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教育场域 培育爱国情怀
2020-08-13廖小兵
廖小兵
摘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求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立足学科教学,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学校归属感的形成中感受国家归属感;立足班级群体生活,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实践与体验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学会当家做主,實现社会价值认同;以“协同教育”理念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因循家庭亲情起源,从“小家”的情感生活中,厚植家国情怀,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归属感;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0)01-00-03
爱国主义可说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所形成的最深厚的情感,是人们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品质的形成,爱国情感的培养,爱国主义信念的建立,需从小培养。然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操作上侧重于显性,教育意图明显,往往见物不见人,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欠佳。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开展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关注归属感形成、传统根植、价值认同等,需要学校深入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中小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切实指引。
一、依托课堂主渠道,从“学校归属”走向“国家归属”
人们在进入社会前,对社会的感知很大一部分是源自学校生活,即学校生活是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过渡与初始实践。中小学生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将成为学生对社会、国家归属感的重要基础。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自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归属感的形成主要源自学生学习生活的感受。因此,从学生学习生活入手,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国家归属感,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生活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成为教师课堂教学创新的应有之义。
教师应立足学科内容,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真正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动手、动脑能力;用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爱国情感,让师生在互动交往、自主探究、亲历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学习生活成为学生成长的美好记忆。
以高中为例,当前的文理分科和即将开始的多门选科,其选择依据往往指向高考成功。学校应将学生发展指导理念引入学科课堂之中。在高中前两年学习过程中,除了分科教学,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可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丰富的课题研究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学科知识及其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领域,关注相关科技领域广阔的研究发展前景,尤其是我国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选择和引导;而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具有更丰富的文化与人文资源,借助研究性学习可引领学生走进家庭、社区和家乡等,深度探究与感悟中华民族发展的厚重文化积淀和魅力,激发其自豪感,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投身学习与发展。同时,依托课堂学习及研究拓展,辅以以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进而注重专长培养,从而形成学生兴趣探索的三级机制。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学业成绩、职业倾向心理问卷调查结果、专业倾向、家长期望意向等内容。由此,为未来的专业选择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使学生的自主抉择更加科学。这样的学习生活将让学生受益终生,学生自然会形成强烈的学校归属感,而这种爱校情感将延伸至家乡本地、国家社会,成为爱国情感的“基础”。
二、立足班级群体生活,以自主管理促进社会价值认同
班级生活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就是最初的社会化生活。师生、同伴之间的交往互动,将影响学生的情感与人格的发展。在我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三位一体。学生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接受与认同,可以在日常班级生活的实践与体验中得以实现。由此,促进学生的社会价值认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而班级生活就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学校德育自当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走出侧重“管”的误区,聚焦管理过程的德育价值。例如,在起始年级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提出班级目标,在班级目标统摄下,让学生自主撰写、制定班规细则;同时,利用开学前三周的班会课,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班规。年级则由学生组成年级委员会,集体讨论年级各班常规管理细则和奖惩规则,如有争议可采用委员会与级长一起商议解决的方式。如此,常规管理规则由学生自主制定,学生自然从被管理者变为主动管理主体,既提高了班级管理效果,也让学生初步体验了中国式民主,培养了当家做主的意识。
高三的部分学生将有机会第一次参与投票选举。学校应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了解我国基层人大直选的全过程。如安排高三学生参加一次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见面会、做一次人大义工了解“两院一府”的选举或报告等,让学生直观感知“两院一府”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切实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内涵。
当前中小学广泛采用的课堂小组学习本身便蕴含着集体主义、合作共赢等德育价值,其使用不应局限于课堂学习。例如,学校在体育节活动结束,不仅应表扬体育项目获奖学生,还应大力表彰前期辅助训练、赛中后勤保障、投稿宣传等同学,让学生走出个体的狭小空间,感受集体力量的强大,懂得个体价值只有在集体活动这一大平台中方能各显精彩。由此,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从而理解与认同中国梦的意义,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追梦人。
借助一系列活动,学校可帮助教师真正树立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理念,依托日常班级生活让学生学会“做主”,感受并逐渐形成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最终形成社会价值认同。
三、因循家庭亲情起源,从“小家”厚植家国情怀
随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协同教育”理念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1],成为中小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学校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结合具体的教育内容,如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引导师生家长厚植民族情感。
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学校要结合学生和家长实际,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孝”为例,“孝”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结和核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形成的伦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孝又是以“家”这一核心的恋家情结、血缘情结为基础的。中小学课程中,包括语文、道德与法治等,本身就蕴含相关内容。学校可立足教学,并延展至主题教育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护蛋日记”是许多学校都会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教师让学生在一周内保护一只鸡蛋,每天写护蛋日记。有的学生回家一甩书包鸡蛋就破了,在懊悔中感受到母亲怀胎十月之苦,全心呵护自己成长之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自然会产生尽孝之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拓展视野,走进悠久的中华历史,认识和理解中国人认为前辈的荫庇是晚辈幸福根源的观念,崇尚“认祖归宗”、寻根溯源的由来,以此帮助学生实现对孝文化的认可和自觉传承。有了对“小家”的认可,学生自然会感受到“家国”的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对父母、家族的感恩与责任,导向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拥有共同的血脉,家国血缘同构,爱国就是爱共同的祖先。如此,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师生和家长厚植家国情怀,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依托课堂主渠道的延伸与拓展,真正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具有全过程。师生从日常课堂学习开始,进而立足班级生活和家庭“日常”,在逐渐拓展的生活场域中走进新时代,不断体验与感悟“爱国”的意义与价值,并以自身的行动作出了生动的表达。
参考文献:
[1]罗锦虹,麦云霞,黎颖桃.构建家庭教育学习共同体——广州市荔湾区家庭教育学院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9(10):64.
[2]张智,马琳.仪式礼仪: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J].思想教育研究,2019(4):25.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广东广州 4401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