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连锁影响
2020-08-13张文英
张文英
[摘 要] 瑞幸咖啡用创纪录的速度成功IPO,成为国货之光,但2020年4月自爆财务造假,导致开盘40分钟内触发五次熔断。割资本主义韭菜,请国内消费者喝咖啡的瑞幸咖啡的自爆,将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关键词]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
对于很多人来说,瑞幸咖啡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更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韭菜收割机、纳斯达克的泥石流,用资本主义的真金白银请社会主义兄弟姐妹免费喝咖啡的民族之光。从2017年成立到2019年上市,创下全球最快IPO纪录,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一共开店4500家,超过了在中国耕耘20多年的星巴克,一跃成为中国咖啡第一连锁品牌,风光一时无限。可是2020年4月,瑞幸咖啡自爆财务造假,这个消息犹如旱天惊雷,炸翻了整个市场。
一、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始末
2017年10月,还没从神州优车离职的钱治亚,在北京银河SOHO开了第一家瑞幸咖啡外测店,经过一个月的测试,数据还不错。此后,离职后的钱治亚全身心投入瑞幸咖啡。2018年,瑞幸咖啡开启疯狂扩张步伐,店铺开到了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多达2000多家。这样的开店速度让人震惊。到了2019年第四季度,瑞幸仅花了两年时间,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市场排名第一的连锁咖啡品牌,其门店数量上也超过了星巴克,全国有超过4500家门店,比星巴克多出300多家[1]。
2019年5月,一直亏空的瑞幸,凭借讲故事和画饼,在美国敲钟上市,创下全球最快IPO纪录。然而,仅10个月后,瑞幸却自爆财务造假,亲手戳破自己吹起来的泡沫。
泡沫破灭的导火索出现在2020年1月底。国际做空机构浑水称收到匿名报告,报告详细披露瑞幸公司在财务和运营数据上进行了大规模造假,且公司管理层已通过股票质押兑付了持有的近50%股份。瑞幸随即逐条驳斥了浑水公司发布的报告内容。随后,瑞幸公司的股价升至最高点50美元。
可仅过了两个多月,瑞幸却自曝“家丑”,特别委员会提请董事会的报告提到: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COO刘剑及其几个属下,涉嫌捏造交易的不当行为,从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与虚假交易相关的总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2亿元。财务造假消息一出,美股开盘后短短40分钟时间内触发五次熔断,股价也大跌了近80%。
二、瑞幸咖啡造假的连锁影响
对瑞幸咖啡而言,造假风波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污点,不仅彻底戳破了由打折、补贴带来的虚假繁荣的泡沫,还将使其陷入退市等万劫不复之地。可在造假事件中,瑞幸不管是退市还是面临巨额罚款都是罪有应得,可是还有很多相关人士,却会因为瑞幸造假事件导致日子也不好过了。
1.其他已上市的中概股
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自爆后,资本市场一片哗然。本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对中国企业的信心就不足,中国企业经历漫长的时间重复获得的信任也消失殆尽。瑞幸咖啡造假后,火肯定会烧到了其他中概股公司的身上。近10年来,浑水公司做空了35家公司,其中有18家是中概股。
瑞幸事件后,无论哪个中国公司看起来都像骗子,不但以后的融资变得艰难,而且会有更多的中概股成为空头公司的猎物,以后的日子也更加艰难了。
据统计,从2020年2月到2020年3月的一個月时间里,已有9家中资公司遭到美国做空机构“狙击”,平均每4天就有一只中概股被做空。被做空的中概股多数都被指财务造假,包括知名度比较大的爱奇艺、58同城等。
2.IPO中的中概股公司
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起码有过辉煌,IPO等着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市场是有记忆的。
2010年年末,浑水对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大连绿诺出具空头报告,从此掀起一连串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的做空及猎杀中概股狂潮。一系列财务造假丑闻令美国投资者感到失望,大部分中概股的股价大幅下跌,中概股遭遇了信任危机。2011年下半年,迅雷、凡客等多家公司不得不取消了赴美IPO计划。
2020年1月,纳斯达克总裁曾表示,预计今年前两季度有来自不同领域约30家中国公司在美国IPO准备上市。当信任危机出现,新的企业再要上市,就不会那么顺利了。首先将会面临更加严苛地审查;其次,融资的难度增加,受骗的美国投资者要么不愿意购买,要么会以折价方式来认购。比如土豆网以及唯品会,上市的时候就是“流血上市”,估值极低。
所以,瑞幸咖啡烧的不是钱,而是中国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商业信用;瑞幸咖啡割的不仅仅是美国资本的“韭菜”,还有未来其他中国企业的出海融资路。
3.供应商
瑞幸咖啡曾宣称牛奶供应商是新西兰的恒天然,咖啡豆供应商则是日本三井物产,糖浆则是意大利的FABBRI。可瑞幸对外披露的第一大咖啡豆供应商是台湾第一大烘焙公司源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的分公司——立宇食品有限公司。立宇食品每年向瑞幸咖啡供应咖啡豆获得的收入高达上亿元。为了保障快速开店所需的咖啡豆的需求,瑞幸咖啡会先向立宇食品预付部分货款,然后根据需求不定期下单购买。立宇食品直接从预付款中扣付。预付款用完后,瑞幸再支付,支付流程基本上没有财务账期。
受到瑞幸咖啡造假风波影响,瑞幸咖啡对咖啡豆的需求大幅减弱,但由于疫情影响,国外咖啡豆短期内很难进口,导致国内原材料受限。立宇食品提前购买的库存反而遇到新的机会,他们正在与国内其他需求方洽谈合作,把部分咖啡豆由加工转为内销。瑞幸的咖啡需要将会大幅减少,供应商失去一个财大气粗的客户。
4.瑞幸加盟商
小鹿茶隶属于瑞幸,不同于瑞幸直营扩张的方式,而是以“新零售合伙人模式”进行扩张,小鹿茶开店的都是合伙人、加盟商。尽管小鹿茶宣称0加盟费,但合伙人前期需要投入店面装修、设备费用和保证金等费用近30万元,此外还要承担门店租金、员工工资、水电等费用。大部分小鹿茶是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之间开设,营业时间最多是2个多月甚至更短,前期的投入还在持续,门店基本都还处于培育期。受疫情影响,今年2-3月的运营几乎处于停摆状态[2]。
作为瑞幸咖啡旗下的子品牌,这场造假风波,小鹿茶也无法幸免,一时出现了“挤兑式消费”、爆单、APP瘫痪。目前,所有小鹿茶加盟商都非常担心瑞幸会破产,毕竟小鹿茶与瑞幸并非完全独立,而且瑞幸造假的COO刘剑就是小鹿茶的发起者、领导者。如果瑞幸破产,小鹿茶肯定会受到牵连,前期的投资就要打水漂了。而且小鹿茶同样采用首杯免费的裂变营销模式吸引新客,开业初期,前来打卡、拍照的年轻顾客非常多,一天卖200杯是没问题的,最高能到300杯。但前期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免费杯,不排除有的顾客拿着父母、祖父母的账号注册去领免费杯,如果一直有大量的免费杯存在,店铺其实承受不了。
5.瑞幸的员工
瑞幸拥有全职员工超过1.2万名,兼职员工上万名。受疫情和财务造假双重影响,以后融资难,投资人也发起集体诉讼,瑞幸将面临巨额赔偿,且门店的营收不但没有取得实质性地增长,取消补贴打折后恐无法为继。面对困境,瑞幸是否会关闭大量门店,大规模裁员以节约成本呢?现有员工的工资是否可以照常发放?这些问题也困扰着员工。瑞幸公司曾内部发文呼吁员工不忘初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但面对生存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选择抛弃。
6.瑞幸股东
(1)小股东
瑞幸咖啡在自爆造假丑闻之后,收盘暴跌逾75%,股价一度下跌至4.9美元/股,仅当天投资者就损失近350亿的市值。在律所的帮助下,美国小股东已经发起集体诉讼,至于最后实际能收到多少赔偿,也是一个未知数。
(2)大股東
瑞幸咖啡一路狂奔开店到上市的背后,是一场资本“催熟”游戏:瑞幸咖啡的幕后操手是由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大钲资本黎辉和愉悦资本刘二海组成的“铁三角”,在运作了神州租车和神州优车成功之后,又成功将瑞幸咖啡送向资本市场。浑水公司指出,虽然瑞幸咖啡的管理层称自己从未出售过一股的股份,但他们已经通过多次股权质押方式套现。抵押的股份数量几乎是他们全部股份的一半,按此前未暴跌的价格计算,价值大约是25亿美元。曾表示“舍不得卖掉一股”的刘二海及愉悦资本正在撤离瑞幸。同样在悄然套现离开的,还有大钲资本[3]。
瑞幸财务造假事件中有人套现离场,有人被割韭菜大亏,也有人面临失业失去收入,但也有人会重蹈覆辙。只是为了健康的市场环境,希望瑞幸少一些,华为多一点。
参考文献:
[1]周塬昊.新零售模式下瑞幸咖啡探析[J].经济师.2020(3)。
[2]耿婷婷.新零售模式下市场的“搅局者”——瑞幸咖啡[J].全国流通经济,2019(27)。
[3]韩洪灵等.基于瑞幸事件的做空产业链分析——以信息披露为视角[J].财会月刊,2020(08)。
[作者单位]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