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20-08-12李虹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二甲双胍老年患者

李虹

摘 要:目的  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使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吉林省人民医院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治疗的120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二甲双胍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血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稳定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更好。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时候使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提升治疗依从性,可以促进患者血糖平稳,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情况,促进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提高,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老年患者;初诊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2-0133-03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这与当今社会大众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密切联系,但是这种疾病在老年人当中的发病比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老年人的代谢水平比较差,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果没有进行有效治疗就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采取血糖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如果患者β细胞内部胰岛素分泌不够就会产生2型糖尿病,造成靶细胞敏感性降低,临床表现出多尿、多饮以及消瘦等症状,作为常见慢性病,更增加了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肾病等并发症发病风险,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结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吉林省人民医院在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随机数表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73.94±3.23)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64~80岁,平均年龄(72.53±3.1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允许,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过确诊,为2型糖尿病,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②排除肾脏功能不全患者、精神障碍的患者。③排除未全程参与研究的患者。④排除具有药物禁忌证的患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之后对其进行知识宣教,帮助其了解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避免其对糖尿病存在恐惧心理,造成治疗的不依从。

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1)进行治疗,口服,0.5g/次,3次/d。用药情况根据患者的体重以及年龄进行调整,如患者体重指标较高,肥胖程度明显,年龄超过70周岁,剂量可适当增加,如每次服药量改为原始剂量两倍,服用3次/d。观察患者整体的治疗情况以及血糖指标的改变情况,如患者血糖未见明显改善,可適当增加用药次数,严格观察患者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患者出现明显症状,要停止服药或改为餐后服药。

观察组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30(生产厂家: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100037)进行综合治疗。采用皮下注射方式,注入门冬胰岛素10~12IU。观察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治疗3d之后追加2~4IU,治疗6d之后追加4~6IU。观察患者血糖情况。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指数、空腹状态下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本次研究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进展较为迅速,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患者代谢紊乱[1]。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延缓并发症的产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患者的血糖以及血脂等相关指标[2]。传统的治疗方式采用二甲双胍单纯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进行灵活的调整,对患者糖原分解的过程产生有效的抑制[3]。这种药物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肝糖原输出的水平,避免患者由于胰岛素的敏感性较低,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平稳程度,全面提高患者葡萄糖的利用效果[4]。

本文使用的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两种药物的联合作用机制,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不良反应进行改善。门冬胰岛素30属于人工合成的胰岛素类似物,可以有效地模拟人体胰岛素细胞的分泌情况,全面提高患者对于血糖的敏感程度,对肝糖输出具有显著的降低性[5]。配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增加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进一步提高葡萄糖的利用转化率[6]。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这种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避免胃肠道反应,促进患者按医嘱用药治疗[7]。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门冬胰岛素30注射的时间,尽量在餐后进行注射,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8],避免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出现,也能更好地改善病理性胰岛素的缺陷,抑制肝糖生成,最大限度改善胰岛素细胞的功能,避免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9]。

有研究指出,相对于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均得到降低,未见不良反应,这与本研究成果基本一致[10]。

综上所述,在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时候使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可以促进患者血糖平稳,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情况,促进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提高,利于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孙国颖.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采用果糖注射液的效果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0):71-72.

[2]林学,陈川英,陈芳.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10):17-19.

[3]卓光偉.恩替卡韦对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和血糖水平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02):300-302.

[4]侯幸赟,张凤,高守红,等.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重度肾脏损伤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22):2352-

2354+2372.

[5]赵新,冯莹,静振波,等.利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片有关物质的HPLC法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8,49(04):510-516.

[6]谢婧,纪立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02):173-176.

[7]李文娟,缪琳,徐林华,等.利格列汀在合并高血压和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26(02):200-200.

[8]王虹.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S1):4-7.

[9]石雪,陈琰,张岩,等.利格列汀联合CSII与单用CSII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2):2952-2953.

[10]孙蔚楠,朱清,阎磊,等.利格列汀对体外高糖诱导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α-SM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J].山东医药,2016,56(21):33-35.

猜你喜欢

二甲双胍老年患者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
二甲双胍+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67例的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及甲基丙二酸水平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析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效果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