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和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颅脑肿瘤术后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

2020-08-13林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颅脑实验组病人

林瑾

(新泰市人民医院,山东 新泰)

0 引言

颅脑肿瘤是临床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降低人们生活质量,损害生命健康[1]。手术切除术属目前治疗此病的重要方法。病人面对肿瘤与手术创伤时,会出现明显的负面心理。报告显示,负面心理会损害神经与内分泌功能,造成病人免疫功能减弱与血压升高等。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负面心理,可以保持病人身心功能稳定[2]。我们通过对颅脑肿瘤围术期病人的心理状态开展综合护理干预,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选择2010年4月至2020年4月医院接收的80例颅脑肿瘤病人,包括男性49例,女性31例。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分为2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32~73岁,平均(50.2±4.9)岁。实验组分为2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33~72岁,平均(50.5±4.8)岁。通过分析所有病人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分为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以及脉搏等情况的变化,实验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因为疾病和手术治疗的影响,病人手术前通常可发生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1)大部分病人缺少对颅脑肿瘤的认识,均存在不了解疾病情况下出现焦虑及抑郁心理,此时护士需要为病人全面介绍疾病的发展过程,同时指导病人维持积极乐观的心理,围手术期充分配合护士;(2)护士术前积极和病人交流,通过有效的交谈方法引导病人其心中的焦虑、抑郁说出来,护理人员按照实际因素给予干预,可播放舒缓的音乐来放松病人心情,支持与已经手术病人多沟通,促进病人保持心情舒畅;(3)需要通过专业的理论治疗来介绍疾病,掌握主要的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进而显著的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1.2.2 术中护理

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护士需要适当进行语言与动作上的安慰,引导病人调整自身的状态。手术过程中,护士引导病人采取恰当的体位,同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保暖。

1.2.3 术后护理

(1)基础护理,监测病人皮肤状况、感觉知觉,移动以及摩擦力和剪切力等情况;术后不能活动病人使用气垫床,需要半卧病人床头最大程度不>30°;应该持续观察血压病人在皮肤接触部位使用毛巾或软布,避免损伤;四肢活动障碍病人给予腕圈保护;带有尿管的病人要注意保持会阴部位卫生与干燥,大便失禁病人喷涂润肤或皮肤保护喷剂;应用胃管、引流管等病人固定使用低敏胶布,尽可能无张力固定,且定期检查,预防并发症,定期引导病人翻身与肢体按摩,改善血液运行[3]。(2)术后心理护理。病人麻醉苏醒后,告知其手术成功,进行鼓励并告知其术后相关禁忌事项,护士鼓励病人配合工作,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加强对病房巡视,积极沟通,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需耐心给予解答,并且引导病友交流,提高治疗疾病的勇气。对于一些伴有严重不良心理病人应该积极的交流,鼓励病人家属参与病人心理护理过程,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与家庭支持度。(3)术后止痛,止痛是快速康复计划中一个关键环节。目前主要选择的镇痛方法是使用镇痛泵,然而这种药物自身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加重病人的不舒适感。术后持续硬膜外阻滞更受推崇。维持使用至术后48 h。并且持续硬膜外阻滞既能够确定改善疼痛的效果[4]。(4)早期进食和活动,国外的最新研究说明术后初期进食能够有利于伤口的恢复,提高内脏血流量,加快肠道蠕动,降低肠管瘀张[5]。一般手术麻醉清醒后6 h即可进一定量的流质饮食,如果没有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可以在术后24 h后恢复正常饮食,建议病人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改善[6]。(5)减少肺部及凝血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防止肌肉萎缩,有利于患者康复,一般的肿瘤切除术后1 d进行床上抬臀运动。导管拔出后即可下床活动,如肢体活动障碍,也应由健侧带动患侧或在家属的帮助下在床上早期活动。

1.3 疗效判定

两组的治疗当天与进行护理干预后第4周后各进行1次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价、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并详细记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使用健康测量表对两组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以及情感职能进行评估,各100分。

1.4 数据处理

采取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前后的SDS和SAS分值,得知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大大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 , 分)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 , 分)

护理前 护理后SAS SDS SAS SDS对照组 40 47.83±3.81 47.64±2.82 32.73±3.01 34.64±3.06实验组 40 48.29±3.01 47.92±3.01 19.51±3.27 17.37±2.97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通过统计调查分析,实验组颅脑肿瘤患者的生理职能评分、情感能职评分以及生理机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 , 分)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 , 分)

组别 例数 情感职能评分 生理职能评分 生理机能评分实验组 40 82.18±2.73 72.15±2.76 74.18±2.86对照组 40 58.83±2.81 52.18±2.65 60.18±2.64 P<0.05 <0.05 <0.05

3 讨论

颅脑肿瘤是临床上复杂和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种神经肿瘤,患者在病发后脑部神经会受到肿瘤的影响,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和头部疼痛等临床表现,颅脑肿瘤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也会严重困扰患者的心理健康,临床对于颅脑肿瘤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治疗难度较大,需要配合精细的护理干预,显著的提高手术的治疗效率[7]。所以,围术期要对病人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能够通过术前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促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与手术治疗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8]。显著的增强病人的生活质量。该报告结果说明:在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大大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颅脑肿瘤患者的生理职能评分、情感能职评分以及生理机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了对于颅脑肿瘤手术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发挥显著的临床效果。总的来说,和传统护理干预比较,行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病人中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显著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颅脑实验组病人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谁是病人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