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造可持续发展动能:OECD新技能战略的动因、框架及启示

2020-08-13刘颖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现代化

刘颖

摘 要 产业数字化、全球化新发展、移民潮和人口老龄化等多元因素为OECD成员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动能的塑造与全球竞争力的提升,OECD以基于全生命历程的相关技能培养、在工作与生活中充分有效利用技能以及强化技能体系治理为框架,构建了旨在帮助成员国塑造未来产业发展所需技能体系的新技能战略。而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技能培育与供给的重要途径,OECD新技能战略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启示:以跨界、整合引领职业教育理念革新,以完满性、可持续性、对称性促进职业教育目标更新,以现代治理机制保障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与优化。

关键词 OECD;新技能战略;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现代治理体系;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19-0066-07

技术的颠覆式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浪潮,且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发展新模式、新样态与新趋势的逐渐显现,对于产业发展、工作世界特征、劳动力市场需求等诸多方面均带来深刻影响。而技能无论其对于国家还是个体而言,都在日益复杂、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扮演着塑造可持续发展动能、形成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角色。个体产业发展所需技能的具备、终身学习的保持以及在工作和社会中最大程度发挥技能的价值是一个国家享有更高生产效能、更高创新能力和更高社会信任度的重要条件,更是人民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的前提。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启动技能战略(简称“2012技能战略”),旨在为成员国提供战略性和综合性的方法,评估各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技能挑战和潜在机遇。2013年,OECD通过与各成员国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为不同国家量身定制技能战略项目。2019年,OECD基于11个成员国应用“2012技能战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当前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发展新趋势发布了“2019新技能战略”(OECD Skills Strategy 2019: Skills to Shape a Better Future)。本研究旨在深入解析OECD“2019新技能战略”的生成动因、结构框架及其发展特征。

一、OECD新技能战略实施的四维驱动力

(一)驱动力之一:产业数字化转型

近些年,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人工智能技术(AI)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使得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势态越发明显。据欧盟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欧盟(欧盟28个成员国)57%的工人经常借助计算机或智能手机进行工作,相比十年前增加了20个百分点[1]。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通过刺激增长并创造新的就业等一系列效能的发挥来释放更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显著的则是对于工作世界的变革。产业日趋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势态,使得未来产业工人的工作重点与焦点将逐步转移到非常规工作任务中,例如如何解决生产过程中非典型、复杂性生产问题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开展有效的沟通来实现团队协作等。由此,产业数字化转型导致未来工作世界对于产业技术工人的技能要求呈现出新的样态特征: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使得工作世界中依赖简单操作技能完成的重复性、常规性任务被不断压缩削减,促使原来从事这一类型工作的群体,通过技能升级或是技能结构再优化来实现工作持续发展能力的生成。OECD“成人技能调查”(Survey of Adult Skills,PIAAC)的统计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24个国家中,未来约有14%的工人面临工作任务被自动化技术替代的高风险,另有32%的工人因自动化技术而面临工作任务发生重大变化[2]。具体来看,在参与调查的样本国家中,当前14%的工作岗位被自动化技术替代概率高于70%,且有32%的工作岗位被自动化技术替代概率介于50%~70%[3]。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转型诱致工作世界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使得产业技术工人的技能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据OECD《2017技能概览:技能和全球价值链》发布的数据可知,过去20年,许多国家经历了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分化,且这一势态在产业数字化的背景下还将持续,并表現为高技能和低技能的就业份额不断增加,中等技能就业(熟练工作)的比例减少,见图1[4]。

(二)驱动力之二:全球化步入新阶段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步入全球化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贸易自由化和运输成本的不断降低,赋能跨国公司和众多国家将生产过程分解,并逐步形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从而实现产品在一个国家设计,在另一个国家制造,在第三个国家组装。全球价值链潜在益处的把握,要求不同国家必须遵循并执行精心设计技能发展政策,培育本国人口在新时代产业发展和未来竞争力提升中所需的专业技能。GVC导致的直接和显著影响,不仅促使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使得个体技能价值的发挥空间得到不断拓展,而且助推跨国公司借助国际劳动力市场中流动漂移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技能资源,来扩展自身在不同生产环节的参与能力。同时,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也将会大大提升企业在GVC不同环节的参与率,并通过生产流程的分割以及离岸外包高成本、低收益的生产特点来提升生产效益。因此,全球一体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融合与发展,在增加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的同时,也使得区域劳动力市场内部技能需求发生变化。

深度参与GVC可以提高生产率,但潜在收益的获得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技能禀赋[5]。不同国家技能禀赋和技能相关政策的特征可以塑造其在GVC中某一环节的专业化、优势程度以及获得某些前瞻性行业的机会,例如高层次、定制化商业服务和高科技制造业。此外,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生成与GVC,加剧了各国密切发展的关联性。使得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提升所需的技能,很可能受到其他贸易伙伴技能政策变化而带来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技能需求预测的不确定性。

(三)驱动力之三: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

人口的总体规模及其结构是构建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所需技术、技能型工人梯队的基础条件。当前,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许多OECD成员国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凸显,且态势愈演愈烈。根据联合国2018年《世界人口展望2017版》统计数据,大多数OECD成员国的老年抚养比(老年人与工作年龄人口的比例)增幅较大,预计到2050年,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均会接近或超过70%,由此可见,这些国家未来劳动力构成将由青壮年逐步向老年工人转移,见图2[6]。

同时,据最新的预测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将对OECD成员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产生不利影响。首先,在2018-2030年间,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会使得OECD成员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下降25%。其次,因老年人的就业率往往低于年轻人的现实状况与老龄人口总数不断上涨,综合导致OECD成员国总就业率下降。最后,人口老龄化迫切需要国家加大对于医疗健康和养老金系统的投资,由此势必导致政府对于其他领域财政投入锐减,例如与技能开发和使用相关的领域。未来十年中,伴随着大量婴儿潮一代的退休,OECD国家也将面临满足产业发展所需的优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与此同时,劳动力总规模的减少需要通过提高生产率来抵消,而这亟需人们开发符合未来产业发展及促进生产力创新所需的技能[7]。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提高生产率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创新能力和新技术的采用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有充足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和保障。因为,高技能人才能够使企业更容易引入和传播有助于生产力提高的技术和新型工作方式,从而有益于提升生产效率[8]。同时,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取决于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还取决于技能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匹配。因为“技能错配”不仅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而且也会影响技能潜在价值的彰显[9]。人口老龄化将会对产业经济发展所需的技能,以及老年人通过延长职业生命周期来有效参与社会所需的技能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和获得数字世界基本公共服务的数字技能[10]。

(四)驱动力之四:移民潮的深刻影响

鉴于当前世界范围内人口发展与产业经济劳动力需求的不平衡、持续性的地区冲突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使得移民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处于不断上升趋势。1990年至2017年间,欧盟范围内的国际移民总数增加了69%,见图3[11]。2017年,全世界约有2.58亿人生活在出生国之外的国家,所有这些移民中约有一半生活在OECD成员国[12]。从世界范围来看,移民不仅带来一个更为多样化的社会,而且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通过充分利用移民自身所具备的相关技能,实现增加劳动年龄人口、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技术进步。

移民数量的剧增也导致许多目的地国家的技能供应增加。据2017年OECD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OECD国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移民的人数增加了70%,且这一增长量远远超过这些国家本土出生人口的数量[13]。对于OECD国家而言,具备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技能的移民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移民可带来的新理念、新视野和更为丰富的技术资源,将有助于促进目的地国家的技术创新和刺激经济增长。同时,调查发现,移民往往比本土出生的公民更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例如在OECD国家中,有12%的移民是自主创业者,这一比例高于本土出生的人[14]。移民的流动趋势也是一种技能在全球劳动力市场内部的一种再分配,其不仅有利于缓解移民输入国因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技能短缺压力,而且可以使移民接收国成为技能红利的受益者。

二、OECD新技能战略的内容框架

(一)基于全生命历程的相关技能培养:塑造并构建应对变革的技能体系

基于全球化发展的新特征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兴技术的快速变革,实现这一目标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需要将个体以往的前置性教育体系(Front-loaded education system,该种教育模式多指个体的学习教育在完成中等或高等教育后便终止)转变为终身学习模式,具体覆盖了从幼儿期开始的所有阶段的学习,包括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大学和成人学习。因此,OECD“2019新技能战略”将“2012技能战略”中“发展相关技能”部分的主题更名为“基于全生命历程的相关技能培养”,并从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内容的阐述[15]。

1. 提高终身学习动机

国家宏觀发展战略和愿景可以提高人们对终身学习潜在益处的认识度,并可通过指导、制定多元主体协作的政策来保障终身学习的进行。而有关终身学习潜在利益的认知水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和未来预期对于技能的需求、以及终身学习机会的可获得性等,均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开展终身学习的动机。

2.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OECD的众多研究表明,儿童能够在早期获得认知和非认知技能,并且在早期发展这些认知,对于其在接受正规教育以及未来进入劳动力市场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大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投入度,使得个体通过包含职业启蒙意蕴的优质早期教育来为他们职业生涯的开启奠定基础。其次,通过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与优质性,帮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以达成技能更新。最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随着技术变革与创新以及产业发展模式的变化,产业技术领域对于工人的技能需求也越发呈现出高水平、复合性的特点,由此,亟待呼唤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建立,来实现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

3.实现终身学习的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

面对工作和社会环境日益发生的变化,个人教育范式也逐步由前置性教育体系向有效的终身学习模式转变。为了实现这一转换,大多数国家需要开发全新的成人学习教育模式。但有效支撑个体开展终身学习新模式的主体不应仅为国家政府,还需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参与。由此,应建立健全多元化支持性政策保障机制,激发个体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手段接受学习和培训。具体包括: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能够明晰产业发展所需技能的高质量评估和预测系统;保障技能需求侧与技能供给侧高度对接的多元主体深度合作机制;基于技能提升收益性分析的有效筹资机制;终身学习过程中的技能评估与认证系统;帮助人们在不同生活阶段驾驭复杂职业变化的职业指导系统等。

4.提升终身学习结果的可见性和回报率

帮助个体获得人生各阶段生存和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是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一直致力于要达成的目标。因此,OECD各国可通过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职业资格认证,鼓励对非正规教育和培训进行认证,逐步在国家资格认证框架中承认非正规及非正式教育和学习,并利用先进技术来认证技能以及提升技能的国际化水平,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支撑个体职业发展与生活幸福的价值最大化。

5.技术赋能下的终身学习工具革新

人们常常认为,可以通过数字工具化解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而OECD的研究表明情况并非如此。课堂上仅仅通过技术设备的升级与优化,并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而技术本身在革新教学模式方面却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许多国家,技术已在高等教育和成人学习中变得非常活跃,导致新的学习和培训模式不断涌现,以应对和适应成年人和年轻一代时时变化的各种需求。例如,各种在线课程和混合课程的开发;在大学以及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提供时间更短、更为集中和更精细化的方法来更好地满足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二)基于工作和社会中有效技能的利用: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

技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对接程度,直接决定个体和国家技能投资的回报率。技能供给侧只有在有效满足技能需求侧显性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使技能被充分利用,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实际上,技能未充分被利用意味着初始人力资本投资的浪费,主要体现为个体技能构成中技能的过时和贬值。OECD“2012技能战略”中关于“激活技能供应”和“实现技能有效利用”的人为区分,被认为是概念上的混淆而导致的认知错误,故而OECD“2019新技能战略”将二者整合为“在工作和社会中有效利用技能”,且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 提升劳动力市场参与率,减少进入工作世界的壁垒并激发失业工人的工作潜力

劳动力市场技能供给与产业经济发展所需各类型、各层次技能的有效对接,是技能开发实现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前提。通过技能发展政策的推动,最大程度地提升个体对劳动力市场的参与率以及技能在工作世界的利用率,不仅是提升个体生活福祉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产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据PIAAC数据显示:仅有41%的受访成年人参加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成人学习,而一些技能水平低且工作可能被自动化所替代的成年人、长期失业者等,最需要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成年人却未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究其原因:是他们忽视了技能提升的潜在价值,导致对于学习和培训缺乏动力。此外,培训机会的有限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雇主自主培训的资金有限或是管理者在员工技能管理方面的缺位,抑或是缺乏激励雇主投资人力资本(尤其是低技能工人)的政策。

2.提升技能开发的社会参与率

对于技能开发的价值以及社会和情感技能的认知,是实现提升技能开发社会参与率的前提。具体来看,政府可以采取多元激励措施,如带薪休假或提供经济激励等措施,帮助公民克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技能发展面临的障碍。同时,通过有效的技能发展政策来实现技能开发的全社会参与率,以及共享技能发展效益的红利。

3.积极吸纳移民进入劳动力市场,扩大人才库存量

OECD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问题严重等因素,导致对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充足供给成为一个瓶颈。而通过基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技能引入,又无疑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OECD国家中移民总量占OECD成员国人口的1/10,占劳动力市场新入职人数的1/4到1/2。移民的大量涌入,也出现一些社会问题:一方面,国家通过制定人才政策吸引具有高技能的移民进入劳动力市场,以解决本国生产领域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移民的就业率往往低于本国同等教育水平的本土公民。因此,在积极吸纳外来移民进入本土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各国建立有效机制评估移民的技能水平,明确其潜在的就业前景;另一方面,职业培训要基于移民个体的技能需求,帮助其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4.支持雇主在工作场所中充分挖掘、利用员工的技能

鼓励和支持具备产业发展所需技能的个体进入和参与劳动力市场,是确保个体技能得以充分、有效利用的第一步。个体自身技能在工作场所中的集约性、广泛性使用是保证技能投资获得高回报的关键因素。因此,可通过强化技能组织管理和实践来鼓励、帮助企业实现员工技能的集约使用。此外,可以宣传并借鉴典型企业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员工技能方面的成功案例;以多元化举措帮助中小型企业破解在实施组织管理和实践中面临的成本限制等,使个体与企业均能成为技能充分使用的受益者。

5.减少技能错配,提升技能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致性

技能错配典型表现为:一方面,是指个体在受教育或培训时选择的专业与最终从事的工作领域存在较大偏差;另一方面,是指个体所拥有的职业资格与职场工作要求不匹配,即个体所具有的职业资格高于或低于其所从事工作的职业资格要求。因此,为最大程度减少技能错配的形成,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可通过产业技能需求数据的统计与预测、减少劳动力市场内部技能流动的障碍、实时更新和完善职业资格框架等多元措施,实现技能供给与需求的最大程度吻合。

6. 实现技能发展政策與产业创新政策的一致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企业向高附加值生产环节的转移与扩展,以及开展创新密集型活动所需技能的获得,需要技能政策与产业创新政策保持一致。一方面,产业政策的设计和创新与技能发展政策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产业的发展创新需要产业工人具备强大的STEM技能、软技能和创业技能,而产业发展所进行的大量投资和研发,又提升企业吸收和利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另一方面,技能政策与产业创新政策的不一致,很有可能使得国家和地区陷入“低技能均衡”的困境。而“低技能均衡”的典型特点则表现为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较低,且缺乏提升技能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劳动力技能水平较低而使得企业无法有效开展高附加值经济活动,且对于高技能的需求处于低迷状态。

(三)强化技能体系治理:应对日益增加的复杂性

技能政策的制定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多组织共同参与的复杂性工作。鉴于技能政策在提升个体劳动力市场参与度、改善劳动力生活福祉等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使得技能政策制定与实施往往会引起多方主体的高度关注。而技能开发政策的设计及政策预期成效的达成,往往取决于技能开发的利益相关者,例如政府、企业、教师、学生、工人等对于政策的落实与执行程度。此外,技能政策还会引起利益相关者间产生利益冲突,需要教育部门、劳动力市场、企业等多领域相互协调、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因此,技能政策在设计、实施及成果评估等各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OECD“2012技能战略”并未正式承认有效的技能治理体系对于推动不同国家技能政策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随着技能治理问题逐步在国家技能战略项目中被予以高度关注和强调,OECD已愈发意识到强化技能体系治理在化解由于技术变革和技能政策复杂性所带来的多样化挑战中的重要作用。因此,“2019新技能战略”专门增加了“强化技能体系治理”这一部分内容,并进行了具体部署。

1.通过“全政府”的途径,促进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技能发展涉及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技能发展政策需要不同主体之间相互沟通、协调与合作。“全政府”是指全面加强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与互动,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协调;制定和颁布技能开发和使用的具体政策,确定并规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强有力的政策评估机制,监督并评价技能政策实施的过程及其结果。

2.鼓励利益相关者全环节参与技能政策的设计、实施、评价与改进

技能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实施主体的多样性,使技能政策的设计与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既要平衡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解决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潜在的权力不对称问题,又要注重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与决策有效性之间的潜在权衡。因此,在建立有效技能治理体系的基础上,应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技能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全过程。同时,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不同参与主体就技能政策全方位开展对话与交流搭建平台,听取多元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观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技能政策,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建立综合性的信息系统

建立综合性信息系统,旨在收集有关劳动力技能水平、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劳动者个体学习和培训状况等多元数据,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与信息,评估其技能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而帮助政策制定者出台相应改革举措,并通过对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领域的技能投资来激励人们获得产业所需技能,从而实现技能供需之间的匹配。

4.协调和统筹融资机制

技能发展融资机制的可持续性主要依靠较为灵活的费用分担机制,在促进多方资源整合的同时,实现技能政策有效性的提升和产业发展所需技能的供给。统筹、优化技能发展融资机制的首要环节是评估技能体系中的资金缺口,并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重点确定并匹配适合的技能投资战略。此外,在协调和统筹融资机制的过程中,采用多渠道、多样化资金筹措方式,探索建立有效的资源分配和预算机制,确保技能发展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的公平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依照主体多元管理机制的原则,化解融资过程中各种矛盾,使技能政策达到预期效果。

三、OECD新技能战略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的启示

OECD新技能战略的核心目的在于帮助成员国开发、构建本国产业经济发展所需的技能体系,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人才资源的汇聚与可持续发展动能的累积。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作为供给产业经济发展所需各类型、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重要路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而言,需通过更具现代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路径来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水平,继而强化自身服务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能力,由此也为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策略提供了启示。

(一)以跨界、整合引领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理念的革新

OECD“2019新技能战略”中突出强调: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应实现技能发展政策与产业发展政策的一致性;在技能政策的制定、实施及技能开发的具体过程中,应基于技能政策的复杂性与主体多元性,尽可能构建多主体协同共促的格局。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而言,更需在基于跨界与整合理念之下,实现发展思维的革新。其中,“跨界”,一方面表现为突破以往仅立足教育领域单一视角来谋划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蓝图的思维局限,转变为基于国家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教育现代化整体性视角,明确职业教育与培训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背景、产业需求与自身需要,以更宽阔的视野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表现为由以往的校企合作逐步过渡为深度产教融合、多主体跨界协作,在社会正确认知职业教育与培训对国家、社会与个体发展价值的基础上,打造全社会支持、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局面。而“整合”更是在跨界效应的基础上,一方面,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利益相关主体彼此有关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思路、原则、策略等想法和优势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凝聚各方力量、达成共识性理念的目标;另一方面,将职业教育与培训由以往分属不同主管部门的两个体系,逐步实现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来进行一体化设计[16]。

(二)以完满性、可持续性、对称性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目标的更新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未来职业教育与培训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一是完满性,未来职业教育与培训所培养的人,不单单仅是强化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面对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背景下工作样态和生活世界的变化,还需强化对于产业发展和个体福祉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的技能,使得个体的职业能力更具完满性特征。具体包括:社会生活的基础性技能(识字、计算、数字素养等);横向认知和元认知技能(批判性思维、复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和自我调节等);社交和情感技能(責任感、同理心、自我效能感和协作能力等);满足特定职业需求所需的专业性、技术性知识和技能。二是可持续性,OECD“2019新技能战略”指出,以往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是:仅注重个体顺利实现初次就业和当前职业发展的需求,而忽视了伴随技术变革、产业技能更新而导致的个体技能的过时性和需求缩减。由此,未来职业教育与培训人才培养目标的厘定,更应强化其对于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如基于工作的学习能力、基于新兴技术支持的学习方法运用等,从而促使个体逐步养成自主实现职业能力更新和拓展的能力。三是对称性,一方面,在理念层面,未来职业教育与培训应对产业发展需求与受教育者个体层面发展需求同等观照;另一方面,为在满足受教育者当前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对于其未来潜在发展需求进行预测和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内容进行拓展化设计。

(三)以现代治理机制保障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质量提升与优化

OECD“2019新技能战略”中“强化技能体系治理”内容的添加,突显出现代治理体系在实现技能开发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全方位实现的一个重要支撑,便是构建现代治理体系。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跨界”属性更是注定了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治理机制必须突破传统单一的由政府主体兴办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局面,转向政府统筹、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协同参与、全社会力量共促的积极形势[17]。以往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过程中呈现企业参与缺乏热情、程度浅显、合作机制不持久等众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质量的提升。通过构建现代治理机制来破解上述难题:一方面,需要处理好职业教育与培训条块分割式管理带来的弊端,逐步实现不同政府部门、不同级别政府之间在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方面理念与行动的协调一致;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相关政策、法律制度的完善,真正赋予企业、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者在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赋权,实现利益相关者能够全方位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发展的各环节,促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步生成具有彼此价值认同、共存理念强化、共进共荣目标确立等特征的深化型发展关系,并由此形成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参 考 文 献

[1]Eurofound. Sixth European Working Conditions Survey-overview Report (2017 Update)[R].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2017.

[2]OECD. Survey of Adult Skills(PIAAC)[EB/OL].[2019-08-26].http://www.oecd.org/skills/piaac/data/.

[3]Nedelkoska L., G. Quintini. Automation, Skills Use and Training[R].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8.

[4][5][13]OECD. OECD Skills Outlook 2017: Skills and Global Value Chains[R].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7.

[6]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7 Revision[EB/OL].(2019-08-28)[2019-09-02].https://population.un.org/wpp/Download/Standard/Population/.

[7]Guillemette Y., D. Turner. The Long View: Scenarios for the World Economy to 2060[EB/OL].(2018-07-12)[2019-08-27].https://dx.doi.org/10.1787/b4f4e03e-en.

[8]OECD. Skills for Innovation and Research[R].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1.

[9]Adalet McGowan M., D. Andrews. Labour Market Mismatch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PIAAC Data[R].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5.

[10][15]OECD.OECD Skills Strategy 2019: Skills to Shape a Better Future[R].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9.

[11]OECD. Trends Shaping Education 2019[R].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9.

[12]OEC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utlook 2018[R].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8.

[14]EU. Settling in 2018: Indicators of Immigrant Integration[R].Brussels: European Union, 2018.

[16]岑藝璇,谷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技能战略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4(6):14-22.

[17]姜大源,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8(6):98-102.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现代化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敢立潮头唱大风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我的女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