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记忆:建构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重要路径
2020-08-13王娟殷超
王娟 殷超
摘 要:在一个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会显现其独有的民族特质。经过传承和发展,这些民族特质固定成为本民族的文化符号,生活在其中的人通过共同的文化记忆获得自我身份认同。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文化记忆具有国家认同功能。香港与内地同根同源,破解部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危机,可以从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加强香港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和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入手,筑牢香港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文化记忆在建构国家认同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记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路径
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这“五个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其中,文化认同是最基本的要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国家在建立、发展过程中的记忆梳理和沉淀,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作为民族向心力的源泉,是维系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一、文化记忆的国家认同功能
在人类生活的文化定向中,记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记忆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记忆如何从一种本能变为改变人的意识、促进人反思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对于建构公民国家认同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一)文化记忆
扬·阿斯曼在《文化记忆》一书中提出:“文化记忆”包括一个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必不可少且反复使用的文本、图画、仪式等内容,其核心是所有成员分享的有关政治身份的传统[3]。在他的定义中,强调了文化作为一种“凝聚性”的结构,与群体的身份认同息息相关。理解文化记忆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首先从时间维度来说,文化记忆是时间跨度巨大的,依靠文化符号传承的记忆。其次从传播媒介的维度来说,文化记忆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文本、图画、仪式等文化符号得以传承;最后从建构的维度来看,文化记忆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并能为一定权力所建构。
(二)国家认同
国家作为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出场方式,其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建构公民的国家认同。现代国家是政治和文化的结合体,国家认同也相应的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国家认同,即公民对于自己所属国家的政权系统的认同,强调了公民对于国家政权权威性的认可;二是民族国家认同,即公民在文化和心理上对本民族的认可,强调公民内在归属。
(三)文化记忆在建构国家认同中的作用
共有的过去的记忆,共同遵守的规则以及共同认可的文化使人们有着共同的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凝聚力和感召力。这种凝聚力和感召力在时间层面上使过去的经验和回忆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并保持其现实意义,在空间层面上创造出一个共有的行为空间,使群体内部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保持这种凝聚力和感召力,这就需要“文化记忆来为群体成员在时间层面上和社会层面上提供历史意识和整体意识”文化记忆为群体确立自我身份认同从而确立国家认同提供了历史和价值依据[4]。
另外,文化记忆通过影音、图像、节日等媒介再现和传承,逐步成为群体无意识的活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集体无意识”,指的是人类个体从祖先那里通过遗传而继承下来的类似于本能的无意识心理要素。这种“集体无意识”形成一种行为惯性,使群体成员认同共有的文化记忆,从而对自我身份和国家产生认同。
二、部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危机归因
在香港持续几个月的街头运动中,青年群体成为暴乱的主体,成为别有用心之人蛊惑的对象,因此,有必要对部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危机的原因进行反思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回归前长期殖民统治的历史后果
回顾香港学校教育的历史,从鸦片战争以后沦为英国殖民地开始,香港政府禁止学校师生谈论政治和参与政治,在教育过程中也有意隐瞒历史,抹黑中国。例如在谈到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时,香港历史课本将之表述为“因商业利益而爆发的战争”,导致香港新生代对中国近代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热爱香港”“我是香港人”等淡化国家概念的标语,有意模糊“我是中国人”的意识。除此之外,香港推行“世界公民”的教育,以英文授课为主要手段,推行西方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营造出中华民族腐败没落的形象,鼓励香港青年成长为合格的“世界公民”。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香港青年,缺乏对祖国客观的认识,难以产生归属感,较易引发国家认同危机。
(二)回归后香港国民教育稍显不足
部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危机不仅有历史的原因,还有国民教育不足的现实因素。自香港回归以来,公民教育得到了重视,但关于国史、国情等国家认知的内容只占公民教育的一小部分。这种重视公民教育而弱化国民教育使得香港青年缺乏对国家的客观了解和认知,以至情感上未能与国家紧密相连,政府在教育层面上的“去殖民化”工作也难以深入开展。
此外,香港部分教材的选编不当也是国民教育不足的一个表现。香港通识教育从2009年开始成为高中的必修课,涵盖内容广泛,没有固定的教学范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纲领选择或编写教材。但实际上有不少材料不甚客观,充满引导性。更有部分别有用心的教师制作出用于政治宣传的“教材”,鼓动学生积极参与“抗争”。这种教育教材背景严重阻碍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
(三)香港青年独特的价值取向
经过长达156年的殖民历史,西方的价值觀念已经深刻影响了数代香港人,且被固化和延续下来。香港青年主体意识存在差异,在社会交往中多强调个性而忽略共性,强调自我权利而忽略公民义务,强烈的自我意识成为青年在国家认同道路上的阻碍。回归以后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依然保留,港人“世界公民”意识不断发展,自由、民主、人权等核心价值观促使他们产生人权至上、国家虚无等观念。在对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上,他们注重个人情感和行为,崇尚个人权利和自由,而“国家”“集体”等观念较弱。较强的自我意识成为国家认同道路上的障碍。
(四)部分媒体的误导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发展,网络成为连接香港与内地的重要手段,各种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的开放,为香港青年了解祖国大陆提供了重要渠道。然而香港一些社交媒体为了博人眼球,故意夸大事件,言辞也较为偏激。网络上的良莠不齐,使青年难以甄别。加之国情教育的缺乏,香港青年对国情缺乏客观的判断,对国家和政府造成了诸多误解。部分香港媒体带有政治导向性的报道,将香港与内地的某些差异对立起来,影响了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建构。
三、传承文化记忆,增进香港青年国家认同
要破解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危机,可以从文化角度切入,通过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两地文化交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等充分发挥文化记忆在增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中的作用。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巩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基础
如何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并结合新时代香港社会发展状况和要求,探索出破解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危机的路径成为关键。
首先,应积极找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香港核心价值观的耦合,从共通性出发,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香港国民教育当中,增强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香港的核心价值观中崇尚民主、自由、法制、拼搏、和谐、稳定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至真、至善、至美、中正、勤劳等有很多相通之处,文化记忆使两者不谋而合。其次,可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建设传统文化资源库,发挥不同学科和教师的优势资源,开设传统文化研究课程,推广中华文化。总之,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是培养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被融入香港青年生活学习中。
(二)加强教育体系建设,完善香港青年价值系统
香港之前重公民教育而轻国民教育,导致青年对于“国家”“集体”的概念较为模糊,而讲求“自我”和个性”,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教育体系建设,增强国民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一方面,应加强国史国情教育。让香港青年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自己的根,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国家和个人身份。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多主体协同作用,帮助香港青年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国家认同。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化解“通识教育”的误导。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防止课堂成为教师的“反中基地”,消除害群之马,同时注重培养爱国爱港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加强媒体阵地建设,优化文化共享平台
香港媒体作为联结香港和内地的重要媒介,是香港青年了解外部世界、认知国情的重要渠道,对于塑造香港青年价值系统和国家认同具有特殊意义。然而,一直以来崇尚言论自由的香港媒体,对国内报道失真、夸大其词,是当前培养香港青年国家认同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加强媒体阵地建设,首先应注重培养香港媒体工作者的素养,用年轻一代的话语和思想传达积极正面的国家信息,用活泼的方式传递青年喜闻乐见的两地讯息,使香港青年消除对祖国的误解。其次,引导香港媒体将两地核心价值共性相融合,把香港的“自由民主、公平正义”与新时代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建立价值共识。此外,还可以积极搭建两地媒体文化交流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创新交流机制,引导香港媒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强化两地媒体的共鸣,增强香港青年对祖国的认可与信心。
参考文献
[1]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西藏发展纪实[N].人民日报,2015-09-06(第1版).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第2版).
[3] [德]扬·阿斯曼.集体记忆与文化身份[M].陶东风,译.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刘振怡.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的微观研究[J].学术交流,2017(10):23-27.
基金項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fjj20191701,名称: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教育探究)。
作者简介:王娟(1994- ),女,安徽蚌埠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