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经济”被偶然引爆背后的必然与挑战
2020-08-13相均泳
相均泳
【关键词】“云经济” 云计算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既打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引爆了“云经济”“云办公”“云开学”“云医疗”“云调解”“云招商”“云蹦迪”……各种“云”概念层出不穷,以加速度全面扑进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催生了一批新业态新模式,预示着“云”时代的全面来临。虽然各种“云”概念层出不穷,但学术界和业界尚未对“云经济”形成明确统一的定义。自2006年“云计算”被正式提出以来,涉及“云”的商业活动和技术一直不断动态演进,“云经济”也不仅仅停留在与云技术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而已经延伸为以云计算为主要技术支撑的经济形态,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年来,云计算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云经济”早已悄然崛起,正如“云上课”不过是在线教育的大范围普及,而“云逛街”也只是电商直播购物的别称。“云经济”的瞬间引爆背后有着深厚的政策、产业和技术背景。
“云经济”全面来临的必然性
第一,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为引爆“云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等作出了重要部署(见表1)。截至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已达4300亿元,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
近年来,地方政府把推动企业上云作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云计算产业、推进云计算应用的重要切入点,不断出台政策推动企业上云,有力促进了各地云计算的快速发展。2017年4月,浙江省率先提出“十万企业上云”行动,此后内蒙古、山东、江苏、上海、广东等多个省市也不断加大对企业上云的支持力度。各地云计算政策规划到2020年新增上云企业100余万家,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及山东等地区,其中仅浙江省就提出了40万家的规划目标。
与“云经济”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数字经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一直是我国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议题。这些政策以系统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为引领,以部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地方规划、年度计划等为支撑,形成了全面协同发展的规划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延续性。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从消费领域到生产领域,再到公共服务领域,乃至民生领域,“云经济”已经进入中国的各行各业。在技术领域,高性能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等不断取得突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领军企业。智能制造领域,率先提出云制造的理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要突破。智慧医疗领域正大力发展智能医疗、服务远程医疗的模式。因此,“云经济”引爆也必然是一个时间问题。
第二,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为引爆“云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不断完善。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100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达3.84亿户,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85.4%。二是基本建成先进泛在的无线宽带网。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4G网络,正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该年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841万个,其中4G基站总数达到544万个,占基站总数的64.7%。4G用户全年净增1.17亿户,总数达到12.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80.1%。5G正式商用后,5G用户规模与网络覆盖范围同步快速扩大。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5G基站数超13万个,用户规模以每月新增百万用户的速度扩张。三是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有效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普及。自2018年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降低30%后,2019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有效推动了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
第三,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引爆“云经济”提供了强大动能。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增长20.9%,占GDP 34.8%;吸纳就业1.91亿人,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4.6%,同比增长11.5%,显著高于同期全国总就业规模增速。“云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了长足发展。2018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962.8 亿元,主要用户从互联网行业向交通、物流、金融、电信、政府等领域扩散,各行业企业上云率增至40%左右。在网络游戏产业,云服务被广泛应用于游戲的运算、支付、数据存储、后台管理等环节,基于云端平台的“云游戏”还显著降低了用户对显卡、CPU等设备的要求,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2019年我国移动游戏销售收入达到1581.1亿元,预计2020年移动游戏的销售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在网络直播产业,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真人秀直播、体育直播、游戏直播、演唱会直播等都实现了较快增长,电商平台积极吸引主播入驻,“云逛街”市场不断壮大,2019年天猫淘宝双十一主会场的全天直播成交额就将近200亿元,约占双十一总交易额的7.5%;在远程办公领域,我国移动办公市场规模逐年上升,2019年移动办公市场规模达288亿元,此次疫情期间,“云复工”企业规模超过1800万家,涉及“云复工”人员超过3亿,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5亿元,增长率高达30%;在线教育产业,“线上名师授课+线下实时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普及,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基础的“AI+教育”已成为各大在线教育平台的重要产品,预计2020年用户规模将进一步上升至3.09亿人,市场规模达到4538亿元。
第四,我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为引爆“云经济”提供了重要保障。大数据产业是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统筹布局建设国家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加快完善大数据产业链,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加速落地,我国大数据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19年,大数据在教育、交通、能源、大健康、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8500亿元,同比增长41.7%,成为推动“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015年以来,我国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规划,人工智能发展获得了利好环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逐年攀升。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339亿元,增长率达到56.2%。数据研究分析机构IDC预测,未来五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4.9%,人工智能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机遇期。
第五,我国云计算产业链发展为引爆“云经济”提供根本动力。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和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我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芯片是云计算上游产业链最核心的部分,我国在该产业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方面,2018年国内本土芯片设计销售总额突破2500亿元,同比增长32.4%。产业规模方面,2018年全国共有1698家芯片设计企业,涌现出华为海思、清华紫光展锐、中兴微电子等一批本土领军企业。我国芯片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3609.8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759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9%,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云计算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基础设备处于云计算产业链中游,国内企业近年来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开展自主可控技术研发。目前,除核心芯片之外,我国服务器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超过60%,基于华为鲲鹏芯片的泰山服务器、基于天津飞腾芯片和成都申威芯片的服务器都已进入政府集中采购名单,有效带动了国内云计算相关市场的发展。处于云计算产业下游的云生态发展迅速,涌现出阿里云、腾讯云、天翼云、金山云、华为云等一批云计算中坚企业。2019年企业从基础设施上云和大数据上云,走向云上中台和云上智能,云计算和产业结合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传统信息技术向云计算全面转移。从基础设施到应用,政府客户和企业正在全面向云上迁移,对云计算的采用程度越来越深,大中型企业从自建私有云和单一云到采用公有云、混合云、多云,预计到2023 年我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云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信息技术基础设备国产化比例持续提升,以及云生态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都为引爆“云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
“云经济”发展仍需克服的挑战
“芯脏病”仍然是最大挑战。芯片产业是整个信息产业的核心部件和基石,但一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软肋。在云计算领域,芯片产业处于云计算产业链的上游,芯片的自主可控能力直接影响着云计算产业的自主可控水平。在我国云计算市场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中,绝大多数设备的芯片来自于国外企业。随着国际竞争局势日趋复杂,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整体上看,我国云计算产业上游芯片的自主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仍需要大力推进计算芯片的自主研发进程,持续提升我国芯片的自主可控能力,才能保证国家和“云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普及是重大“瓶颈”。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的核心和关键。超高速光纤网络、5G、IPv6、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仍需要大规模建设。2019年,我国开始稳步推进“双G双提”工作,推动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双双迈入千兆时代。但是,建设新一代超高速光纤网络和5G网络仍然任重道远。截至2019年底,全国1000M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达87万户,仅占固定宽带用户总数的0.02%。5G正式商用后,我国5G用户规模与网络覆盖范围同步快速扩大,但覆盖范围主要在大城市的室外重点区域。截至2019年底,我国5G基站数超13万个,5G手机出货量1376.9万部。同时,5G网络建设面临建网成本高、运维成本高、选址成本高、改造流程复杂等难题,都影响着5G网络的建设进度。另外,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云经济”的走势。目前直播教育的痛点多为画面不流畅、内容延迟、缺乏场景化、交流互动少等,这都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未能满足“云经济”发展需求的集中体现。
标准化、安全性和合规性是影响“云经济”发展的内在挑战。云计算标准建设对云计算产业和“云经济”的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早在2012年,我国就成立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计算标准工作组,负责全国云计算标准化工作。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旨在加快推进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提升标准对构建云计算生态系统和云计算产业发展起支撑作用。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多项云计算领域国家标准,技术格局已经基本成型,但是关于云计算产业服务和应用的落地实践标准尚未建立,尽快研讨和制定混合云、多云管理、企业上云等多个应用服务领域的标准变得日益迫切。此外,现阶段制约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和应用的最普遍、最核心的内在因素是云计算的安全性和数据私密性保护。IDC 等研究机构的调研显示,缺乏安全的信任度是阻碍中国行业用户上云、用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加快研究完善“云经济”环境下个人和企业信息保護、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与制度,制定信息收集、存储、转移、删除、跨境流动等管理规则,制定云计算产业的相关法律,从法律上保障上云用户敢用、能用、爱用,才能推动我国“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经社处副处长)
【参考文献】
①[美]乔·韦曼著、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云经济学:企业云计算战略与布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
②苏晓琼、华新红:《推进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度融合“互联网+”行动计划总体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在肥发布》,《合肥日报》,2019年12月20日。
责编/贾娜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