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 价值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0-08-13王景鲜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高校是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结合会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课堂思政、第二课堂等形式,既突出核心价值观,又体现趣味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动具体的体现,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氛围,在寓教于乐中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文化道德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行动
一、“日行一善价值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体系提出的背景
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凸显,社会转型期各种道德伦理问题现象对正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青年大学生群体产生影响,出现浮躁、焦虑、功利、迷茫的不良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文章提出构建“日行一善价值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坚持日行一善,从点滴做起,形成良好的习惯,最终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成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贴标签式的教育模式,重形式轻内容,很难取得显著效果
所谓贴标签式的教育模式,教师意识到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很难找到学科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很难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重形式轻内容,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停留在表面,只是走过场,很难取得实效性的教学意义。在教学中,如若没有学科背景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会变的空洞,难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认同感。
(二)唯知识论的学科教学,缺乏情感和价值引导,教材缺乏深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在实际中还存在“唯知识论”的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将学科教学看作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脱节。部分教师过于崇尚纯粹的学科教学,认为学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唯知识论学科教学导致教学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无法深度挖掘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情感和价值缺少引导。
教育教学应注重促进实现学生身心发展,首先,不仅提高知识水平,还要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次,促进学生发展,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由信息和创造力的社会历史实践主体。对此,教学中要求教师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引导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
三、“日行一善价值成长”的基本內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概括,“友善”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具有弘扬社会正气的意义。同时,“爱国、敬业、诚信”也可以理解成从国家观念、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对“善”的具体要求。可以说,“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具有正面道德价值行为的总括,直至今日依然是中国社会正面道德内涵的核心。
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增加可操作性,我们提出“日行一善”。所谓“一善”,不是指一天内形成一种美德,而是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作为具体行动指南,每天坚持一件力所能及、有意义的事,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成长。
四、“日行一善价值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体系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一)学校方面
第一,扎实第一课堂,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院将专业课程体系按“信息化类、核算类、税务类、管理类”四个维度构建了“4维集成,4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专注于“培养管理型的初级会计/税务/理财规划师”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形成了“大一对证(考证),大二对训(竞赛),大三对岗(升本)”鲜明的教学组织模式,明确了师生在不同年级阶段的教学与学习目标。
第二,丰富第二课堂,创设德育实践活动。通过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结合重要节点开展活动,融入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重要意义。利用新生始业教育、军训等,开展主题教育,为学生树立加强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举办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加强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以满足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高标准需求。
第三,精心文化布置,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在文化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觉悟。对此,在学生身处的校园环境中增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然更好的融入学校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深切的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充分利用线下党员活动室、校园文化以及线上微信公众号、钉钉等公共平台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与意义。
第四,打造党建品牌,激发育人活力,党建育人融合发展。构建“1+3+N”“党员面对面党群零距离”党建工作载体,开展1系列主题教育交流活动、建设“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室”等3个党建育人工作阵地以及实施N个实践育人项目,强化师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教育功能和管理能力,将党建引领渗透到日常行为方方面面,提升育人实效。
第五,通过榜样示范来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让优秀学生和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对此,通过各种渠道对各类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宣传,让接受表彰的师生拥有成就感,自觉为学生树立可以学习和可以椎管的榜样,同时也鞭策和激励其他师生培养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公平、公正、文明、和谐,践行到自己日常的行为习惯中。
(二)教师方面
第一,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意义,学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形成教师自己的学术和人格魅力。通过教师的行为在日常教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此教书育人的根本就是教师核心价值观,对此提高教师核心价值观认知,严谨治学是确保提高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对此,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带领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做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
第二,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现代会计之父、教育家潘序伦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会计类专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强调会计的专业技能,更注重诚实守信的会计素养的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正是实现了专业素养与思政元素的有效结合,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学生方面
第一,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座右铭。自从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行业的入门门槛大大降低,加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就在于能否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努力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第二,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的个人价值成长并非一蹴而就,有一个“日行”的积累过程,从质变达到量变。进入校园,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和优势,给自己设定学期目标、大学三年的目标(考证、专升本、学生干部、技能竞赛等),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準确地自我评估,并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
第三,利用好《百周成长记录本》这个载体。记录本按照不同的年段设计,大一大二大三职场对接,每周一个主题的生活记录,有老师评价,还有活动记录等等内容,包含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本可以记录大学三年的成长历程,展示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对学生“日行一善”的监督,坚持记录的过程也是更是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强化和教育的过程。
五、结语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将带来显著的积极意义。不过在实际学校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会计学院仍将积极寻找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完善“日行一善价值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体系方案,真正实现三全育人,全面推进学校育人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德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
[2] 陈晓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J].北方文学,2015(5):242-242.
[3] 赵天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7.
[4] 周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7.
[5] 宋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6] 李超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方法分析[J].知识·力量,2018,4.
基金项目:“日行一善 百周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行动研究(项目编号:Y201738674)。
作者简介:王景鲜(1979- ),女,浙江义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