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二级预防护理干预及依从性临床效果观察

2020-08-12桂蕾鸣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住院时间依从性护理干预

桂蕾鸣

摘 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二级预防护理干预及依从性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观察对象为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采取二级预防护理,对比兩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元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依从性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级预防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可使治疗成本降低,并使患者依从性提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二级预防;冠心病;依从性;护理干预;住院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2-0065-03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定义为因不同原因使得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得动脉血管腔出现堵塞或狭窄,进而导致患者心肌出现坏死、缺氧或缺血的心脏疾病,对患者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有着严重不良影响。二级预防是坚持早发现、诊断、治疗基本原则为主要目的[1],阻挡病情发展,改善预后。此次将80例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冠心病二级预防护理干预及依从性临床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2018年2月~2019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14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2.4±6.9)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2.9)年。实验组40例,15例为女性,25例为男性;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2.6±6.5)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6±3.1)年。以上一般资料的相关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存在的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对象均知晓研究详情并表示同意。

所有患者均与冠心病诊断标准相符。同时排除存在感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肾、肝功能不全、严重器官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监测体征、指导用药、病房清洁、简单心理护理、口头宣教等。

实验组采取二级预防护理,具体如下:①饮食护理:控制高脂血症,食用单不饱或多不饱和脂肪酸等食物,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防止体内积聚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严格按照饮食原则: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素和低胆固醇饮食,禁止饮酒、抽烟等不良嗜好。②运动护理:适当的运动可降低患者的危险性,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适当的运动可降低心血管意外的风险。以具体身体素质、年龄等实际情况选择运动的内容、持续时间、强度等,运动种类包含有氧运动、增强肌力练习等运动。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太极拳、游泳等。运动时间为30~40min/次,4~5d/周。③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理解能力等差异为其讲解相关知识,如疾病发病机制、心绞痛处理方法、危险因素、注意事项等。通过讲座、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出院后,还需进行电话随访、家访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宣传。④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的影响,导致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会产生不同程度负面情绪,和容易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如心绞痛等。因此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音乐、戏剧、自我发泄等措施加以疏导,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⑤药物护理:由于患者长期服药,要为患者介绍坚持遵医用药的重要作用,提高其依从性,向患者讲解药物的剂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用药次数等,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避免出现漏服或擅自加药等情况。

1.3  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的住院费用、时间以及依从性[2](通过饮食、服药、运动等实施评估,共100分,评分与依从性为正相关),并互相比照。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软件处理录入的对比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将P<0.05作为判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费用与时间对比

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依从性比较

护理前,两组依从性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后依从性评分(92.30±6.92)分高于对照组的(77.12±5.64)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其他全身症状,如惊恐、头晕、呕吐等,对其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影响极大。此外该疾病还会增加患者出现心梗死后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并发症的概率,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该疾病与年龄、脂代谢异常、吸烟、性别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近些年其发病率逐渐增长,表现出低龄化特征。

冠心病具有病程长、治愈难的特点,由于患者需长期坚持药物治疗[3],再加上治疗所产生的费用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导致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依从性不断下降,再加上对冠心病认知缺乏,会影响到预后与治疗效果。二级预防护理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基本原则,分别从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护理等方面进行加强护理,对运动及饮食进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生活方式,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健康教育和药物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使患者能自我护理,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工作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所产生的费用,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使其治疗依从性提高,达到护理目的[4-6]。此次分析冠心病二级预防护理干预及依从性临床效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元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依从性评分对比(P>0.05);实验组护理后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二级预防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游.冠心病患者院外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8,25(01):41-43.

[2]王淑君.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规范化治疗效果随访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2):337-338.

[3]伍永慧,陈偶英,罗尧岳,等.太极拳和八段锦在改善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32):4050-4052.

[4]李洁,何倩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及预后影响的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406-406.

[5]张晓,黄至齐,陈牧雷.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4):1672-1676.

[6]屈宁.冠心病二级预防护理干预策略认识实践[J].饮食保健,2019,6(23):148-149.

猜你喜欢

住院时间依从性护理干预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