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理学角度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2020-08-13吴小兰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个体阶段小学生

吴小兰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而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尽管当前获取信息的渠道形式多样而且速度相当惊人,但是据统计,约有85%来源于图书文献,这足以表明阅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对小学生而言,阅读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的方法,因此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州的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因为英语非母语教学,他们在阅读方面就存在更多的困难,但是对于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而言,小学生开展英语阅读有其重要性,如何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兴趣是一种带着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儿童的阅读遵循“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的一般规律。

一、小学生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的原因

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学生开展英语阅读方面相对有一定的困难,这些困难明显地阻碍了小学生开展英语阅读的兴趣。

在《儿童阅读世界》一书中对影响阅读质量与效率的原因有过调查统计,根据影响阅读的严重性的比率,阐述了缺乏阅读的方法指导、阅读内容难以理解、缺乏综合性的引领、无法及时分享感受或者困惑、无法坚持读完整本书、没有好的阅读材料、没有阅读伙伴、缺乏阅读目的性等系列原因。究其原因都是阅读兴趣的缺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学生的非母语词汇量不够充足,给阅读增添了难度。

二、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发生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小学生一般都是6~12岁的年龄段的孩子,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处于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物所吸引的阶段。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兴趣的发生理论及需求理论认为,兴趣的发生是需要的结果,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兴趣。兴趣的发生过程主要分为需要、动机、行为、需要满足、积极情绪、产生兴趣六个阶段。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美国Suzaime Hidi和K. Ann Renninger根据兴趣发展过程中认知和情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将阅读兴趣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激发的情境兴趣、维持的情境兴趣、最初的个体兴趣和稳定的个体兴趣。

基于以上的理论认识,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倡导以下做法。

1. 英语阅读情境兴趣的激发

小学英语学习推崇情景教学法,因此在开展英语阅读之前,激发学生进入阅读情景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此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属于“Warming up”的暖身环节,也叫导入环节。例如:今天将要阅读的内容是关于动物类的故事,教师一般会先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的动物名称,或者是找到今天阅读内容的相关视频等,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小学英语阅读之前,教师特别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Read the cover”,小学低年级阅读以绘本为主,从有趣的封面情景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重要了。如今的幼儿读物具备卡通的趣味与幽默,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此阶段,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定向指导。

2. 英语阅读情境兴趣的维持

进入阅读环节后,如何保持阅读情境的兴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语言基础与认知的程度,笔者以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小学生好胜、喜欢表现等方面入手,给学生提供阅读过程中的启发性问题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看看谁能找到答案,并第一个分享给同学。在这种好胜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共同愉快地阅读,能够较好地维持这种阅读情境兴趣。这种儿童时代的爱表现特征,是能夠提升集体学习兴趣的重要心理特征。在此阶段,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维持。

3. 英语阅读个体兴趣的形成

形成个体英语阅读兴趣,小学生不但需要英语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个人的阅读能力开始形成。词汇量的增加,阅读技巧的掌握等都是提升个人阅读能力的基础,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自然会提升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如何在课堂使用相应的评价手段非常重要。小学生喜欢在集体中表现自己,教师运用一些评价方式,使其获得众人的赞赏,或运用具有持续性的评价方式,将更好地保持学生个体阅读的兴趣。例如形成性评价,布置学生每阅读完100字就能获得一个印章,获得了5个印章的学生,可以免除一次抄写性质的家庭作业。这样将逐步吸引学生独自进行阅读,个人阅读兴趣将逐步形成。在此阶段,学生的注意特征出现转变。

4. 英语阅读个体兴趣的稳定

低年级小学生在开展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比高年级学生困难得多,如果他们已经开始对英语阅读表现出一定的兴趣,说明他的阅读基础比较扎实了,基本兴趣已经形成。此时教师的指导与个别鼓励就更加重要,同时需要更好地关注他,给他创造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可以跟家长做个别谈话,指导家长如何在家里为孩子提供更好的阅读帮助。例如,购买孩子提出的任何英语读物,更好地理解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偏向性内容,保持好孩子的阅读兴趣。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更好地促进阅读兴趣的提升。个体兴趣趋向于稳定时,逐步形成了注意功能的自主化,思维大幅度完善,语言表达更加流畅,逐步完成了自我实现的愿望。在此阶段,学生的注意功能呈现自主化。

三、结语

学生表现出了阅读的需要,才会产生阅读的动机,学校与家庭共同激发这种阅读的动机,就会产生阅读行为,在不断鼓励的情况下,个体的需求获得了满足感,从而产生积极情绪,乐意继续完成这件事情,多次相同的感受,就产生了阅读的兴趣。实际上情境兴趣的激发、情境兴趣的维持、个体兴趣的形成与个体兴趣的完善四个维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无法区分得很清晰,与学生的心理成长逐步深入相关联。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个体阶段小学生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我是小学生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