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我成为他们故事里的知己
2020-08-12谢惠卿
谢惠卿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丰富情感体验、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想要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应该尽可能融入其中,在心意相通中进行情感交流。有感情的诵读、营造故事情境、细细咀嚼语言、从体验中联想是优化阅读效果的重要方式,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获得更加真实的体会、品味语言表达“妙处”以及促进情感进一步升华,从而真正成为“他们故事”里的“知己”。
阅读重在“感悟”,只有通过“感悟”才能体会到真实的情感以及得到高尚情操的熏染。但是“感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建立在养成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并且还要注重个性发展,如果一味“跟风”,“感悟”能力就会停滞不前。亲身进行阅读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的基础,其他外部策略主要起到“调摄”作用,只有配合得当才能获得更加理想的阅读效果。
有感情的诵读,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
阅读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完成,如精读、略读、诵读等,而在这几种方式中,诵读是体悟情感、感受作者心路历程的最优方式。
在诵读过程中,应该基于作品的情感基调融入相应感情要素。这些感情要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隐性内容如哲理、情感、意境、画面、韵味等的发掘而产生变化,如在阅读《白杨礼赞》这篇散文诗时,“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主要是定位白杨树的生长地点,如果初次诵读时考虑到文章以“赞美”为主题,会采用较为高昂与充沛的情感进行朗读,而在了解到“白杨树”的朴实与平常时,起初的情感会逐渐向低沉与肃穆转变,这样不仅不会削弱文章的情感释放,还会将“平凡中的伟大”更加深沉且有力地表达出来。
有感情的诵读并不是要求“字字发音圆润”,而是要以作者的心路历程为依托达到情感的自然释放。仍以《白杨礼赞》为例,作者在车中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麦田时,想要找到一些词汇形容这样的景象,却发现自己对这一景象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反而是升起了“单调”之感。读者在诵读时应找到那种“似喜似不喜”的感觉,将作者内心的变化展现出来;当作者倦怠之时,突然看到路边零零散散却昂然挺立的白杨树时,情绪瞬间被激发,虽然白杨树身处寒风凛冽、风雪压迫的北方,但它们却没有被这样恶劣的环境所击倒,反而愈加挺拔、高高耸立。作者被白杨树的精神气质所震撼,他由此想到了北方质朴的农民,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屈不挠,这片土地依然在收获,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不懈,民族解放的道路才会不断向前。读者在诵读时要将作者的情绪转变进行体现,并在赞美白杨与北方农民时语气沉稳,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将他们所具有的美德娓娓道来。
诵读过程中的情感表达除了可以通过语气控制实现外,还可以在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模仿,如在诵读《听潮》一文时,读者可以根据海潮的不同阶段的描写采用动作,当涨潮时昂首挺胸,用高亢的声音进行表现,当落潮时身体稍稍放松,用轻婉低沉的声音进行刻画,而在这不同动作与声音之中,大海的雄壮之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营造故事情境,获得更加真实的体会
当人们身处某一“情境”中时,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并能通过交流沟通实现情感对话。不同的作品具有不同的故事情境,而想要使故事情境发挥作用,需要采用一定的营造手段,如可以搜集一些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作为营造情境的资源,尤其是图片、视频等更加直观的资料具有更大作用。在这些资料的影响下,读者的阅读过程更具目标性,能够基于作品情境去感受和体验作品内容。
导语型内容可以让读者在整体上认识作品,如在阅读古文《桃花源记》时,可以从导语型内容中了解作者的生平,认识到“陶渊明”是一个才气甚高、不为名利、向往田园生活的文人,这样有利于读者阅读中主动去挖掘表现作者追求的内容。
图片、视频类资料能够带给读者直观的画面感,让读者通过“体味其境”达到“察其人物”的目标,如在阅读《孤独之旅》时,读者可以在一些剧照的引导下体会主人公杜小康的各种情感,其中有孩童的天真无邪,而更多的是枯燥生活下所产生的苦闷与惆怅。杜小康本来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但家境突遭变故后只能与父亲到芦苇荡里养鸭,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落差是巨大的,会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而在通过剧照营造故事情境后,可以让读者逐渐融入其中,进而获得更加真实的体会。
亲近自然也是营造故事情境的方式,尤其是在一些描写景物的作品中,读者只有亲身去看、去摸、去听才能真正感受到景物的魅力,如在品读《望庐山瀑布》时,仅仅从字里行间与图片视频中是很难全面感受庐山瀑布奔流而下所带来的震撼之感,从而在理解“飞流直下三千里,疑是银河落九天”时会有所不足。
总体而言,营造故事情境对于提升阅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而具体到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被动或者主动进行故事情境营造,但是这一方式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如果过于拘泥某一情境,也会限制读者的解读范围,因为文字表达更易激起人们的想象力,并会在想象之中获得更加丰富且奇异的感受。
细细咀嚼语言,品味语言表达“妙处”
文学作品的魅力是通过语言进行表现,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通过细细咀嚼语言来体悟作品情感,并同时品味语言表达的“妙处”,如在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僧敲月下门”这一诗句中的“敲”用得十分传神,将夜深人静这一意境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从身上拿钱时,使用的是“排”出九文大钱而没有用“拿”或者“摸”,主要是为了表现孔乙己在有钱时向外人炫耀的心情,这与后文中“摸出四文大钱”中的“摸”形成了鲜明对比,将孔乙己生活状况的一日不如一日的境况进行了呈现;朱自清《草》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里用“钻”展现了小草生长过程的动态化,将小草刻画成了一个调皮的精灵,既可爱又充满生机,如果换成“长”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掌握语言的“妙处”能够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而想要获得良好效果,“比较式”鉴赏方法是最为常用的类型。在运用“比较式”方法时,除了比较不同字词外,还包括不同作品的比较。比如在品读柳宗元的《江雪》时,可以与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对比。两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题秋江独钓图》借助九个“一”刻画出了江边鱼人独自垂钓的场景,所要表达的既有作者追求自由逍遥的情感,也有一丝的枯寂藏于其中;《江雪》是柳宗元仕途多舛的境遇下所作,其中描绘了天寒地冻下杳无人烟的河面上,有一个老翁披着蓑衣正在垂钓的场景,将柳宗元“孤独而坚强”的情感表现了出来。这样的情境会给予读者一种悲怆之感,但在与《题秋江独钓图》对比后,也能从中品味到柳宗元的对于这样生活的一种向往。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同样是表达作者对故乡与祖国的思念,两者的差异在于:余光中是通过层层递进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引领读者慢慢体会其中的情感,而席慕蓉则是通过意象的刻画呈现出一幅饱含细腻情感的画面,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进行鉴赏。
品味语言需要调动多种感官,这样才能深入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才能为达到更高水平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从体验中联想,促进情感进一步升华
阅读重在“感悟”,而想要获得更好的“感悟”效果,需要拓展“感悟”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具体的作品之内。读者在阅读中需要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基于一篇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对人生、对生活以及对社会进行思考,并且能结合自身的情感经验对远离人们生活的作品进行理解。
在朱自清的《背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朱父穿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朱父蹒跚的背景在一瞬间让儿子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父爱如山,一般不会通过语言来流露,读者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联想,多想一想父亲的不易与坚强,从而体会父亲深沉不外露却又浓烈的父爱;在作品《散步》中,展现出了一幕家庭和睦相處的场景:当一家人在选择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上产生分歧时,奶奶提出要走大路,孙子却要走小路,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赞同了奶奶的选择,而奶奶最后又赞同了孙子选择,最终一家三口愉快地走在了同一条道路上。从这一篇文章中可以看到“爸爸”的孝顺、“奶奶”的宽容以及对“孙子”的疼爱,读者可以由此联想自己的家庭关系,从而更加明确塑造和睦家庭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思考调整家庭关系的策略。
从体验中联想是促进情感进一步升华的关键,也是读者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支撑。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