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综合性社区护理在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0-08-13李雪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疼痛感阑尾炎护理人员

李雪皎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0 引言

在临床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是阑尾炎,该疾病引起的因素较多,促使阑尾炎都性质发生改变。主要集中于青壮年人群,同时该疾病可分为两种,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1]。急性阑尾炎通常起病急,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腹部疼痛难忍、发热以及呕吐,通过检查可发现其阑尾部位存在反跳痛以及压痛[2]。临床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病情严重者将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以及阑尾穿孔等,更甚者直接对其生命造成威胁。由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主要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因此术后给予综合性社区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3-4]。本研究在近两年的时间(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接诊的阑尾炎患者共140例,探究针对临床收治阑尾炎患者,通过实施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后对整体临床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近两年的时间(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接诊的阑尾炎患者共140例,以上140例阑尾炎患者按照不同干预方式将其均分为70例基础组和70例观察组。将基础护理措施应用在70例基础组患者内,男性33例,女性37例,年龄 19~66岁,平均(37.3±7.5)岁;而70例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性社区护理,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18~63岁,平均(35.9±6.2)岁。对以上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加以比对,结果显示组间数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基础组:检测患者心电图、呼吸以及血压等,将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记录,掌握患者病情状况与身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度活动。

观察组:(1)术前。增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护,检查患者术前胃肠减压情况,提前做好手术准备。(2)术中。由于麻醉药效逐渐消退,患者术后会感觉到疼痛,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其疼痛感愈加强烈,并且会引起血压升高,严重者还会引发高血压和冠心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预判患者的疼痛程度,随后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情况允许下可给予患者相应的镇痛药物。针对疼痛感较弱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舒缓轻音乐以及聊天的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感。(3)创口护理。增强对患者的创口关注力度,避免发生感染。及时更换药物,叮嘱患者时刻保持创口的清洁度以及干燥度,若创口发生流脓或者是红肿,立即给予相应的处理,防止感染事件的发生。(4)体位和饮食。调整患者的体位,保证引流效果,防止二次感染事件的发生。实施手术治疗前后禁止患者进食,等待患者顺利排气以后方可进食,主要以流食为主。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改变进食的性质,使患者到肠胃功能得到适应,禁止食用牛奶等一系列容易引起腹胀的食物。(5)运动干预。积极鼓励患者术后练习锻炼,控制每日的运动量以及时间,避免发生肠粘连,加速肠胃蠕动。患者出院以后,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指导并监督患者坚持运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加快病情康复。(6)心理干预。手术前后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判,随后明确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以及手术效果。根据患者出现的焦虑以及紧张情绪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术后由于疼痛引起患者不适,心理上会出现烦躁的一系列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患者的配合度。(7)健康宣教。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为患者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以及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患者出院以后护理人员需着重讲解作息时间、运动方式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同时,告知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到院复诊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腹胀和肠瘘)、护理效果(进普食时间和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术前、术后疼痛情况。疼痛评分按照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分值0~1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疼痛程度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如表1所示,经不同方式护理后与观察组患者相比较,基础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效果

如表2所示,经不同方式护理后与观察组患者相比较,基础组患者进普食时间和胃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偏长,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效果( )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效果( )

组别 例数 进普食时间(d) 胃肠道恢复时间(h)基础组 70 2.65±1.86 10.20±7.14观察组 70 5.02±1.53 17.21±7.38 t 8.233 5.712 P 0.000 0.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如表3所示,经不同方式护理后与观察组患者相比较,基础组患者进普食时间和胃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偏长,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 分)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 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基础组 70 8.57±1.38 6.55±4.52观察组 70 8.52±1.43 4.49±1.57 t 0.211 3.602 P 0.834 0.000

3 讨论

由于急性阑尾炎通常起病急,并且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感,且常发生在患者的右下腹部位置。通过临床检查发现其阑尾部分存在反跳痛以及压痛感,大部分患者发生疼痛的位置为肚脐四周或者是疼痛没有固定的点,表现出全腹疼痛或者是转移性的疼痛等[5]。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常用的方式为手术治疗,而对患者整个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强患者手术疗效[6]。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以后,其整体效果显著。首先,针对患者居住环境进行改变,从而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其负面情绪;增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查看患者感染情况以及创口的疼痛程度[7]。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其次,提前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预判,随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8]。由于心理因素会引起术后疼痛感的增强,因此护理人员通过按摩或者是音乐等方式来缓解疼痛感,提升术后生命质量;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正确掌握饮食;加强患者运动促使出院后患者自身免疫力得到提升,加快患者病情康复时间。本研究结果指出,经不同方式护理后与观察组患者相比较,基础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高(P<0.05);经不同方式护理后与观察组患者相比较,基础组患者进普食时间和胃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偏长(P<0.05)。由此可见,对出现阑尾炎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性社区护理是志在必行的。

总而言之,与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相比较,综合性社区护理整体护理效果更加优越,不仅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还能缩短患者进普食的时间以及胃肠道的恢复时间,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疼痛感阑尾炎护理人员
新材料作文“疼痛感”模拟实战
材料作文“疼痛感”升格指导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