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德育课堂实现生活经验的意义通达
2020-08-13唐燕
唐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教育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年段教材核心作者。
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德育的核心课程,对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如何让小学德育课堂“行走在意义世界中”(鲁洁先生语),很多教师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与授课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怎样使德育课堂实现意义的通达,仍是需要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指向价值的学习,无法通过背诵和记住相关概念的方式去体会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价值似乎是虚无缥缈的、指向精神世界的事物,很难通过课堂教学来习得。其实.不然。价值是个体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获得的,与个体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因此,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回归生活”实现价值学习。接下来,我将探讨课堂教学如何通过回归生活,通达生活经验的意义。
一、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德育课堂教学的关系处理
要探讨生活经验的意义通达,我们首先需要反思: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看待“生活经验”这一概念,以及对儿童生活经验有什么样的看法?孙彩平教授曾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种“工具性的生活转向”。这类教学从表面上来看转向了生活。比如,在教学导入环节可能会用生活经验切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多用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做比喻,在教学的结束部分也会涉及生活经验,但整个教学并不是为了生活本身,而是借助生活这一工具,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这种“工具性的生活转向”是有欠缺的,类似的问题其实也存在于将儿童生活经验视为课程资源的观念中。
虽然教师们普遍认同德育课程要真正对儿童有用,一定要与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但在具体课程实施中,很多教师发现儿童似乎没有多少个人生活经验,他们也很难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虽然教师作了很多努力,设计多样化的活动,也使用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图片或视频资源,但似乎课堂教学很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很难打开学生的生活。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进一步反思。
出现上述现象,是不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生活经验的处理方式存在问题呢?学生生活经验仅仅是一种课堂资源吗?仅仅是用于课堂出彩的工具吗?当我们只关心生活经验能否成为课堂资源的时候,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对儿童生活是真的感兴趣,还是只是希望通过儿童生活配合课堂教学?伊朗导演阿巴斯在拍儿童电影的时候,会深入全面地展现儿童生活,能够让观众深刻地感觉到他对儿童生活经验非常感兴趣,而非仅仅将其作为电影素材。另外,我们是否关注儿童的经验方式与儿童的经验表达方式?这些反思都意味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心还不是真心实意的,没有实实在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本身以及学生的经验方式与经验表达方式。按照“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生活经验不仅仅是一种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作为课程的目的而存在。正如鲁洁先生所说,德育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习者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地发展改造和推进的过程”。在编写德育教材时,编写者会选择和加工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的素材作为教材内容,其目的并非将生活经验作为知识来学习,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自己生活经验的“生长”。实现儿童生活经验的“生长”,教材编写只是做了前期工作,最终还是靠教师在教材的指引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实现这一课程理念,帮助儿童“生长”他们的生活经验。而这种生活经验的“生长”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将生活经验所内含的价值与意义彰显出来。
下面,我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坚持才会有收获”一课为例,分析如何使课堂教学实现生活经验的意义通达。
我们的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弄清楚教材设计的逻辑和设计意图。“坚持才会有收获”一课围绕“坚持”这一主题,共分为四个板块:板块一“我们都坚持过”是在讲学生关于“坚持”的生活经历,这是跟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学生一定有个人坚持的相关生活经历;板块二“坚持的收获”讲的是关于坚持的意义或坚持价值的问题;板块三“特殊的较量”講的是关于坚持中的内心体验;板块四“一起来,试一试”重在帮助学生学习坚持的方法。从这一设计逻辑可以看出,现有的德育教材不只关注学生的行为,更关注学生内在的精神状态。正如“坚持才会有收获”中“特殊的较量”板块,强调让孩子去感受坚持的内心体验。这是教材设计很大的进步,让教师认识到坚持不仅是种外显行为,还是内心体验。
接下来,我们一起思考:您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是怎么处理儿童生活经验的?或者,假如您打算上这课,您的教学将如何处理儿童生活经验?下面,我通过想象小梅、小兰、小竹、小菊四位老师的课堂处理来探讨这一问题。
小梅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完全按教材内容进行授课,不涉及任何生活经验。她的课堂教学过程可能是这样的:首先让学生打开教材第58页,并看看教材图片上的学生都在坚持做什么。在让学生默看几分钟之后,她接着在多媒体上出示教材图片,随机点名或指名让学生讲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到,这种完全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式,并不涉及任何本班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其他人的生活经验,只是将教材内容作为学习对象,原封不动地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很难学到对他们自己生活有用的东西。
小兰老师在教学时,会涉及本班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但这种涉及仅仅将本班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作教学的切入口。然后,如小梅老师那样,小兰老师又再次回到了教材上,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如在“坚持才会有收获”这一课堂教学中,小兰老师可能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生活中曾经坚持过的事情,在简单总结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之后,又让学生打开教材第58页,并照着教材图片进行“看图说话”。这样的课堂教学并未真正把儿童生活经验的“生长”作为课程目的,整个教学对儿童生活经验既无整理也无提升。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只是有一层生活化的“皮”,在实质上没有回归生活。
小竹老师的教学可能比小兰老师的教学更高明。因为在课堂上仅仅让学生回顾或提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是不能促进学生生活经验的“生长”的。所以,小竹老师明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引导和启发。小竹老师可能会主动设计以激活儿童生活经验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导入环节,展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坚持品质有关的故事、图片或视频,展示完这些内容之后,她可能会请同学回到自己生活中,谈谈自己的坚持经历。以此,她就可以启发学生去谈自己的坚持经历。接着小竹老师还可能以类似的启发式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坚持的意义、坚持的内心体验以及坚持的方法。在上述小竹老师的教学思路中,她虽关注生活经验,但整个教学似乎都是“硬拽着”学生学习坚持品质,而不是让“坚持”这一本来就存在于生活之中的道德学习话题得到关注、得到学习。我想,这里存在的问题仍旧是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与生活经验的关系问题,而这一问题直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即实.现生活经验的意义通达。
(三)经验的再验:意义的强化
除了生活经验的聚拢与对流交汇,回归生活的德育课堂还有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即领会生活经验的意义并非简单的一次性学习,课堂教学应引导儿童不断深化、再验其经验意义。领会生活经验不是一次性的,因为很多时候第一次领会时,其中的很多东西是领会不到的,所以领会生活经验的意义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不断再次验证的过程。
因此,小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不断深化和再验其生活经验的意义。以“坚持”这一主题为例,小菊老师想到可通过两种思路实现生活经验意义的再验。
第一种思路:课堂上设计意义深化活动,引导学生再验坚持的意义。首先,小菊老师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坚持经验,需要“再表达”。老师们往往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是学生学到的东西不见得和老师讲的内容是完全匹配的。因此,在教学上,应该还有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将学到的经验再次表达出来。学生经验的“再表达”可以通过自然而然的活动,展现出他们学到的坚持经验。因此,小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相关活动,进一步检验学生学到的坚持经验。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显现学生实际上学习到的东西,而且也能让学生再次领会和验证他们所学到的经验在生活中的价值。
第二种思路:课堂上设计意义延伸活动,将经验延伸到真实生活中。道德教育被大家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和他的实际生活是没有关系的。究其根本,小菊老师认为这是由于我们没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验证课堂上学习到的经验,没有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经验真正地表达出来,导致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不知如何去解决。要解决这一问题,小菊老师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整理他们的课堂学习收获,而且要让这些经验在学生生活中得到再验。有了这些观念后,小菊老师在“坚持”这个学习话题上,设计了一些延伸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制订一个个人的“坚持计划”,或者设计一个个人的“坚持成就”的记录表等。小菊老师希望通过这些延伸活动,帮助学生将课堂上习得的经验真正落实到他们真实的生活中。
为什么这样的教学能够强化生活经验的意义?正如鲁洁先生所说:“道德之知作为一种实践之知,是一种‘未饱和之知,是要在一定的时空、条件相联结中生成的,而这种联结和生成只有在从事道德实践活动的人才有可能实现的。”鲁老师的观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道德之知”的本性。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学生在德育课堂上和在真实生活中是“说一套,做一套”。我想,单单对学生作这种“言行不一”的批评是不合适的。因为“道德之知”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知识,它是“要在一定的时空、條件相联结中生成的”。换句话说,“道德之知”是需要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获得的。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朝向和拓展到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在真实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多样性中,引导学生慢慢积累起“道德之知”。这种“道德之知”不是刻板的道德规范,而是真实生活中的实践智慧。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作用于学生的生活,改变学生的生活。
德育课堂是源于生活、为了生活、通过生活的,这样的德育课堂才是充满意义的,才会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并为他们提供生活的动力。我想,能够.实现意义通达的德育课堂,不仅能够惠及学生的生命,其最终也会惠及教师自己的生活,让教师更好地理解生活、更好地过生活。
责任编辑|李敏
读者热线:010-62027829
投稿邮箱:zgdy_jiangt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