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素质在线评价研究
2020-08-13刘咏梅邓京丽
刘咏梅 邓京丽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命题,也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的重点和难点。2013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及《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为各中小学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具体依据。
2014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开展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在线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实施”项目研究,开发了“学生综合素质在线评价系统”。学校根据《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的综合评价指标框架,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具体包括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一级指标,下设19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评价指标,三级指标下设229个监测点。监测点力求与区、镇、校所开展的项目相一致,以便于数据的采集和评价的校本化。评价系统主要采用数据输入、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作品分析等方式,全面客观地收集数据,教师实时记录学生在校表现,期末向每位学生发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电子版),引导学生实现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实践两年后发现,评价体系过于庞大,部分监测点不易操作,科学性不强。同时,评价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部分指标,如成绩,身体素质、体能、阅读量等,能够通过测试得出较为客观的量化数据,但品行、品质、个人素养等较难进行量化计算,且不能仅以量化的形式进行反映。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对评价体系进行如下修改。
一、优化指标体系
1. 让指标操作更可行
学校着重对评价体系进行“瘦身”,把三级指标下原有的229个监测点删减为110个,删减了科学性不强的评价指标,屏蔽了部分不易操作的监测点;随后,进一步将5个一級指标下设的19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评价指标,删减为11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评价指标,三级指标下设的110个监测点删减为59个,具体见图1。
同时,完善附件上传、调查问卷、点赞等功能,方便教师、家长、学生采集原始数据。教师、家长根据监测点及时评价学生在学校、家庭的表现,记录关键事件。部分主观指标,例如理想信念、人格品质等,评价时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上传关键事件时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和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描述性话语进行记录或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指引学生往积极方向发展。
2. 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学校将学生六年的成长规划,根据年龄特点与养成教育的侧重点,分成低、中、高三个年段,逐步扩大评价范围、提高评价要求,对六年级学生的评价涵盖整个指标体系的评价,引导学生发展。
以“品德发展水平”中的“文明礼貌”为例,各年段监测点的评价标准分别为“遇见他人会说‘您(你)好”“听完别人说话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行为举止大方得体,能使用礼貌用语”。随着年段的增高,监测点的要求也升高。低年段监测点更趋向于具体,趋向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实际运用。
二、简化评价过程
“学生综合素质在线评价系统”自2014年开发,全员、全程、实时是它的鲜明特征。系统实时采集学生数据,自动生成各种统计图表,教师根据统计图表有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在线评价系统,客观呈现了学生的成长过程,评价主体多元,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更好地发展自我。目前,该系统已迭代升级至4.0版本。
1. 引导学生、家长积极参与
为了让家长和学生主动参加与评价,学校编写《家长端操作指引》和《学生端操作指引》,指引中的操作流程图文并茂,方便操作,大大减轻了学生、家长的培训工作。
评价时,根据寓教于乐的原则,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把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变成有意思的游戏。例如,学校开设“墨墨香香寻宝”版块,板块内含“好习惯好宝贝”“我的学分我的星”等内容,以此开展校本课程评价。“墨墨香香寻宝”板块的增加,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兴趣,加强学校管理力度,提高家长对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度。
2. 直观呈现评价结果
学校充分运用系统的描述、记录和诊断功能,在进行量化评价的基础上,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评价结果,以此体现学生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既关注学生的当前状况,更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具体见评价结果统计表及图2。
对理想信念、人格品质等不宜仅进行量化评价的指标,还在图表的基础上,附上具体的描述和发展建议,并向学生和家长提供每一次评价附件与描述的查询功能,完善评价过程。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