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机遇、挑战及路径选择

2020-08-13杨虹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0期
关键词:机遇挑战社会治理大数据

摘 要: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禁锢,它如同一把双刃剑,让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在大数据背景下处于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形之中。文章在对大数据及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进行了梳理之后,分析了大数据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带来的机遇,而后从大数据思维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不够高及数据安全问题突出等方面分析了社会治理所面对的挑战,接着针对有关挑战提出了一些路径选择,以期推动大数据时代下社会治理创新的实现。

关键词:大数据;社会治理;机遇挑战;选择路径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各类社会矛盾以及多元化的利益诉求,给我国社会治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难度,并对其提出了更加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就要推动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同时,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给社会治理创新带来了巨大程度的影响。现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把大数据扩及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其运用到社会治理中。在国内,除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这一指导文件外,还进一步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数据在具体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禁锢,它如同一把双刃剑,让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理创新处于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形之下,因而充分把握机遇并积极面对困境挑战,寻求针对性的路径以有效消除相关障碍,是实现大数据时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一、大数据以及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

(一)大数据的内涵和特征

大数据一词最早于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二位学者合著的《大数据时代:生活、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被提出来,书中把大数据定义是:超级巨大规模的数量级“太字节”数据构成了所谓的大数据,且大数据量达到10TB甚至超过1PB,高速、实时是它的显著特点。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把大数据定义为:大数据主要是一种超大规模的数据集,且这一数据集超出了常规性数据库软件对数据资源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的能力。自从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这二位学者的著作于2013年在国内被翻译出版后,大数据快速成为国内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议题,并且于2015年正式成为为国家核心战略之后,对大数据的应用迅速扩散到各领域。当前,学者们对大数据的具体概念特征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基本上都认同接受大数据具有“4V+1C”的特征,即数据海量且规模庞大、处理实时高效、类型多样、价值密度低、复杂性。

(二)社会治理的内涵和特征

社會治理这一概念是立足于中国本土化的社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前我国最初实施的是基于政府单一主体的传统社会管理。然而,随着不断推进改革以及现代化进程,社会管理逐渐无法适应日益复杂、多样以及动态化的治理需求,需要推动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这一转变的实现。社会治理一词是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正式提了出来,至此“社会管理”转变为了“社会治理”。进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新时期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的社会治理格局。综上,我国的社会治理主要是指在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之下,通过各社会组织、公民等多方治理主体积极有序参与,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政府处于主要治理主体的角色,发挥着组织、主导的作用。社会治理在现阶段主要呈现以下几点特征: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环境的日渐复杂化,治理过程的动态化、治理结果的不确定。

二、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所面对的机遇

(一)促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

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通过科学决策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政策,有效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的社会治理更多是显示出经验型治理特征,在有关经济社会的实证研究中主要是通过抽样方法所获取的较为局部、片面的数据。有时在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证研究数据的情况下或纯粹依靠经验上的感性判断、或是理论逻辑推理去探索发展规律。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经验型的社会治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要求,在面对日益纷繁且复杂的社会事务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及科学有效的决策。因此,就有十分必要提升社会治理决策科学化,以维持社会发展的协调稳定。社会治理有关部门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掌握大量相关数据信息,并实时系统分析出海量数据所包含的有用信息从而社会治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逐步形成一种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决策机制,使得社会治理决策的更加科学化。

(二)促进社会治理的智能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社会治理智能化的进一步实现提供了契机,依托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动了我国智慧政府、智慧城市的深入发展。例如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主要就是依靠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整合庞大海量的数据资源,推进相关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共用,优化办事服务流程,既提升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又更便利了公众的生活,显现出大数据时期智能化的社会治理。又如,在今年,当突然爆发的疫情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无论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手段对人流进行筛选核查,还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居家服务,抑或是“停课不停学”的在线学堂,都无不彰显出了新的时期下城市治理的科学化、高效化、智能化。

(三)促进社会治理的精细化

在传统社会治理中,碍于信息收集方法存的局限,政府难以获得全面有效的数据信息,不能够对各社会主体的真实需求精确掌握。在信息完整程度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政策和服务供给通常不能够契合人们的需求,导致治理效果不佳。伴随着社会治理复杂程度日益增强,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存在很大困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就是要针对实质性的社会问题和需求,科学制定出精准的公共政策,给予社会公众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在社会治理中,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和挖掘功能可以对大量有关社会治理的信息进行精准、高效且全面的系统性分析,并辨别出真实的社会问题和需求,进而给予社会公众契合的相关政策和服务;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有关数据信息的透明公开度,使得社会治理过程能够受到多方社会主体的监督、评价,以进一步增强社会治理的精细化。

三、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所面对的挑战

(一)大数据思维不足

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所有人都是数据的生产者,因此实时转换传统思维方式,形成符合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要求的大数据思维是新时期的一种必然选择。目前,由于受到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中实行自上而下的政府管控思维的深刻影响,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公众的大数据思维都相对滞后,匮乏有效收集、挖掘并利用数据资源的意识。一方面,由于大数据思维薄弱,很多政府部门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大数据的巨大价值,不能够主动掌握有关社会治理的基础数据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大数据的开放、管理、应用。另一方面,大数据思维的不足,使社会公众既没有全面了解政府进行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又没有对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实践、社会治理理论的深入认知。

(二)专业技术人才缺失

在大数据时代,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关键性举措就是要依靠大数据技术挖掘海量数据资源内在包含的有用的信息,是。而对大数据技术的充分利用与相关技术人才的专业操作是不可分割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专业人才看作是社会治理中的一种核心力量。在现阶段,囿于数据分析、挖掘、整合等技术方面的限制,政府相关部门在深入分析数据资源时还存在着很大困难,从而对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产生了一定阻碍。此外,我国政府内的专业性大数据人才相对匮乏,从事信息处理分析工作的几乎都是政府管理人员,而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不能够利用大数据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分析,也不能够使海量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被完全挖掘出来。

(三)数据开放、共享不足

全面海量的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关键性要素,但是当前对大规模海量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依旧不足。一方面,在我国传统的治理体制格局下,存在于政府部门之间的比较、竞争压力阻碍了跨部门的联系与协作。政府部门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利益诉求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使用,并建设出各自不同的信息系统。鉴于各政府部门采用的是不一样的数据标准及数据处理技术,因而要实现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就变得十分困住,由此形成了数据孤岛现象。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治理的主导者,政府掌握着大量关乎社会大众利益的数据资源,但是在实际的社会治理过程中,由于数据开放共享法律法规不完善、传统管理思想约束、数据信息安全问题等因素的制约,政府部门的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依旧还不够高,社会其他主体只能获取很有限的開放数据资源。

(四)数据安全问题突出

在大数据时代若没有海量的可以分析的数据资源,大数据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当前数据资源正日益变得重要的同时,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和网络平台,一些钓鱼网站、恶意软件等也随之出现,导致诸如数据信息泄露、个人隐私被侵犯等公共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可能导致公民个人数据信息在不自愿、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些个人或者组织通过不正当手段收集和利用,这已经成为现阶段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有效应对日益突出的数据安全问题成为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中的一项迫切任务。我国到目前为止虽已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大数据、互联网安全、公众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在大数据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成熟完善,难以为社会治理中大数据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培养大数据思维

行动无法离开思维的指引,实现社会治理创新要打破传统管理思想的禁锢。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最先要做的是从思想上让各个治理主体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桎梏,使得大数据思维植根于脑海中,从而自觉主动在社会治理活动中应用大数据。基于此,有必要加强对大数据应用的宣传力度、培养力度,在使政府和社会公众能深入思考大数据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真正的形成大数据思维。一方面,不仅要提高大数据在政府部门中的宣传力度,更要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数据管理人员对大数据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其能更好把握住大数据的发展趋向,从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形成大数据治理思维。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则可以通过加强对大数据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对大数据的认识理解程度,推动其大数据思维的形成。

(二)创新技术,加强大数据专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大数据能为促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本就海量的数据资源依旧在不断更新增长,因而对大数据技术的开发使用就不能止步不前,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其次,实现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点,并不是简单在于对海量数据资源的掌握,而是在于用大数据技术来专业化处理数据资源。而大数据技术作用的完全发挥则与专业技术人才的操作是不能分割开来的,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专业人才,打造十分专业化的大数据人才队伍。一方面,对于已有的大数据技术人才,要重视对他们的进一步培养,定期开展系统培训,使其能够与时俱进,掌握关于大数据的最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拓宽培养渠道,加强与高等院校、技术企业等各方面的合作,培养出既可以掌握大数据技术又能够具备社会治理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搭建大数据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实现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促进数据资源的进一步开放共享。数据资源在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开放共享以及政府数据资源对社会大众的开放共享能够为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供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在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治理主体之间实现合作,强化对数据资源的整合,通过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格式以及数据处理技术,搭建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提升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程度。一方面,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起国家层面的大数据平台,以连接起国内的各个数据平台,打破信息流通壁垒、消除数据孤岛现象,使得数据资源能相互深度融合,实现大数据在各地区、各领域以及各部门的流通和开放共享。另一方面则是要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县政府层面构建起不同层次的数据开放平台,并实现数据资源免费向社会开放共享。

(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提升数据管理水平来保障支撑各领域数据安全及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利用大数据进行社会治理的一个基本前提。我国截至目前虽已经出台了与大数据、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规范,但综合上看,现阶段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完善程度还不够,难以真正执行落实。因而有必要制定并进一步完善与大数据有关的法律规则,为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首先是要加快立法程序,并基于现有法律规章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各个治理主体进行数据资源收集、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资源使用的权限,以使得各领域数据资源、个人隐私信息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规避数据被滥用的风险。其次,应明确规定收集和使用大数据资源的原则,并制定科学统一的规范及使用标准,使各个主体在收集和使用数据时能严格依照制度规范进行。

五、结语

综上,在大数据时代,把大数据应用于社会治理,以期促进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已然成为当下的一种发展趋势。依托于大数据资源、大数据思维以及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充分运用能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但是,在当前阶段我国社会治理依旧存在着大数据思维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不够高、数据安全问题突出等困境挑战。基于此,除了要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把握住社会治理在当下所面临的机遇,更要能勇于正视社会治理所面临的一切困境挑战,积极寻求有针对性的方法、路径,促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孟天广,赵娟.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社会治理:理论建构与治理体系[J].电子政务,2018(08):2-11.

[2] 肖中华,邹雄智.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风险、成因及防范策略[J].企业经济,2020(05):155-160.

[3] 陶希东.大数据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与战略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6(06):85-90.

[4] 张海波.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03):64-73.

[5] 夏伟,赵怀娟.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若干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19,35(12):55-59.

[6] 鲍宗豪,宋贵伦.重视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J].红旗文稿,2014(11):30-32.

[7] 王振興,韩伊静,李云新.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理现代化:解读、困境与路径[J].电子政务,2019(04):84-92.

[8] 郝备.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的社会治理创新[J].法制与社会,2020(06):141-142.

[9]孔杰.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的困境与路径创新[J].行政与法,2019(12):60-66.

[10]王爽.大数据时代与社会治理创新[J].党政干部学刊,2019(03):37-42.

作者简介:杨虹(1996-),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机遇挑战社会治理大数据
大众摄影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