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双语课程试卷分析
2020-08-13贾青夏恩琴邹堂斌
贾青 夏恩琴 邹堂斌
[摘 要] 为了了解临床营养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和试卷质量,统计分析了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对照组和干预组的试卷难度系数分别为0.66和0.67,均为较难;区分度系数分别为0.59和0.63,均为很好;平均成绩分别为67.3±9.8和66.3±9.7。两组间平均成绩、及格率和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分数段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营养学双语教学不影响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也不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可在今后逐渐稳步推进。
[关键词] 临床营养学;双语课程;试卷分析
[基金项目] 广东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SY14004、JY15020)
[作者简介] 贾 青(1977—),四川西昌人,博士,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邹堂斌(1980—),四川自贡人,博士,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313-02 [收稿日期] 2019-10-10
双语教学指的是用外语(主要指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活动[1]。双语教学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举措。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述专业术语的熟练程度,易于研读更丰富的外语资料,增强日后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国际化的职业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办学能力和竞争力[2,3]。“临床营养学”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重点讲授临床营养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了各种疾病的临床护理与监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为了了解开展“临床营养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双语教学工作提供科学参考,现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试卷进行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数据来自广东医科大学两个年级的护理学专业“临床营养学”期末考试试卷。对照组未实施双语教学,试卷无英文题目;干预组为对照组的下一个年级,部分实施双语教学,试卷满分100分,英文题目占18.0分,即单选题、判断题和名词解释各6分,分别占相应题型的20%、40%和40%。
(二)方法
首先对试卷质量采用难度系数和区分度进行分析。难度是指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同一试题在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中使用,所得的难度系数不一定相同[4]。难度系数分为五个等级:P<0.5为难,0.5≤P<0.7为较难,0.7≤P≤0.8为适中,0.8
二、结果
(一)两组间的试卷难度及区分度分析
两组间的难度及区分度见表1。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67和0.66,评级为较难,但趋向于适中(即接近难度系数0.7);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区分度分别为0.59和0.63,表示区分度很好。
进一步分析干预组中的英文题目和非英文题目(不含问答题,仅包括单选题、判断题和名词解释三类题型),两者的难度系数均为0.66,区分度分别为0.87和0.73,即英文题目的区分度更高。
(二)两组间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间的期末考试成绩见表2,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平均分分别为67.3±9.8和66.3±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80,P>0.05);最高分与最低分分别相差65分和71分,即干预组的极差较大。
(三)两组间的及格率和优良率比较
两组间的及格率和优良率比较见表3。分析显示两组间的及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6,P=0.379>0.05),优良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828>0.05)。
(四)两组间的成绩频数分布比较
两组间的成绩频数分布见表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5,P=0.043<0.05),在70~80分分数段,对照组(占46.8%)高于干预组(占39.2%)。
三、讨论
(一)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試卷质量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既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5]。为了保证本次试卷分析的可比性,对照组和干预组均采用相同的教材、学时、课件、教学方法、授课教师、考试题型和试题数量,差异仅仅是部分章节的基本知识点采用英语教学和试题考核。两组间试卷的总体难度和区分度具有可比性,表明现有的双语教学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试卷质量分析及建议
进一步分析干预组的英文题目与非英文题目,两者的难度系数一致(均为0.66),但区分度有差异(分别为0.87和0.73),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的英文水平接近,且掌握的课程知识和能力也比较接近;另一方面少数学生的英文基础较差,因为畏难情绪和紧张情绪导致英文题目失分较多,出现了区分度上的差异。两组间平均成绩、及格率和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当前学校双语课程的目标设置是合理的,即双语课程的教学学时、内容和考核应占20%及以上。干预组考核时略降低了要求,将英语题目考核比例定为18%,主要考虑是在该专业第一次进行双语教学,可以让师生双方都能更好地适应双语教学及考核,从而能在日后循序渐进地推动双语教学工作。
此外,两组间的分数段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70~80分的比例有所下降,可能与本课程学时较少,既要兼顾营养素等基础知识,又要兼顾疾病营养治疗的临床营养知识,教学中无法深入展开分析与讨论,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建议将本课程延期至第三学年,即完成基础课程中营养素等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再学习本课程,将为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奠定基础,也将有利于学生较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并有机地衔接后续专业课程及临床实习。
参考文献
[1]张明.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3):113-117.
[2]李青,樊俊,吴晓敏,等.临床营养学教学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9):19-20.
[3]谈多娇.双语教学: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33(11):83-86.
[4]徐全元,鲁莹,张雁.基于SPSS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试卷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6(5):10484-10485,10497.
[5]赵立新,陈文艺,郭子君.试卷质量的定量评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