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0-08-13张德玉
张德玉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山东 淄博)
0 引言
心衰是由于心功能异常引发的心室充盈或泵血功能降低现象,临床症状为肺循环存在淤血,恶性心律失常则是由于短时间内血流动力受到影响所引起。非缺血性心衰大多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该病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1]。以往临床多是以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是治疗心功能障碍伴恶性心律失常的常规药物,以此稳定心率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控制病情的恶性发展。近年来,临床上开始运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蛋白水平,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炎症发生,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胺碘酮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缺氧。本研究就对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48例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其中男36例,女38例;年龄54~86岁,平均(68.4±3.6)岁;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55~84岁,平均(67.1±3.8)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并经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此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对研究所用药物胺碘酮、阿托伐他汀过敏;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有严重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有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国药准字H31021872;生产厂家:上海信宜九福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规格:0.2 g×24片]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心衰治疗,包括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心电检测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常规抗心衰治疗同对照组,胺碘酮以静脉注射的形式,首次注射胺碘酮(国药准字H20044923;生产厂家: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 mL/150 mg)150~290 mg经 20 mL 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进而以1.1~1.5 mg/min静脉泵入,同时口服胺碘酮[国药准字H31021872;生产厂家:上海信宜九福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规格0.2 g×24片],200 mg/次,3次/d。之后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减少静脉注入量,转为纯口服用药,口服药量减少为200 mg/次,1次/d,用药周期为5个月。在胺碘酮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片(国药准字H20051407;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7 片),10 mg/次,1 次 /d,用药周期 5个月[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脏结构改变情况和治疗效果。(1)心脏结构改变情况指标依据:采用心脏超声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A、RA、LVEDd的数据,对治疗前后心脏结构改变情况进行对比;(2)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根据《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或较治疗前改善较大,心电图正常;有效:心律失常症状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心电图有所改善,不良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得到缓解;无效:心律失常发生概率无明显改善,心电图及不良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A、RA、LVEDd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左房内径(LA)、右房内径(RA)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改变情况对比( , mm)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改变情况对比( , mm)
LA RA LVED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4 43.51±2.60 38.97±3.06 40.89±4.3935.72±3.9464.12±6.7158.34±5.17对照组 74 43.49±3.38 42.03±3.16 41.53±4.4238.24±4.1363.03±6.6860.94±5.48 t 0.040 5.984 0.884 3.798 0.990 2.969 P 0.968 0.000 0.378 0.000 0.324 0.004组别 例数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联合用药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95.95%高于对照组87.84%,差异较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n(%)]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心脏疾病最严重的情况,心肌梗死、血液动力负荷过重、心肌炎等因素造成心肌损伤,病情加重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增加死亡率;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引起了医学专家和临床医生等的重点关注,其治疗点在于建立稳定的心率和血液动力,改善心衰症状,控制病情恶化及预防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采用的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进行治疗,胺碘酮属于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机体的锂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通道,对心肌组织起到了保护效果,从而改善心肌组织的功能;同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稳定心率。阿托伐他汀是一种还原酶的抑制剂,可以降低患者机体的脂蛋白和血浆胆固醇水平,并改善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保护血管内皮,减少炎症发生,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强的抗动脉硬化效果[3]。近年来,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理想,该药物能够调节心肌细胞,心室的稳定性,调节化合物的形成,对于非缺血性心衰可调节患者的神经、炎症反应及提高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抑制病情的发展。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左房内径(LA)、右房内径(RA)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对患者心脏结构改善有明显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
综上所述,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治疗非缺血性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水平,能降低因炎症反应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