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技术的研究

2020-08-13吴俊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处理问题

吴俊峰

摘  要:针对当前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原理和其施工工艺流程,从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偏低、预制剪力墙吊装完后套筒钢筋误差大、灌浆时排浆孔不出浆、灌浆料饱满度不够、灌浆料饱满度检测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解决,以更利于钢筋连接受力与结构的安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TU7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24-0095-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s in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s in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from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low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itious grout, the large error of rebars in sleeve after the hoisting of prefabricated shear wall, the lack of cementitious grout in vent for grouting during grouting, the insufficient fullness of cementitious grout, and the detection of the fullness of cementitious grout.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olved in order to be more conducive to the stress of rebar splicing and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Keywords: prefabricated building; 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 problems; treatment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加快,由于装配式建筑适应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因此占比越来越大。而钢筋采取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是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连接质量对受力性能影响非常大,因而确保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1 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原理[1]

装配式建筑中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由带肋钢筋、套筒和灌浆料形成。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原理是将带肋钢筋插入铸造完成的中空型套筒内对接,在钢筋以及套筒之间注入高强、早强且填充微膨胀的灌浆料,灌浆料的微膨胀特性使钢筋与套筒内侧筒壁形成较大的正向应力,在带肋钢筋的粗糙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以传递钢筋的轴向力。

2 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工艺流程[2-3]

(1)灌漿孔与排浆孔检查。套筒内如果不畅通会导致灌浆料填充不满整个套筒,造成钢筋连接不符合规范与设计要求。因此,灌浆前为了确保孔路畅通,没有异物。检查每个灌浆孔和排浆孔内是否有影响浆料流动的杂物。检查方法可以用细钢丝从上部排浆孔伸入套筒,如果从底部可伸出,并从下部的灌浆孔可以看见细钢丝,说明灌浆孔路畅通。若钢丝从底部无法伸出,说明里面有异物,则需要把异物清除干净,确保畅通为止。

(2)进行分仓,底部接缝处四周封堵。对整个仓体并进行分仓。采用灌浆机灌浆时,单仓长度不宜超过lm;采用手动灌浆枪灌浆时,单仓长度不宜超过0.3m。这样进行分仓可以避免仓体过大而造成灌浆不密实的情况。

对于底部接缝处四周封堵可采用预埋定位螺栓加模板封堵的方法去提高封堵效率。如果是采用两层构造(墙板+保温)的预制剪力墙板,在接缝部位保温板是断开来使接缝方便封堵的情况,这时可采用接缝处用四周模板封堵的方法。采取预埋在上下两层墙板内的螺栓来对外侧模板固定,采取预埋在混凝土楼板内的螺栓和木方、木楔来对内侧模板进行调整和固定。内墙板均可采用木楔和木方模板进行封堵。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处四周封堵如图1所示。

(3)灌浆施工。严格按照本批产品出厂检验报告要求的比例称量灌浆料和水搅拌配置灌浆料,搅拌完成后静置3min~5min,以使灌浆料内气泡的排除;用灌浆机从PC构件下部的灌浆孔向钢筋套筒内压力灌浆,按浆料排出的先后顺序,依次用与孔洞配套的专用塑料堵头等封堵牢固后,再停止灌浆。灌浆完成后,浆料凝固前应巡视检查已灌浆的接头,如遇到漏浆时需要及时补灌灌浆料。

(4)接头充盈检查。灌浆料凝固后,取下灌、排浆孔封堵的胶塞,检查孔内凝固的灌浆料上表面应高于排浆孔下缘5mm以上。

3 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问题分析与处理

3.1 存在问题[4-5]

(1)灌浆料的抗压强度达不到要求。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中要求灌浆料的抗压强度较高,但实际中出现灌浆料检测试件的抗压强度偏低,不满足规范要求。

(2)预制剪力墙吊装完后套筒钢筋误差大而不能满足灌浆要求。预制剪力墙吊装完后,存在竖向套筒连接钢筋过长(大于5mm)或过短(小于5mm),以及钢筋偏位过大,无法插入套筒的情况。

(3)灌浆时排浆孔不出浆。在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中,出现部分排浆孔在灌浆过程中不出浆的情况。

(4)灌浆料饱满度不够。目前国内灌浆施工主要为连通腔灌浆和坐浆单点灌浆两种,因其工艺特点不同,其灌浆饱满度的质量问题也有些不同,存在的灌浆饱满度问题主要有:灌浆持压时间短、排浆孔一出浆就堵孔,而造成灌浆料的液面下沉;因连通腔灌浆的灌浆路径较长,而灌浆料流动度有限,使灌浆料不能充盈各个套筒;坐浆厚度控制精度不足而造成单点灌浆时的座浆料进入套筒,因而影响灌浆料饱满度。

(5)灌浆料饱满度检测技术瓶颈。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属于隐蔽工程,根据当前灌浆料饱满度检测技术,对于其检测的工具还不能很好的判断灌浆料饱满度。因而对灌浆料饱满度如何检测是行业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

3.2 分析与处理[4-5]

(1)解决灌浆料抗压强度偏低。灌浆料抗压强度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灌浆料材料质量不合格、错把座浆料等当做灌浆料、使用回收的灌浆料、为便于灌浆而随意加大水灰比等。另外,灌浆料检测试件制作不合理,如用塑质试模制作,影响检测结果。因此,灌浆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灌浆料原材料的质量,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现场试配结果来控制水料比。所使用的灌浆料必须满足《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J 355-2015)和《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2013)的要求,并进场后根据规定复试后方可使用。另外,灌浆料强度检测试件采用特制钢模制作。

(2)预制剪力墙吊装完后套筒钢筋误差大而不满足灌浆要求的措施。预制剪力墙吊装完后出现竖向套筒连接钢筋过长(大于5mm)而无法安装下层预制剪力墙时,可用无齿锯切割;预制剪力墙吊装后出现竖向套筒连接钢筋过短(小于5mm)而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可根据情况采取焊接或植筋;出现钢筋偏位过大或无法插入套筒时,可采取深钻孔对钢筋纠偏,如偏位无法纠偏时,可对局部钢筋切割,进行重新校正位置后植筋。

(3)灌浆时排浆孔不出浆处理措施。为避免灌浆时排浆孔不出浆的情况发生,应加强事前检查,对每一个套筒进行通透性检查;遇到前几个套筒排浆孔不出浆时,应立即停止灌浆,并将墙板重新起吊到存放的场地,立即冲洗处理,检查原因并进行返厂修理等;遇到最后1~2个套筒排浆孔不出浆,可持续灌浆,灌浆到完成后对局部1~2根钢筋位置进行钢筋焊接或其他方式处理。

(4)灌浆料饱满度不够处理。为了解决灌浆料饱满度不够的情况出现,应严格控制灌浆时的持压时间,避免时间过短。应在排浆孔的浆料呈现出稳定的圆柱形状流出时,才可以用胶塞堵孔;对于涉及到较长灌浆路径的连通腔灌浆时,分仓设置应合理,分仓的长度不应超1.5m;对于单点灌浆时应严格控制座浆的厚度;有些情况可考虑采取一些必要的灌浆补偿措施,如框架柱的灌浆可考虑在其截面中部设置高位的观察孔,兼做浆料的回流补偿用,对于剪力墙灌浆施工中可设置高位灌浆的漏斗等。

(5)灌浆料饱满度检测技术的解决措施。面对当前单一而片面的灌浆饱满度检测方法,加强过程控制,可考虑对结构影响有限而简单易行的一些检测方法,如考虑采取套筒局部破损来检测,在套筒上的一定位置采取局部钻小孔,肉眼观察灌浆料的充实高度,来进行判断。另外,加大对灌浆料饱满度检测工具的研发,以解决灌浆料饱满度检测技术。

4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一种应用广泛而连接性能较稳定的技术措施,灌浆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钢筋连接受力与结构的安全。为了满足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原理的要求,分析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施工工艺流程,解决当前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进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杜智亮.预制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连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3):28-29.

[2]刘海成,郑勇.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深化设计、构件制作与施工安装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张聪,王生玉,朱磊.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施工要点及其防治措施[J].安徽建筑,2019,26(12):105-108.

[4]虞國宏,朱张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20,27(2):113-114.

[5]陈文元,戴安全.装配式建筑与设备吊装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处理问题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