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侧感觉障碍41例
2020-08-13刘四伟翟志龙喻朝旗
刘四伟,翟志龙,喻朝旗
(巩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巩义 451200)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急危重症,多由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因素长期作用而导致,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卒中是由脑动脉粥样硬化、组织血流受限而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新研究显示:缺血性卒中约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1]。随着各级医院卒中中心的建立,脑卒中急救流程更加标准规范化,脑卒中的救治率、病死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2];但由于条件限制及个体认识的差异,仍有患者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导致75%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而偏侧感觉障碍是其最为常见的类型[3]。2017年1月—2019年3月,笔者采用电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侧感觉障碍41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巩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侧感觉障碍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平均(55.27±3.63)岁;病程平均(43.22±4.76)年;既往有高血压病者6例。对照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平均(55.16±3.74)岁;病程平均(42.14±5.27)年;既往有高血压病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
2.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5]。
3 试验病例标准
首先根据西医学理论和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颅脑 CT或 MRI 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有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同时根据上述中医诊断标准,明确中医辨证诊断。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入组患者均为首次发病者;②年龄40~75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意识清楚、精神正常者;④既往无偏侧感觉障碍史者;⑤无本次研究药物使用禁忌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脑出血及非血管性病因导致的偏侧感觉障碍者;②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患者;③有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者;④痛风或风湿、类风湿患者;⑤有精神心理障碍、恶性肿瘤或传染病患者;⑥有椎体外系疾病,如帕金森病者;⑦不相信中医、针灸及不能配合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戒烟酒、吸氧,注射用吡拉西坦(由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0501906095,2 g/瓶),4 g 加入9 g/L生理盐水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BJ40094,100 mg/片),1片/次,1次/d,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由阿斯利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35267,10 mg/片),1片/次,1次/d,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由华润赛科药业生产,批号 1907021,5 mg/片),1片/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辨证给予不同穴位电针疗法。主穴: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配穴:阴虚风动证,加肾俞、命门穴、太溪穴、涌泉穴。风痰瘀阻证,加丰隆、外关穴;风火上扰证,加太冲穴、阳陵泉、太溪穴;气虚血瘀型,加关元、气海、血海。患者根据需要采取所需体位,穴位常规标准消毒,选用无菌针灸针,穴位定位、进针深度、方向严格遵守《经络腧穴学》[6],选择疏波(频率为2 Hz)进行治疗,治疗强度以患者能耐受、可见局部肌肉收缩为宜。35 min/次,1次/d。
两组均每日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记录,于治疗15 d后判定疗效。
5 疗效判定标准
偏感觉障碍的疗效由两组患者深感觉和浅感觉的恢复情况判定。按照参考文献[7]标准。深感觉主要是运动的方向、力量、速度、感知和协调,浅感觉主要是痛觉、温度觉及图形觉的判断。分别判断两组患者深感觉和浅感觉的恢复情况。显效:经治疗后,感觉功能与发病前无明显区别,感觉恢复率达≥90%。有效:感觉功能恢复50%~<90%。无效:经治疗后,深、浅感觉未明显好转,恢复率<50%。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7.1 两组深感觉恢复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3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偏侧感觉障碍患者深感觉恢复疗效对比 例
7.2 两组浅感觉恢复疗效对比
见表2。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2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偏侧感觉障碍患者浅感觉恢复疗效对比 例
7.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再次发生新的梗死或出血,且均未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腹泻、呕吐等情况。治疗组出现针刺局部潮红2例,心跳加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心跳加速1例,背部出冷汗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经卡方检验,χ2=1.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8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进步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使脑卒中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是关于脑卒中后遗症这一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中医学认为: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临床常见的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是由“虚、瘀、痰、气、风、火”六端相互作用而成,而缺血性脑卒中偏侧感觉障碍则归属于“痹证”“筋证”等范畴[8],中风痹症主要是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痿证的病变虽在筋脉肌肉;但根本还在于五脏虚损,痹证后期肢体关节疼痛长期不用会致痿证之瘦削枯萎[9]。气虚血瘀为痹证、痿证最常见的证型,中风发生后正气尚未恢复,留存体内的邪气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则产生新的瘀血瘀阻脉络,导致偏侧感觉障碍,出现疼痛、肿胀、活动不利等症状[10]。所以,结合古人经验及临床实践,发生脑卒中后越早对其后遗症进行干预,肢体痿弱不用的发生率越低,且机能恢复的越快。
常规西医改善微循环、扩血管、营养周围神经等药物能够作用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11]。然而人是由神经、体液、免疫等共同作用的特殊机体,常规西医治疗在某种程度上仅解决了浅感觉障碍的问题,要想完成日常的作业活动及复杂的协调运动,就必须从整体上让人的各个技能产生协同效应。中医学认为:筋有维持肌肉、骨骼、韧带稳定的作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电针刺激感觉障碍部位经络可以起到疏通经络、通利关节、运行气血的作用,从而改善甚至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12]。研究[13]发现:电针刺激配伍穴位能直接兴奋穴位处的神经感受器,配伍后的信息经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又会激发体液调节机制,同时针刺还能促进细胞的免疫功能,而本研究的观察结果也与上述观点契合。
综上所述,电针结合西医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侧感觉障碍的恢复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而可控,值得临床运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