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抗体和DNA联合诊断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
2020-08-13邵东良沈明强王新洲金佩丽
邵东良,沈明强,王新洲,金佩丽
(嘉兴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1.儿科;2.检验科,浙江 嘉兴 314000)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在成年人中多为隐性感染,但因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往往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重者可引起多脏器综合征[1-2]。大部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往往是因黄疸持续加重或持续不退而就诊,该病毒感染的主要靶器官为肝脏[3-4],就诊患儿中多数伴有肝脏损伤,导致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单独和联合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阳性情况以评价其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嘉兴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为观察组,男58例,女38例;年龄3 d~3岁,平均(6.35±1.28)月;均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或)DNA阳性,且伴有肝脏损伤症状,且无其它影响巨细胞病毒IgM抗体、DNA检测的并发症。另同期选取62例体检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男29例,女33例;年龄24 d~3岁,平均(6.98±1.49)个月。两组性别和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观察组均符合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标准[5],且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尿液巨细胞病毒DNA为阳性;②对照组查体均无感染症状,且既往无严重急、慢性疾病史。排除标准:①伴有重症肺炎、疱疹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等;伴有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②伴有遗传性疾病、染色体异常疾病等。本研究内容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审核批准,所有研究对象的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检测方法
取两组婴幼儿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置于抗凝管中,充分混匀,静置30 min,于室温下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德国西门子公司,DPC Immulite型)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情况;若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高于22 U/mL,则判为阳性[5]。取两组婴幼儿清晨中段尿液5 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仪(德国Qiagen公司,Rotor Gene-3000型)检测巨细胞病毒DNA阳性情况;若巨细胞病毒DNA载量高于1 000拷贝数/mL,则判为阳性[6]。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外周血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尿液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84.38%)比对照组(4.8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4,P<0.01);尿液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也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阳性率的比较[n(%)]
2.2 观察组不同临床症状患儿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中,出现发热咳嗽30例,大便色浅28例,黄疸61例,先天性发育异常5例,肝脾肿大47例。不同临床症状患儿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和尿液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χ2=3.89,P=0.57;χ2=6.39,P=0.27);不同临床症状患儿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滴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3.94,P=0.09);不同临床症状患儿尿液巨细胞病毒DNA定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F=19.85,P<0.01),先天性发育异常患儿尿液巨细胞病毒DNA定量明显低于其余患儿(均P<0.05),见表2。
2.3 观察组不同年龄组患儿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中,年龄< 6个月45例,6个月至<1岁31例,1岁至< 2岁11例,2~3岁9例。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和尿液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χ2=1.32,P=0.72;χ2=6.65,P=0.08);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滴度和尿液巨细胞病毒DNA定量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F=2.13,P=0.19;F=3.84,P=0.10),见表3。
表2 观察组不同临床症状患儿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检测结果比较
表3 观察组不同年龄分组的患儿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检测结果的比较
2.4 联合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诊断效能
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和DNA诊断联合检测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97.56%,阴性预测值为64.29%,准确度为92.71%,见表4。
表4 联合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诊断效能(%)
3 讨论
3.1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常见靶器官和临床表现
肝脏往往是巨细胞病毒最常侵犯的靶器官,最常见为黄疸型肝炎,以黄疸退而复发或持续不退、肝脾肿大、质地硬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合并陶土样浅色便。既往研究指出,巨细胞病毒除侵犯肝脏外,亦可侵犯神经系统、肺脏等其它器官,造成先天性发育不良、肺炎等发生,部分患儿甚至出现多脏器损害[7]。本研究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和尿液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均明显升高,与既往研究报道一致[8-9]。结果表明,在巨细胞病毒感染早期,通过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在鉴别和诊断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方面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3.2 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不同症状、年龄与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阳性的关系
人体受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因婴幼儿自身免疫功能、年龄等方面的不同,首发症状亦有差异,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的发生[10-11]。既往研究对患儿进行年龄分组,结果发现年龄低于6个月的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明显升高[12]。另有研究显示年龄1~6个月的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率较其它年龄段明显升高,并且该研究对患儿不同症状及体征进行分组,结果显示常见症状为肺炎、黄疸、肝功能不全,其次为营养不良、先天畸形[13]。本研究发现,96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以黄疸、肝脾肿大、发热咳嗽,其次为大便色浅、先天性发育异常。此外,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症状表现、年龄与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阳性率的关系,因此对患儿不同临床症状和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结果显示不同症状的患儿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和尿液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并且,不同年龄分组的患儿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和尿液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因本研究入选例数相对较少,在统计分析上可能存在偏倚,因此今后需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研究。
3.3 联合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发现,单独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DNA的特异度仅分别为30.00%、44.12%,阴性预测值仅分别为40.00%、50.00%。而联合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DNA诊断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97.56%,阴性预测值为64.29%,准确度为92.71%,高于单项检测的诊断效能,与既往研究报道相符[14-15]。结果表明,相比单独检测,联合检测巨细胞病毒抗体和DNA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明显提高对疾病的筛查效率。
综上所述,相比单独检测,联合检测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和尿液巨细胞病毒DNA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诊断效能明显升高,提示联合检测对该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