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2020-08-13秦洁

销售与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电子商务

秦洁

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电子商务行业也得以蓬勃发展,因此社会及市场对电子商务行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攀升。故而,职业院校应当重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致力于培养出更多未来进入各企业的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然而,现阶段从我国职业院校走出的电子商务人才的综合水平及数量都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需考虑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培育综合性全方位发展的电子商务人才。本文介绍了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概念、意义,指出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社会经济进展飞快,市场需求不断攀升,然而现实中很多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对口岗位,就业形势反而差强人意。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职业院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培育水平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达到企业期望的标准。因此,职业院校务必要考虑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发展的电子商务人才。然而,校企合作模式还需根据职业院校情况进行分析改进,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校企合作,更好地发挥出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概念

校企合作模式,即把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使得校园中的学生就能在校企合作的关系下同时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实践,从而集学校、企业的资源共同培育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校企合作模式,也可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将课堂中所学的技能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从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将来更好地适应岗位。校企合作的模式可有效保障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贴合企业的需求和标准。除此之外,校企合作的模式还将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衔接,更有利于专业毕业生的择业就业,也使企业加入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对于院校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助益。

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

电子商务专业属于交叉性复合学科,其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法律、市场营销、金融及物流等诸多学科,对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故而,职业院校有必要对电子商务专业展开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利于学生就业,还能更好地达到企业的需求、帮助电商企业更好地发展。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主要可见于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學生的实践水平

传统的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更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实践水平未给予足够的关注。而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实践综合水平能力不足,催生了电商企业招人难、电商学子就业难的现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则可解决这一现象的根源问题,其可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通过实训操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对操作内容的了解和适应度,利于毕业学生更快更好地任职岗位工作。

2.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电商企业在招聘时,普遍喜欢具有实践经历的学生,这样的电商专业毕业后可以很快调整状态,因此企业更加倾向于从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招聘录用人才。因电子商务近年来越发热门,故而企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提升,但企业对人才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标准较高,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更利于企业快速录用达到企业标准的专业人才,对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具有极大的助益。

3.校企共赢、协调发展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对于职业院校和企业而言都是有利无弊的,该模式可促进校企共赢、共同协调发展。职业院校可在合作中从企业中汲取电子商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讯息,帮助职业院校更好地完善电子商务专业、规划专业建设及发展;企业则可通过合作解决人力资源问题,从而充实企业的人才储备。

三、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尽管我国近年来的电子商务行业到达了“黄金时代”,社会及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爆发、持续性需求让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更好的机遇,但由于电子商务属于新型交叉性复杂学科、理论体系尚不健全,职业院校还在探索适合的教学培养方案和模式,导致电子商务人才与企业招聘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学生无法很好地就业、企业也录用不到标准的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应当意识到电子商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职业院校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已成为当下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今国内普遍由职业院校主导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企业过于被动,导致合作内容面窄、合作层次低。

1.课程内容不合理

职业院校发展电子商务专业的目的,是为帮助我国的信息技术行业更好地发展,为企业输出集合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但现实中,普遍存在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只重视某一方面知识、忽略综合性培养的现象,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于狭窄,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不符合电子商务行业的实际需求标准,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2.校企合作模式有待改进

虽然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意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为了加强学生与社会工作岗位的良好衔接性,与企业之间进行了初步合作,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通力合作,进行了学工结合、校企互动和订单合作的模式探索。虽然达成了初步校企合作的模式,然而还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仍未达到深度合作的理想局面,使得校企合作仅仅浮于表面,学校受到企业的影响并不深远,使得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在此模式下得到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策略

1.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电子商务教学的主要执行者与实施者,其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实践教学的质量,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培养是推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依托于实战教学平台,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开展电子商务实战训练活动,以此促进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其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活动,以此实现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教师关系到教学质量,其实践能力获得提升,有助于理论与实践两者的有机结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校企合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来展开学校与企业进一步的合作,职业院校可以根据企业所选拔的人才标准,制定有效且相适合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制定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学校可以根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对自己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这样保证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具有准确性,保证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符合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而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之前,企业需要深刻考虑自身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再对学校发出学生类型的订单需求清单。而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发出的订单信息,选择自身所想要培养的人才类型。这样在专项培养学生进行毕业之后,就能够一对一地进入到企业之中工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

3.实施“2+1”人才培养方法

在我国,依照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性,在职业院校当中设立了“2+1”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由两部分组成,在前两学年,学生的课程主要是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有关课程,与此同时,学校也要适当安排相应的实操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第三个学年,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制度,将学生送到企业中,与企业合作培养,进行实习工作。在实习工作当中,学生可以了解企业日常运转工作的实际过程,在工作当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升操作水平,增强综合素质,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对于教师而言,在全新发展形势下,要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认识到电子商务合作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与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要重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在保证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基础上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节约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总之,无论是对于学校而言,还是对于企业而言,应用校企合作模式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作者单位: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企电子商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