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创业孵化从茧成蝶30年
2020-08-13刘超
刘超
2015年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要使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持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释放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此后,在中国经济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创时尚”潮流,“在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的同时实现精神追求”成为无数投身于创业蓝海的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好愿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成为实现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对大众创业的认可和支持达到空前,而创业孵化,则再一次成为许多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成功路上的明灯。
北京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国的科学中心,从来不缺乏创新创业的热情。“十三五”以来,北京将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作为实现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其中,创业孵化所作的贡献功不可没。2019年12月,北京创业孵育协会发布了《北京创业孵化30周年蓝皮书》,对北京创业孵化3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总结。30年来,科技创业孵化事业在北京的发展中孕育、成长、壮大,为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拉开科技创业孵化发展大幕
不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鸡毛换糖”式的商贩创业,当今的创业更偏向于“将好的想法、颠覆性的技术或意想不到的服务商品化”,高技术人员的创业成为主流。对于包括新材料在内的高技术初创企业来说,风险最小、成功率最高的创业方式就是经过专业孵化器的培育。
如果说,“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那么“创业孵化”则带来了中国科技企业崛起的春天。1987年6月7日,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成立,这是中国对学习国外企业孵化器成功经验的首次尝试,也由此拉开了中国创业孵化器发展的大幕。
时隔2年后的1989年3月,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成为北京市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时至今日,北京专业孵化器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截至2018年底,北京全市的创业孵化机构总数已达到500余家,其中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5家;市级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分别达到345家和159家;市级大学科技园29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5家;北京市创业孵化机构中的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达到7万余家;孵化上市企业百余家,涌现出中星微电子、启明星辰、数码视讯、乐普医疗、奥瑞金种业、洛可可、视觉中国、拓尔思、梅泰诺、海兰信、美图、知乎、美团网、猎聘网等一批知名企业。
从1989年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成立算起直至2019年,北京30多年的创业孵化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89—1999年,这一阶段为孵化概念的导入期,第一批孵化器的先行者勇于探索、善于创新、艰苦创业,在中国式孵化器的建设发展上,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孵化器的数量缓慢增长。
1988年8月,原国家科委开始实施“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计划(简称“火炬计划”),于1988年8月由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火炬计划将高新区、创业中心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相继成立。这2个创业中心成立初期的宗旨就是全面落实火炬计划,为全市中小科技入孵企业的创业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服务、政策落实服务,为全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支持服务,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北京地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1990年,原国家科委提出“服务为主、开发为辅”的方针,指出孵化器就是要办成“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科技企业家的学校”,要通过孵化服务,帮助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走上成功之路。在此方针的指导下,北京以及全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主要由政府投入资金,赋予特殊的扶植政策,创造最初必须的孵化条件。
在不断发展的探索中,北京这一时期的孵化器探索出了面向特定专业技术領域和特定创业者群体的多种新型孵化器组织形式,在组织方式、运营模式上进行了不断探索。北京生物医药高科技孵化器等专业技术孵化器崭露头角;北京北内制造业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孵化器探索起步;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等留学人员创业园得到发展;清华大学科技园、北京大学科技园等高校科技孵化园异军突起;国际企业孵化器、企业性质孵化器等多种形式的孵化器相继出现;建成“北京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是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孵化器网络建设;政府的组织方式、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和服务内容都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
北京创业孵化进入“加速模式”
2000—2011年,是北京创业孵化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北京在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强力推动的环境下,创业孵化产业进入“加速模式”。
1999年,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提出了重点是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重点围绕建立2大体系、建设4个产业基地和实施8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进行部署。其中“两大体系”之一就是指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提出了主要发展目标,并将其上升为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北京市又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对机构、企业和个人设置孵化器的奖励措施,创业基金的设置和风投机构进入的管理,孵化空间的利用、薪酬制度、利税奖励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2001年,北京市科委发布《首都创业孵化体系建设纲要》,提出首都创业孵化体系的发展目标是:到2005年,初步建成以综合孵化器、专业技术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为核心,其他类型孵化器共同发展的创业孵化体系。同年,北京市科委、市教委印发了《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启动“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的评审认定工作,确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等6个大学科技园为第一批“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同年,清华大学科技园和北大科技园率先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截至2005年底北京共建设了16家大学科技园。2010年,北京市科委发布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该办法在专业孵化基地的认定、管理、服务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2000年前后,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以政府为主的设立模式,逐步转向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个人、投资机构和外资机构等积极兴办孵化器的多元化投资模式,从社会公益性孵化器扩展到社会公益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孵化器并存的局面。在事业单位孵化器、国有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基础上,民营企业孵化器、中外合资孵化器也相继出现。
这期间北京创业孵化发展的特点是,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以政府为主的设立模式,逐步转向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个人、投资机构和外资机构等积极兴办孵化器的多元化投资模式,从社会公益性孵化器扩展到社会公益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孵化器并存的局面,市场在其中的作用突显。2003年4月成立的北京华海基业科技孵化器,是北京市第一家民营孵化器。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瀚海控股集团,已经成为专注于园区建设的跨国集团,在国内先后建立了北京汉潮大成科技孵化器、北京瀚海润泽科技孵化器等5家国家级孵化器,以及中美企业创新中心和中加企业创新中心2家国际企业创新中心,并顺应创新创业浪潮建立多家众创空间。2005年6月,由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牵头,与相关国际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内首家中德法3家合资合作建设的国际企业孵化器——北京高创天成国际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最终实现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软着陆”,实现中外企业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的融合。
2006年,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相继出台,为科技创业载体建设快速提升提供了完善的政策指导和保障。“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孵化器+创业导师”等孵育新模式。北京的创业孵化机构“导师制”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北京地区涌现出的一批运作模式新、创新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平台搭建好的新型创业服务组织,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一是投资促进型,包括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和天使汇等;二是培训辅导型,包括联想之星、亚杰商会等;三是媒体延伸型,包括创业家、创业邦和36氪等;四是专业服务型,包括云计算产业孵化器、诺基亚体验中心、微软云加速器等。这些模式,为其后几年全国范围内“双创”的兴起提供了实践基础。
孵化产业集聚效应助力北京引领全国
2012—2019年,北京创业孵化产业发展的第3个阶段。随着创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兴起,创业孵化进入爆发增长阶段,在孵化器的新模式、孵化机构集聚、创业生态系统等方面在全国发挥了引领作用。
众创空间异军突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开放平台带来的创新创业生态、天使投资全体的快速壮大、众筹互联网金融的活跃等,极大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机会窗口逐渐被打开,众创空间应运而生。全民进入包括大学生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草根群体创业者等在内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市场和政府协同发力,各类投资者进入众创空间领域,极大地丰富了众创空间的形态和内涵,使得众创空间呈现出市场化、多样化、国际化、轻资产、重服务、协作共享等鲜明特点。在全市创孵体系中众创空间发展迅猛,已成为北京市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为首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众创空间投资项目4成左右聚焦新兴产业,6成左右集中在服务业。在新兴产业方面,70%以上众创空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智能硬件领域,20%~30%众创空间投资涉及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共享经济”思维得到发展,共享技术、共享空间、共享人才、共享金融等,持续吸纳拥有新概念的创业者,吸引聚集了天使投资人帮助其完成实现从概念到产品,从创意到公司的转变,催生了一大批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的产生;“硬科技”创业形成北京特色,中关村近8成创业者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10大高精尖产业;一些国际机构在北京建立创新中心,加速布局创业孵化领域,搭建国际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开拓国际合作业务,促进跨国科技企业孵化;随着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创业孵化机构集聚的需求,中关村创业大街、中关村智造大街等行业集聚区相继建立。
区域竞争态势加剧,北京孵化产业进入新时期
从北京看,面临区域之间竞争加剧的态势,减量发展特征下创新发展成为唯一出路。这些都对孵化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孵化器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在服務创新、促进创业方面做出更大的支撑。
从宏观视角和战略层面看,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将催生产业重大变革,成为社会生产力新飞跃的突破口。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石墨烯材料等,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形成的4D打印技术,将引领“数码世界物质化”和“物质世界智能化”。
与创新创业的新需求、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要求相比,北京市孵化器还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具体表现为:①大部分孵化器以房租等基础性服务收入为主。②与区域主导产业定位结合度低,如海淀孵化器数量最多,但仅有15.48%的孵化器符合海淀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大数据等主导产业定位。③专业服务“先天不足”。聚焦高精尖产业细分领域的孵化器仅占34%,且大部分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孵化器在专业平台、供应链对接、外部资源导入、导师营建设、早期投资等方面基础薄弱。④“外行”服务“内行”情况严重。专业运营团队欠缺,人员多以管家管理型为主,绝大多数团队负责人没有高精尖行业背景或技术、产业从业经验。⑤市场化、精细服务存在“短板”。孵化器普遍缺少产业市场分析、产品定位、工业设计、渠道代运营、高粘性导师营等深度服务,培育细分优势领域潜力企业的专注度和能力不够。⑥大学科技园专业服务与大学优势学科成果转化连接不紧密。1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主要集中于海淀知春路各高校附近,但其82.73%的收入来自房租收入,仅有9.52%的收入来自专业服务收入。⑦孵化融资存在“梗阻”。与硅谷相比,国内紧盯科技创新源头、早期科技投资的资本少之又少,科创基金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规模化、持续化投资原始创新仍需探索。⑧生态体系仍需培育。创新资源要素孤立、分散、割裂、封闭现象严重,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对接不畅,信用体系亟待建立,全社会崇尚创新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氛围还未形成。⑨国际化参与不够。与海外优秀孵化器、高校院所等开展实质性国际孵化合作的机构较少,如美国知名创新型孵化器Skydeck每年面向全球筛选800个创新型项目,国内项目参与不够。
但也要清醒看到,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下,北京创业孵化器在践行高质量发展、服务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将会具备更加明显的能力和优势,随着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北京的科技创业孵化环境将更加良好。
注:本文根据北京创业孵育协会发布的《北京创业孵化30周年蓝皮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