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

2020-08-13邵莹

清风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型创设目标

文_邵莹

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语用环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助力。部分实际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内容创新少,情境教学趋于形式化,有效的情境教学难以开展。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课型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融合实际生活,以生为本,才能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在英语课堂上,有效的情境创设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带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投入课堂,使得学生拥有内在的动力,自然地进行课堂交流,更好地完成学用英语的目标。

近几年,关于课堂情境的创设一直是教师探索的主题之一,情境化渐渐成为一堂优秀英语课的必备特征。尽管教学情境化盛行,但是在实际课堂中依旧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第一,课堂时间有限且课业压力重。新课改以来,相比于成绩,综合素质能力更受重视。但是成绩作为一个非常直观的衡量标准,依旧被社会看重。

就笔者所在地区而言,小学英语课的课时安排为一周三课时,每课时四十分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教出成绩,教师有时只能选择将语言语法点进行“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短期内效果明显,学生应试能力更强。然而,依据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学生沉浸于外语环境中才是最理想的语言学习途径。长此以往,学生缺少在情境中理解语言知识的机会,这对于语言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但就现实而言,设计出合适的情境,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活动,并顾及五十位左右的学生的参与情况,确实有不少的困难。

第二,情境模板老套且创新阻碍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使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情境模板借用到自己的课堂。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部分教学情境已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

在教学设计时,跳出已有的情境模板,找到或创造与上课内容相关的情境并融入教学往往要花很多时间。而有了好的想法后,不少教师又因自身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并不是很精进,导致很多想法难以呈现在课堂之中。

第三,情境趋于形式化且脱离教学目标。情境创设的作用之一是活跃气氛,唤起师生情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很多课堂设计中,部分教师误把这当成是唯一的作用。于是,出现了很多看似非常热闹的课堂,即加入了很多形式化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表演情境等,千篇一律。尽管很热闹很开心,但是与课堂内容、教学目标没有什么联系。学生开心完后只记得这些活动形式,至于内容可能忘得十之八九了,这就脱离了教学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初衷。

为改变这一现状,创设小学英语有效情境,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研课型,析目标,有的放矢。目前,译林版小学英语共七大板块:Story time、Fun time、Grammar time、Cartoon time、Sound time、Culture time/Song time、Checkout time。通常情况下,Story time会进行独立教学,其他板块则以Grammar time、Cartoon time和Checkout time为主进行组合教学。课型不同,情境教学法开展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的内容本身有故事性,在教学设计时更易进行情境创设。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利用其故事内容,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情境延伸。在整个故事情境中,融入各类教学活动,串联起读前、读中、读后各个环节。这类做法在课堂实践中的效果也较好,学生感兴趣,愿参与。

而Grammar time和Checkout time则是最难进行情境创设的,所以很多教师会直接进行语言点输入和复习,较为枯燥,学生难以接受。遇到这类本身没有故事性,教学目标又集中于语法语言点的“严肃”的课型,教师可以创造故事情境或者直接利用整个单元的主题情境进行再创造,同时加入些“热闹因子”,如游戏情境、图片情境等来打破它严肃、古板的表象。

以笔者所听的一节公开课——5B Unit4Seeing the doctor(Checkout time)为例,作为复习课,授课教师利用了单元情境——“看病”,进行再创造,衍生出情境——“学生体检日”,成功唤起了学生的兴趣。

教师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各个环节:“色盲检查”看图辨别词汇,完成词汇复习;“视力测试”完成语音单词的辨别和复习;“牙齿检查”完成句型的复习和操练。在整体情境中,融入了游戏情境、图片情境、视频情境、表演情境等,热闹但绝不脱离教学目标。

在课堂时间有限且课业压力重的情况下,看准课型,有的放矢,透析教学目标,摒除无关活动,给情境教学找到了一些出口。

其次,挖兴趣,用生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情境教学的原则之一。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要选择直观、形象的方法,创设他们能理解的情境。同时,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兴趣和生活素材,在抓住他们眼球的同时,让他们能根据生活经验,产生共鸣,有话可说,达到语用目标。

以笔者的一节课——3B Unit2In the library(Story time)为例,在新词教授时,教师用了学生喜爱的绘本进行教学,通过自创绘本——动物们能做什么,教授动词词汇。

绘本成功吸引了学生,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语用环节,是句型“Don't do.”的对话练习。笔者选择三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公车、教室、电影院,请他们表演。学生有相关的经验,因此都能有话说,语用目标达成。

最后,积素材,学技能,有备无患。小学英语课堂主题广泛、课型丰富,要想设计出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积累素材、时时更新是必做的功课。

如上文所述,活用生活素材、融合学生兴趣,省时省力且有效。因此,教师需多了解学生的话题、兴趣、活动场所及内容等,以创设出让学生有共鸣的情境,刺激他们的表达欲望。如果一个教师的力量有限,那么学校的英语教研组或校际活动组可以合力,共同积累素材,甚至可以做成情境库,蓄积后备力量。

积累素材是为了丰富情境内容,而最终展现情境,还需要较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如笔者在上述例子中提到的自创绘本,在课件制作时为了做出书本翻页的效果,给学生真正在读一本书的体验,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为了呈现想法,教师还需注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有备而无患。

有效的情境创设能使英语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在实际课堂实践中,创设出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教学情境并非易事,但只要教师不放弃情境教学法,坚持研究课本、累积素材和经验、增进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定能在情境研究上取得新的进步和收获。

猜你喜欢

课型创设目标
创设未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