缺乏事后的内控评价,也缺乏事前的预测和事中追踪,导致单位的内控评价未能发挥其监控指导的作用。部分单位缺乏高效奖惩机制,未对职工实行物质奖励和相应的管理惩罚制度,无法发挥评价制度的作用[2]。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的措施
(一)增强单位各层级职工的内控评价意识
单位高层领导人员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对内控评价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内控评价给单位运营带来的重要作用,转变下属职工对于内控评价的认识。让職工都积极地去参加内控评价活动,贯彻落实内控制度,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让其保持统一的认知,来开展内控管理工作。在提高单位内部各职工的内控评价意识之后,还要提高内控评价人员的评价能力,以便推动制度的落实。
(二)优化设计内控评价制度
拓宽内控评价的对象范围,使单一的财务内控评价逐步转向单位的各项运营活动环节。在整体上,对单位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总结分析评价,来发挥内控评价机制的作用。内控评价岗位的工作职责应该划分清楚,明晰工作权限,避免出现职责混淆的情况。单位应用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计单位的运营管理岗位体系,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来担任各岗位,避免出现一人多岗的不良现象,形成各岗位相互监督的制约效果,来推动内控制度的落实。同时,单位还要加强内控评价制度的执行,高层领导组织制定制度,由基层职工来落实执行制定的内控制度,明确内控制度内容,不能出现矛盾混淆之处。结合单位实际运营特征,对现有内控制度进行调整优化,以便使内控制度的实操性更强。上级部门要加强下级部门内控执行的监督,对于执行不力的部门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3]。
(三)设计规范的单位的内控评价管理机制
优化设计人才的选拔机制,提高人员的选拔标准,还要针对单位的关键岗位,提高选拔的门槛,为单位培养高水平的运营人员,避免素质低下、专业能力较弱的人员进入单位,影响单位的发展。单位人事部还要给职工开展管理培训,让职工对国家出台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规定、政策法规等有更深入的理解,让职工可以熟练地运用内控评价制度,以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职工还要积极地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树立合法运营意识,避免违规操作,危害到单位的利益。单位要建立内控评价人员的考核机制,对于不符合内控评价岗的职工要开展管理培训,对于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岗位的职工要调离岗位,以避免单位内控评价制度不能贯彻落实。在单位,还要设计一套完整的流程,详细地规定内控评价制度内容,还要统一评价程序,避免评价过程混乱,而使后期的评价结果不够准确。
完善内控监督制度,在运营活动的前期,开展风险防范,事后跟踪风险的处置状况,并对及时制止可能出现的风险,避免风险给公司单位带来较大的损失。合理地设计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价值,避免资金违规挪用,出现资金浪费的问题。优化设计单位的内控评价、奖惩制度,对于内控贯彻执行落实的职工要给予物质奖励或职位晋升,对于不遵守内控制度,阻碍内控工作的职工,要给予惩处,并追究相应的管理责任。
(四)完善内控体系的建设
一套完整的内控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来讲比较关键,因而,单位在运行中,要重点关注内控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内部运营环境、风险管理、信息沟通交流过程的评价。在优化完善内控环境时,还要加强对治理措施的设计,合理地设计部门,划分工作职责和权限。在风控评价方面要求及时地作出风险评估,并制定合理的对策,以应对风险的产生。单位要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以增强内部职工的沟通交流,实现数据在信息平台上高效传递和共享。在内控监督机制方面,要求单位做到权责分明,加大对各运营活动的监控,构建一个完整的内控体系,使内控制度内容可以覆盖到单位运营活动的方方面面,保障单位的稳步发展。
四、结语
近年,随着国内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步伐不断推进,单位要增强内控评价力度,来检查内控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来优化完善内控制度、内控评价,加强对员工执行过程、执行结果的考核,使员工都可以遵守内控制度来执行工作,避免违规操作,而造成单位出现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产生。
(作者单位为当涂县长江采砂管理局)
参考文献
[1] 王娟.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9):116.
[2] 杜向萍.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对策建议[J].财会学习,2018(5):78.
[3] 徐阳.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8(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