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以生态劳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020-08-13涂家文

中国德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劳动生态评价

不同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不尽相同。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学校如何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利用资源,在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实现新突破,是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判断学校育人效果的标尺。本期样本分别呈现了三所学校在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参考和研究。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反观我国当前劳动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简化、在家庭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不少青少年出现劳动意识淡漠、劳动态度消极的现象,欠缺基本的劳动技能,这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针对这一现状,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精心打造独有的81亩综合实践基地,创造性地开展特色化生态劳动教育,为生态育人的学校实践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新方法、新思路。

所谓生态劳动,基本内涵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良性交换以实现自然养育人类和人类护育自然的统一。生态劳动以人与自然的相互养育为自身目的,以以与自然的循环发展和协同进化为基本过程,以生成生态文明为最终结果。学校开展生态劳动教育,主要指学生在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生态植物的种植与管理,动物的养殖,环境的绿化、美化为劳动载体,以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

一、设立综合实践基地,扩展育人场域

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坐落于三峡库区腹地——诗城奉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渥的自然条件,为学校开展生态劳动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学校后山的81亩综合实践基地,经过几年的研究开发与实践运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水土保持教育课程基地”“科普活动实践基地”。

生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将实践基地按模块划分,种植不同的果树,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桃园、李园、脐橙园、石榴园、柚子园、无花果园……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开心农场”和“快乐苗圃”,学校将每周三下午课外时间设置为固定时间,引导学生来到实践基地清理杂物垃圾、拔草、锄地,种菜养花。每年还会跟随节令开展桃花节、采摘节、蟠桃会等活动,使学生跟随节气时令全流程体验种植、养育和收获的整个过程。

水土保持教育课程基地学校将鱼鳞坑、水平沟、护坡堡坎和干砌石护坡等水土保持方法在实践基地作“微”呈现,并配合径流小区、植物根系展示、小型气象站等功能区设置,为学生提供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干旱、洪涝和风沙危害等知识,将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的和谐意识充分渗透到学科教学和校外实践中。

科普活动实践基地学校在实践基地中专门辟出植物园与科技园区,定期在这里举办“体验科.技魅力提升综合素养”系列科普活动,将5G科普、水保科普、气象科普、园艺科普、花卉科普、蔬菜科普、果树嫁接与移植养殖科普等融入教育实践,使学生体验科技的无穷魅力。活动规模和质量堪称一流,吸引多家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其视频材料进入“学习强国”平台,在全国广泛交流。

二、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培养综合素养

当前生态劳动教育的现实问题,既有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学生主观上缺乏劳动意识和技能,劳动态度不积极,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又有生态劳动教育中特殊的一面,即现有的很多劳动是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获取财富,是反生态的。学校教育介入生态劳动的力度和范围十分有限,生态劳动教育只局限于一些象征性的活动,没有真正地纳入课程体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鉴于生态劳动教育发展现状,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将开发专业化的校本教材、开设系统性的校本课程,作为开展生态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的基础性工作。

劳动教育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基本技能与态度的习得,是以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所以劳动教育课程,强调的是每一个学习者,都要通过现实的操作过程,获得直接劳动经验和情感体验,将知识、技能、态度、方法的综合学习和体验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为促进学校生态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并进一步巩固生态劳动教育成果,学校组织开发《生态劳动教育实践》校本教材,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思路

课程设置贯穿初中1-2年级,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技能,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按照“一地、二线、三性、四全、五育”的目标和思路编制。

一地:以81亩综合实践基地为教育实践主阵地。二线:以春夏秋冬季节变换为经线,以农作物的系统培养过程为纬线,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

三性:教材力求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体验性。

四全:全面发展,多学科知识渗透与融合;全年无休,培育植物的全过程均需专人照看并做好记录;全程跟踪,从种植、养护到采摘销售,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观察记录和总结反思;全员参与,教材各环节体现专家指导、教师引领、家长陪同、学生实作,全体总动员。

五育:以劳动教育为纽带,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实现五育并举。

校本课程内容设置

具体课程内容分为“植物的栽培和加工”和“动物的养殖与观察”两个主题单元,共计34课。各主题单元下设计了“活动与探究”板块,整本教材最后设计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附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植物的栽培和加工”单元,设置了“粮食作物的栽培、蔬菜作物的栽培、花卉作物的栽培、果树种植与管理、农副产品的加工”等章节;在“动物的养殖与观察”单元,设置了“家兔的养殖、麻雀的观察、蚯蚓的观察、蚂蚁的观察、蜗牛的观察”等章节。在“活动与探究”板块,“植物的栽培和加工”单元设置了“移植、插花艺术、果树嫁接、我是巴蜀脐橙销售员、植物的分类、校园植物的命名与挂牌”内容,“动物的养殖与观察”单元设置了“观察方法”内容,对于初中学段的学生应该形成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以及劳动能力进行了分解,按梯度设计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目标螺旋式上升。最后的“附录”中还设置了“奉节农业概况、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水土保持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简介、实践报告样本”内容。

校本课程授课安排

在课时安排和授课形式上,初一、初二年级,每周安排一节劳动课,由班主任担任授課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灵活采用三种授课形式:先进行理论学习后实践操作、边实践边学习理论、先实践再回头学习理论知识。从感性到理性,或从理性到感性,无论哪种形式,都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知识引领劳动,在劳动中收获知识、技能。

目前,全校46个教学班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真正走出封闭的教室,来到自己的“开心农场”里翻地、播种、除草、施肥、管理、收获,切实经历动手实践(用情做)、出力出汗(用力做)、接受锻炼(用心做)、磨炼意志(坚持做)的劳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三、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强化育人效果

生态劳动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形态,它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所以,对生态劳动教育效果的评价不能简单化,要结合多元方式进行评价。学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了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组织开展了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现情况的考核,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

表现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每次劳动实践后,都会认真填写一份《生态劳动实践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

1.劳动前的用心准备

工具准备、人数及分工、预期目标、纪律要求、注意事项。

2.劳动中的过程记录

劳动场地:本次劳动前的状况介绍。

劳动过程:整体和局部的劳动画面描写,突出劳动细节和技术要领。

劳动效果:劳动前后对比。

3.劳动后的分享收获

劳动立德:从对劳动的新认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等方面谈。

劳动慧智:从劳动与生物、地理、数学、语文等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等方面谈。

劳动健体:从增强体质,训练机体机能,锻炼力量和意志力等方面谈。

劳动怡美:从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等方面谈。

劳动创科: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和你对劳动的创意和研究等方面谈。

通过学生自评的方式,将劳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份感受都详细记录下来,既有对自己劳动表现的详细描述,又有对劳动全过程的客观记录,将表现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既是一份劳动时的即时手记,也是一份劳动后的总结与反思,更是一份劳动综合素养培养计划。

即时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针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效果,从教师他评的角度,教师既有针对于某一任务的即时评价,又有针对学生成长的各阶段的月评价、学期评价和学年评价,可使短期动力和长远目标成为学生成长的双翼。

即时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劳动,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在劳动中的态度、成效,以及时发现其进步点和闪光点,即时做出现场评价,让学生感到劳动光荣、劳动有趣、劳动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阶段性评价以学年为周期,学校建立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评价制度,班主任设置生态劳动个人成长袋,以学生参加生态劳动为起点,班主任持续记录学生劳动能力提高轨迹,班长记录学生参加生态劳动的态度转变。一学年结束后,班主任将学生的变现进行整合,上交到学校,学校根据记录情况对学生进行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综合评价。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几年来经过精心打造,学校的劳动教育基地现在已经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成了学生们体验劳动的生态乐园。学生们真正走出了教室,亲近自然,在出力流汗中,磨炼了意志,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幸福感,提高了生存技能和生产技能等基本劳动素.养;懂得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树立了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观。

生态育人功能已初见成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掌握人际沟通和交流技巧,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劳动田间竞赛、果实采摘、售卖和初加工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精神;通过全校的大型劳动竞赛和劳动文化月活动,将“劳动有益身心健康,劳动有益终生发展”的劳动价值观植入了学生内心;通过家校社合作,引入家长、社会专业人士指导,吸引周边学校来观摩学习,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获得感和自豪感,培养了责任心和感恩之心。

展望未来,学校在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基础建设,赋予基地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继续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持续打造特色劳动教育基地,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真正体现学校特色品牌。渝东巴蜀特色综合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心灵更丰盈、精神更饱满、人格更完善,以综合素养书写精彩人生!

[涂家文,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崔倩倩

猜你喜欢

劳动生态评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