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2020-08-12朱宗波
朱宗波
【关键词】分析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6-0163-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此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所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动脉会出现闭塞梗阻的现象,导致患者的血液流通不畅,进而使患者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1]。本文主要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机分两组,每组48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患者的年龄为43-82岁,平均年龄为(64.11±6.21)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
胺碘酮治疗组患者,患者的年龄为45-81岁,平均年龄为(64.35±6.46)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
两组资料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多卡因治疗,利多卡因1mg/kg首剂静脉注射,后每隔10分钟给予0.5mg/kg,直至室性心律失常消失,维持治疗的量是20-40μg/kg.min。
胺碘酮治疗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静脉注射150mg十分钟,半小时后若效果欠佳给予150mg以1mg/kg速度静脉滴注,6小时后速度改为0.5mg/kg,以心率低于每分钟50次为停药标准。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统计两组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内皮素-1和 N末端脑钠肽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平均复律的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出现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处理,若p值小于0.05,则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内皮素-1和 N末端脑钠肽水平对比
治疗前,胺碘酮治疗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4.32±0.41)mg/L、左心室射血分数(41.32±0.41)%、内皮素-1水平为(51.34±5.21)pg/L、 N末端脑钠肽水平为(76.21±7.21)pg/mL;治疗后,胺碘酮治疗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91±0.12)mg/L、左心室射血分数(56.67±0.42)%、内皮素-1水平为(35.81±3.21)pg/L、 N末端脑钠肽水平为(43.21±4.12)pg/mL。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4.31±0.42)mg/L、左心室射血分数(41.31±0.47)%、内皮素-1水平为(50.98±5.27)pg/L、 N末端脑钠肽水平为(75.21±7.21)pg/mL;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2.62±0.21)mg/L、左心室射血分数(51.21±0.42)%、内皮素-1水平为(42.21±4.25)pg/L、 N末端脑钠肽水平为(57.25±5.52)pg/mL。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内皮素-1和 N末端脑钠肽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胺碘酮治疗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内皮素-1和 N末端脑钠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平均复律的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出现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胺碘酮治疗组患者的平均复律的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出现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多发生与老年人群,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急性心肌梗死的产生,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和阻塞等原因有关,患者在病发后,其心肌的供血阻断,进而导致其心肌出现功能障碍,需要及时开通梗死血管,控制心律失常现象,降低不良心血管时间的出现。胺碘酮属于III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干预心肌电生理,促使心肌动作电位以及有效不应期延长,对突触钠离子流速进行抑制,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减慢窦性心率[3-4]。
经过本文研究得出,治疗后,胺碘酮治疗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内皮素-1和 N末端脑钠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胺碘酮治疗组患者的平均复律的时间、心脏不良事件出现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療,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好转,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心功能,加速转复,减少不良心脏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畇入,卢佳.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3):94-96.
[2] 鲁宏伟,张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11):2567-2568.
[3] 米尔尼沙·赛买提,迪丽努尔·艾尔肯.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32):112-114.
[4] 霍建霞.盐酸胺碘酮治疗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