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技并修理念下的高职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设计

2020-08-13计建洪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

摘    要: 本文根据高职学生每个学期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结合德技并修的理念,于不同学期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德育活动,并介绍了这些活动的开展形式及意义。

关键词: 德技并修    高职德育活动    职业素养

201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强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意见》中提出的培养工匠精神等要求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将培育工匠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精心组织课程教学,全面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课堂,将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品、团队精神等基本素質[1](137-138)。通过德育条线及教学条线共同抓学生的上课迟到等常规管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厚植工匠情怀和担当品质。通过抓专业学习、实践,要求操作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诚信意识等关键职业素养。

通过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德育条线工作,除了做好常规管理、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守时守信、责任意识等外,还必须分年级、分学期、分阶段认真开展好各项德育活动,形成完整的高职德育活动体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等。

一、第一学期学生活动设计

(一)入学教育篇

1.我们的家园。通过班主任介绍学院、系部情况,以及学习生活情况,让大家尽快适应环境。通过演讲,让同学们互相认识,锻炼学生的胆量与口才。

2.安全。通过案例介绍交通、防火、防丢防盗防电信网络诈骗、防抢夺抢劫、日常生活安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变成本能。好习惯受益终身,坏习惯遗憾终身。

3.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师介绍本专业概况及就业形势,让学生尽快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有所了解、感兴趣,为将来掌握技能、培养职业道德做好准备。

4.管理制度学习。对《学籍管理制度》《住宿管理条例》等各种制度进行交流、讨论,谈心得体会,达成共识,培养规矩意识、责任担当意识、诚信意识。

5.检查制度学习。通过学生会干部介绍卫生检查标准、班级评优条例等,锻炼老生的同时教育新生培养责任意识、精益求精、认真仔细、遵章守纪及良好的劳动习惯等。

(二)礼仪模块篇

1.公共场所礼仪。通过引导并现场模拟操练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食堂、行路、聚会、电话等各种场合礼仪,培养新生的好习惯,转化为良好气质。

2.同学交往。通过以前发生的各种案例讲解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男生与女生的交往要注意什么,特别是男女生交往,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做有道德的人。或者以“我的恋爱观”为主题开展活动,通过老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

(三)潜能开发篇

1.唤醒你的潜能。通过游戏、讲座,开发新生潜能。

2.拓展训练。通过团队活动,开发新生潜能,同时培养新生的团队精神、信任感等。

3.自信与自卑。通过每一个新生演讲,感受自信的力量及摆脱自卑的方法,开发潜能。

4.感恩。通过每个新生演讲,老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并懂得感恩,变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以感恩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激发对学习、工作的热情;相反,以抱怨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只会慢慢消磨激情与意志,并产生烦躁心理。

5.挫折教育。通过小组辩论“逆境与顺境哪一个更容易使人成长”,锻炼新生临场应变能力,开发潜能。

6.体育的力量。通过体育游戏,开发潜能,同时得到教育。体育是最好的教育,因为好像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有高潮与低潮、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通过老师的点拨,可以成为最好的人格教育方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包括敬业与意志、公平与竞争、尊重与友谊、自我实现与超越。学会做事前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真实的人、积极向上的人、健康活泼的人、会合作的人、宽容大方的人、坦然面对失败的人、有责任心的人、坚强乐观的人。这些都能通过体育活动点拨、体会、感悟到。

二、第二学期学生活动设计

(一)常规篇

安全、中国梦我的梦、文明礼仪、感恩等主题活动,有的月月要开展,通过以学生为主的探讨,以期有所共鸣,培养良好习惯。譬如可以发放问卷、大家挖掘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急救培训等开展“守护人生最宝贵的唯一——生命”主题教育活动。

(二)人格提升篇

1.诚实守信。通过学生介绍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案例,同学们谈体会,加以老师的引导,以期达成共识,成为有道德的人。

2.学会宽容。通过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宽容大度的故事,同学们谈体会,加以老师的引导,以期达成共识。

3.什么是成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演讲等形式,对什么是成功、怎么成功、成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等达成共识。

4.责任担当。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演讲等形式,对什么是责任、责任的重要性、怎么培养责任感等达成共识,从而培养职业道德。

(三)情商修炼篇

1.情商决定命运。通过讲座、案例分析,认识到情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创造,又是一种技巧。

2.如何管理情绪。通过一些打架案例分析,让同学们认识到学会管理情绪的重要性。

(四)语言技巧篇

1.学会沟通。通过讲座、案例分析、实践训练,认识到沟通是当今社会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认识到沟通不能仅仅靠不见面的QQ或微信或电话,因为沟通中非语言要素很重要,语言只占7%,沟通中语音语调更重要,但语音语调与语言之和不超过50%,沟通中肢体语言占比超过50%,平时要多训练多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2.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操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语言的魅力、语言的力量。要看对方文化层次说话,如何把话说到别人心坎上。要揣摩对方心理说话,观察对方性格说话,等等。

3.如何争吵和说服别人。通过大家交流,达成比较统一的观点,要掌握争吵中的几个原则,学会拒绝和反驳,并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说服技巧,等等。学会利用“主场优势”、提出有力证据、寻求与对方保持一致、运用典型事例、体验对方的感受等原则方法。

三、第三學期学生活动设计

(一)常规篇

安全、文明礼仪、感恩等主题活动要经常开展,通过学生演讲、探讨,以期有所共鸣,达成共识,培养良好的氛围与习惯。

(二)人际交往篇

1.人际交往艺术。通过讲座、模拟训练,认识到每个人都要人际交往,是当今社会必备的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技巧、一种习惯。认识到良好人际交往的原则是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优化人际交往的艺术必须培养自信从每天做起,知道让人喜欢的技巧,譬如修炼良好的个性、主动交往、遵循“三A”原则(accept、agree、admire)、尽可能满足他人自尊的需要、密切与他人的联系等,要掌握化解矛盾、避免冲突的交往技巧,掌握说话艺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对不同的人讲恰当的话,讲话要合气氛,要积极适应场合,注意讲话的时机等。

2.社交礼仪风范。通过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忠诚诚信、虚怀若谷、善于赞美、积极乐观、待人慷慨、大智若愚、关心他人等都是将来走向社会必备的礼仪风范。

(三)细节塑造篇

1.说话细节训练。通过学生操练、老师指出问题,让同学们养成习惯,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平时说话尽量常用“我们”、话不要说绝、该问的与不该问的、学会善意的谎言、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等。

2.工作细节训练。通过学生操练与讨论、老师引导,让同学们养成习惯,注重一些细节:不要先挂电话、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注意握手的细节,平时保持整洁,经常使用闹钟及备忘录,主动汇报工作,让领导知道你做了什么,怎么对待上级的错误等。

3.为人处事的细节。通过学生演讲与讨论、老师引导,知道哪些为人处世的细节必须懂得,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在“要懂得感恩、学会欣赏对手、遇事多考虑3分钟、不要为自己的错误辩解、少自我表扬、不要把谈论别人的缺点当乐趣、不要轻易承诺、积极回应批评”等细节方面达成共识。

四、第四学期学生活动设计

(一)常规篇

下学期要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了,安全、文明礼仪、感恩等主题活动显得更加重要,安全教育月月要开展,通过学生演讲,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点评、鼓励,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本能,很多东西都可能忘记,但这些是不会忘记的本能反应、条件反射。

(二)就业指导篇

1.我的择业观。通过学生演讲、老师引导,学生懂得准确定位和科学择业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

2.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通过每个同学的演讲,老师引导,让同学们懂得怎么做规划、早做规划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模拟面试。通过模拟面试,让学生在下学期实习面试前知道要准备面试材料、服饰、礼仪、心态等方方面面的东西。

(三)职业道德篇

1.忠诚。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演讲等形式,对什么是忠诚、为什么要忠诚、怎么养成忠诚习惯等达成共识,从而培养职业道德。

2.劳动最光荣。通过实践、探讨等形式,对“人为什么要劳动”“你会劳动吗”“你爱劳动吗”“怎么养成劳动习惯”等达成共识。

(四)职前教育篇

1.职场新人。初入职场要注意什么?采用头脑风暴法,可以探讨以下几个主题:第一份工作的意义、别指望别人为你保密、选对老板跟对人、构建人脉、千万不要作假、学会合作、尊重身边的所有人,等等。

2.对待工作的境界。通过探讨,在“对工作要细心、对自己要粗心;不要等待运气、别在无关紧要的方面浪费时间;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既然做了就要做好;三思而行、保持激情”等方面达成共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

德技并修,以德为先。在上层无法带来具有颠覆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时,在德育活动主要靠德育条线展开时,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素质的同时具有非专业素质,能两条腿走路,或者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能通过现有制度管理德育工作队伍[2](121-122),按照德育活动体系,切实、认真开展德育活动,避免德育活动多与少和内容的随意性,才能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责任担当、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才能培养出德技并修的高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计建洪.基于“现代班组长”理念的高职生成功素质教育——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为例[J].文教资料,2017(06).

[2]计建洪.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7(2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研究”(2019SJB320)。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先生”该如何做才好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