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变化与遵循

2020-08-13王学俭刘文静

中国德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载体爱国主义青少年

王学俭 刘文静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于2019年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从历史来看,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处于变化、发展、更新、完善的过程中。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要素也呈现出了诸多变化。本文在分析这些变化的基础上,探析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基本遵循,旨在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变化

以下将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四个爱国主义教育要素进行分析讨论。

(一)教育主体呈现多样

在先前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中,对于大众而言,各级党委与政府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承担主体责任;对于学生群体而言,教育部门和教师群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在新时代,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发展,人与人的互动性大大增强,个人或者单件事的影响效果会被网络放大,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单一性已无法应对现实;另一方面,教育越发注重“以人为本”,学生个体意识不断增强,单纯的“教师一学生”传递模式已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纲要》在“加强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领导”这一部分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3]与全民教育相适应,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应是多样的。一是责任主体,即各级党委和政府。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发挥党和政府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大作用,方可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建设有机连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二是协同主体,即各类社会组织。各级工会、各类协会以及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社会企业等在不同的条件与场域下都可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发挥协同功能。三是社会主体,即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英雄模范,其作为教育主体以言传身教的教育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

(二)教育客体凸显层次

爱国主,义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脊梁这一普遍性,与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人群这一特殊性并不矛盾。相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正体现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客体的层次化倾向。《纲要》既强调“要坚持信任尊重团结引导,增进和凝聚政治共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扩大团结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和社会担当”,又强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4]对于青少年群体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青少年群体之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青年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当观望者、反对者还是奋斗者,不仅关系到青年一代的成长,还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5]可以说,培养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青年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二是青少年群体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青少年群体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爱国主义观念极易受到不同思想的影响,受到周围人与事的左右,正确、持久的引导极为重要。其三是当前部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观念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消极的爱国主义,即部分青少年将个人利益与家国利益相割裂,在大是大非面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片面的爱国主义,即部分青少年不能准确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无法将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从众的爱国主义,即部分青少年爱国言论与行为充斥着不理性的思考,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的盲从。这些观念需要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加以引导与修正。

(三)教育内容日趋丰富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设定遵循在保留优质内容的基础上添加时代要素的原则。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日趋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继承延续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思想,又立足时代体现了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其二是结合当下社会热点,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不是死板的、固定的,在社会热点中挖掘正面案例,可培育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挖掘反面案例,也可引导爱国主义行为。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论是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等身处抗疫一线的专家,还是自告奋勇赴武汉抗疫的医护人员,抑或是自觉居家隔离、出门戴口罩的普通个人,这些正面案例,情真意切,更易引起教育客体的共鸣。

(四)教育载体与时俱进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相应的载体支撑。”[6]随着新时代的来临,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已经远远突破最基础的语言、文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呈现出如下特点:其一,使用工具更加科技化。网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扩展了视野,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形式。当下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更新形式,站稳网络阵地,提高自身趣味性与实效性,方可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其三,载体形式更加实践化。推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驾齐驱,发挥实践教学对受教育者“知”转变为“行”的引导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形式实践化,是当下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转变的迫切要求。其三,载体选择注重系统化。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短暂性的,而是持久性的,这就要求在载体的选择上注重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相結合,达到既旗帜鲜明又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遵循

在对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变化分析的基础上,以下探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遵循。

(一)立足时代,厘清爱国主义的总体要求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立足时代,把握时代特点,厘清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纲要》的颁布为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最明确的方向指导,以其为基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总体要求:其一,坚持指导思想不动摇。明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二,坚持实现中国梦的鲜明主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爱国主义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推动着伟大梦想的实现。其三,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党的领导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不是割裂的,要坚决反对错误的、片面的爱国主义。其四,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作为着力点。面对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不断巩固爱国统一战线,筑牢民族共同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五,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重在建设,贵在坚持,要放眼长远,与时俱进。其六,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爱国主义的阶级性与包容开放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不矛盾。阶级性指向爱国主义的本质,在于热爱国家、党、社会主义的统一;包容开放的爱国主义情怀则立足时代,避免狭隘的爱国主,义观,延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和”的思想,放眼世界,提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与时俱进,注重教育方法的与时偕行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教育客体、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目标,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载体必须更新:一方面,注重工具、形式的更新。无论是爱国主义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需要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与合适的载体。在传统课堂、教育基地、大众传媒的基础之上,可以结合时代发展,利用现代科技,如VR技术、4D影院等重现历史,借助网络互动平台等加强互动。要寻找契机,因势利导进行教育,如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进行有仪式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人文景观核心价值相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衍生产品的研发等。另一方面,注重不同教育方法之间的配合。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发挥好其主渠道作用,把握好青少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注重实践教育的价值,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开放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涵养爱国主义情怀。在拟态环境的建设上要占据主导地位,进行有关爱国主义歌曲、公益广告、微电影、微视频的播放,加强日常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引导。

(三)持续推进,发挥协同合力的巨大功效

鉴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体多样化、教育客体以青少年群体为重点的特点,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必须注重协同合力,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网络,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影响持久化的效果。从横向维度来看,形成党和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主体协同教育的交叉式教育网络。在党和政府层面,应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相关法律的出台、榜样模范作用的发挥方面担当重大的责任。在社会层面,积极动员各类社会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鼓励各类企业在产品输出和广告投放的过程中加入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欢迎爱国人士、模范英雄等現身说法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学校作为青少年群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各类课堂,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在家庭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必须注重家风教育、身体力行、循循善诱。从纵向维度来看,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不同阶段有效衔接的一体化教育网络。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适宜的教育形式:小学阶段处于情感懵懂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多以视听体验的方式进行,如学习爱国歌曲、学画国旗国徽、听革命英雄的故事等;中学阶段处于知识掌握的活跃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适度添加理论知识,采取竞赛的方式,如开展爱国主题征文大赛、爱国故事演讲等;大学阶段是“三观”定型的关键时期,个人主观意识较强,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增加实.践教学,促进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2][3][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5]骆郁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破”与“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2):55-59.

[6]冯刚,王树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18)[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9:389.

[7]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2).

[王学俭,兰州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文静,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烨

猜你喜欢

载体爱国主义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机会的载体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