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实际应用方式的探究

2020-08-13林枝梦

物理通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互动式学期主体

林枝梦

(兴义一中 贵州 黔西南 562400)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各地区各学校都在探究新的适用于当代教育的教学模式.全国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各种名称的教学模式,例如一度掀起全国学习热潮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以及全国名校的教学模式,如衡水中学、成都七中、华师大附中等,都被大家争相模仿、学习,期待打造出新的全国百强名校,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和竞争力,为各大高校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

为了我校的发展,早在2011年左右,我校便开始了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意图通过课改,将我校的教学成绩提上新台阶,学校办学水平得到飞跃式的发展,突破现有的瓶颈.为了找到适合我校校情的教学改革模式,我校每年都会派出大量的教师到全国各地学习、考察,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其中适合我校的方式方法带回来.通过几年的学习考察,我校逐渐形成了符合我校发展的课改模式,即“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并正式投入课堂,开始了教改实践.迄今为止,我校经过课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考一本率年年突破新高,从以前的30%多突破到2019年的78.6%,足以证明“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异性.但在一线课堂上,教师们却并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究其原因在于现阶段的课改落实变成了模式化,课堂环节被限定,必须要出现的“课堂环节”成了一种机械教学,模板式的教学在教师看来毫无教学的灵活性.特别是在物理这样的理科课堂上,灵活多变的课堂才是教师所习惯且适用的,因此很多教师在课改推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消极性.但千篇一律的老式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现阶段的教育行情,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改革是必要的.

1 研究目标

事实已经证明“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2],那么面对已经总结出来的新教学模式,不应该一味的否定,而是应该勇于尝试,并发扬其优点,规避其缺陷,探寻出适宜的方法.为了得到更适用于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适合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前后两届高一学生的物理成绩进行横向对比,得出笔者认为的、更适宜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方式.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利用教学的便利,笔者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即为研究对象,涉及到两届高一学生,即2019届高一学生和2022届高一学生.其中2019届高一任教班级为4个班,共计221名学生;2022届高一任教班级为3个班,共计165名学生.研究期限跨越3年时间.

2.2 研究方法

通过对两届高一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再根据学生高一学年4次考试的平均成绩进行对比得到结论.这4次考试对应的教学中,2019届学生采用的是学校推行的模板化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2022届学生采用的是笔者经过尝试改变后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新模式.因所任教班级均为我校普通班,学生层次相差不多.但为了避免因考试试卷难度不同等因素导致研究出现偏差,成绩只在同届班级中横向比较,即与同届其他同等层次班级进行比较,再对比两届任教班级的名次,得到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在此申明,同年级的教师除个别以外基本不变,保证了两次成绩对比的可信度.

3 研究结果分析

在针对2019届高一学生的教学中,最开始的高一上学期,笔者基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教、学生学,所谓的“满堂灌”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的历史悠久,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不可否认其存在一定可取的优点,即课堂容量大.但弊端也很明显,即学生参与度低.在学校开始推行“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后,响应学校的号召,笔者开始在课堂上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在2019届学生高一下学期及之后的两年教学中,笔者在学校课改的推行下,逐渐开始尝试使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刚开始时,严格按照“预习检测-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教师精讲-课堂检测-反思总结”的3阶段6环节的模式上课.固定模式的教学让笔者感觉课堂受到了限制,且在物理这种理科课堂,死板的教学会显得更加敷衍[3].为了找到更“舒适”的教学方式,从2019届学生高二学年开始,笔者逐渐开始尝试在“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变,到后来逐渐演化,去其繁琐留其精华,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更适用于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2022届高一学生的教学中,笔者开始采用自己摸索出来的简化版“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也不完全是学生必须站起来讨论的模板式“3阶段6环节”,而是留下了“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精髓,即“4个转变、5个要让”,模式从之前的模板变成了“预习检测-教师精讲-当堂训练-学生自主思考-学生讲解-课堂总结”.“4个转变”即是:把原来强行灌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启发诱导教学(这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把教师单向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课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这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能、情并重(这是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把重班级学习组织形式变为重合作学习组织形式.“5个要让”是: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1].表1是2019届平行班在2016-2017学年上学期的4次考试成绩.

表1 2019届平行班在2016-2017学年上学期考试成绩

表2是2019届平行班在2016-2017学年下学期的4次考试成绩.

表2 2019届平行班在2016-2017学年下学期考试成绩

表3是2022届平行班在2019-2020学年上学期的4次考试成绩.

表3 2022届平行班在2019-2020学年上学期考试成绩

根据以上成绩,笔者将2019届高一3,7,9,10班的上下学期成绩排名做成了折线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班在两个学期中成绩的起伏情况,如图1~4所示.

图1 2019届高一3班成绩排名趋势图

图2 2019届高一7班成绩排名趋势图

图3 2019届高一9班成绩排名趋势图

图4 2019届高一10班成绩排名趋势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在高一上学期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时,开局成绩普遍处于中下,之后高一10班有明显提升,高一3班达到中游水平,4个班总体只处于中等水平.而在高一下学期使用了“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后,其中高一3班一度跌入倒数第二、第三,高一7班也开局低迷,究其原因在于当时的监督不到位,学生的课前预习没有跟上,导致课堂效率不高,但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调整后,高一3班的成绩出现了飞跃式的提升,高一7班也回到了年级中游.而高一9班和高一10班因为监督力度强,学生能够自觉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成绩相较于高一上学期时提升幅度大,说明学生潜力更高,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

由此可知,“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确有其成效,但对学生的监督机制必须落实到位,课前预习是重点,要强抓狠抓,否则效果相比传统课堂还要不好.只有学生落实了课前预习,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省略学生看得懂的部分,提高课堂容量和课堂效率.课中的讨论确实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但必须长期坚持才有成效,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成绩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的现象.但在长期坚持后,学生普遍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后劲十足,量变引起质变,容易取得跨越式的进步.

图5是笔者所任教的2022届高一15,18,19班在上学期4次考试成绩的排名趋势图.

图5 2020届高一上学期成绩排名趋势图

自担任2022届高一年级教学工作以来,笔者便采取了经过两年多时间探究出来的更有效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即“预习检测-教师精讲-当堂训练-学生自主思考-学生讲解-课堂总结”.将原本的学生讨论环节改成了学生自主思考,将教师讲解习题改成了学生来讲解.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理科思维、表达、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物理毕竟是理科中较难的学科,与文科的性质不同,不会就是不会,不是让学生讨论就能得出结论的.与其浪费时间花在看似热闹,实则效率低下的讨论环节,不如将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安静下来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再选择学生进行讲解,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表述中了解学生是真的会了还是蒙对了,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误区并及时纠正.同时,学生给学生讲解,更能站在学生理解的角度去讲解,也更容易让其他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教师讲解更清晰,简单,但是往往就是太过简单,学生的思路太过曲折,虽然听懂了,但是学生不容易发现自己错在哪里.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笔者选择了上面的教学模式,从2022届高一一开始大部分的新授课便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模式,3个班的教学成绩如图5所示.

从图5中可以看出,这一届学生的成绩普遍处于中上游,偶有下滑也是在年级平均分以上的位置,没有跌落至年级平均分以下,整体成绩较之前的2019届要有很大进步.其中高一18班的成绩基本处于平缓,没有大的涨幅或跌落,整体平稳.而高一19班的成绩从一开始的第一名后逐渐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自满于一开始的优异成绩,放在物理学习上的时间有所减少,同时课代表在作业的监督检查上逐渐懈怠,没有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教师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导致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成绩在第三次月考时出现大幅下滑.不过总体都处于年级平均分以上,因此学生的成绩实际较2019届是有所提升的.高一15班则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该班学生情况较其他班要更复杂,后进生数量较多且多不听管束.但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风班纪逐渐变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比其他班要好,因此虽然开局失利,但之后却稳步提升,在期末考试中仅与第一名平均分相差0.3分,且优秀率高于第一名的班级,进步明显.

4 研究结论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是略低于监督到位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的,而经过改进过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又比原本的教学效果更上一层.由此可以看出,要将“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简单的生搬硬套是没太大作用的,只有在原来的基础上,抓住其精髓部分加以改进,因地制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才能发展成为更适宜物理课堂的新教学模式,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4].

5 结束语

除了本文所述的教学模式外还有其他更适宜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这些需要一线教师们持之以恒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提高,教学手段正在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广大教师的刻苦努力,在探索和教学实践中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笔者也会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尝试,找到新的突破口,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互动式学期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何谓“主体间性”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