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果与预后影响
2020-08-12王晓彬李智瑶
王晓彬 李智瑶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临床效果;预后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6-003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椎间体纤维环破裂,髓核溢出压迫神经,导致日常活动障碍,并发腰部与下肢放射性疼痛,脊柱稳定性降低[1]。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需及时有效治疗干预。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以保守治疗方案为主,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年时间内收治共计96例该疾病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康复理疗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段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研究样本数量共计96例,全部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等(n=48),研究组患者中男25例,女53例,年龄范围为42-76岁,年龄均值(58.69±5.63)岁,病程范围为2-6年,病程均值为(4.12±1.09)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44-79岁,年龄均值为(58.72±5.85)岁,病程范围为1-6年,病程均值为(4.07±1.02)年,常规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影响。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中医针灸推拿,选取腰点、环跳、腰腧、太溪、肾盂、委中、承扶等穴位实施针灸,留针时间为1h,对腰部实施推拿按摩。
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康复理疗,主要措施包括腰椎牵引、磁力线温热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
腰椎牵引:于病床固定便携式腰椎牵引器,取患者仰卧位,使其身体向上方挺直。利用腰围带、胸带固定患者,采取胸大肌姿态实施牵引。每次牵引时间为20min,每日牵引3次,单次牵引需间隔30min,持续治疗时间为4周。牵引初始重量为患者体质量的1/3,如患者可耐受,逐步增加至患者体质量的1/2,
磁力线温热治疗及功能康复训练:利用我院磁力线温热治疗仪,于患者椎间盘突出部位及患侧下肢固定磁极板,每次磁力治疗时间为20min,每次治疗3次,持续治疗时间为4周。为减轻患者腰椎负荷,需锻炼肋间肌、腹肌、腰背肌等,取患者俯卧位,四肢充分伸展,同时抬起双腿及上半身,每次练习5min。取患者站立位,双手置于腰间,身体后仰,每次练习5min。取患者膝关节屈曲仰卧位,双壁伸展向前抬起后缓慢放下,充分进行20次。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实施评估,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如患者脊椎畸形、腰腿麻木疼痛等癥状消失,直腿抬高超70°,评估为显效。如患者脊椎畸形、腰腿麻木疼痛等症状改善,直腿抬高超50°-70°评估为有效。评估后患者未达上述标准则评估为无效,评估结果为显效及有效为临床治疗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利用SPSS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与外伤及退行性病变有关,患者腰椎纤维化破裂,髓核膨出,对脊椎神经根造成压迫,导致患者腰腿疼痛,腰椎活动障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以保守康复治疗方案为主,为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2]。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经康复理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常规中医康复理疗方案起效速度较慢,为此需对康复理疗方案进行调整。腰椎牵引通过调节腰椎关节距离可降低椎间盘受压程度,为髓核回位营造良好条件,也可促进神经根及周边组织水肿吸收,舒张腰椎间肌肉组织,使腰椎功能逐步恢复。磁力线温热治疗仪可抑制末梢神经过度兴奋,缓解疼痛,也可改善腰椎局部血运,提升水肿吸收速度。康复功能训练重点为腰背部肌肉锻炼,可提升腰背部肌力,预防腰椎软组织损伤,降低腰椎间盘符合[3]。通过综合康复训练措施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逐步修复腰椎功能,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由此可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康复理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超辉.推拿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OL].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11):91-93
[2] 袁建,刘华,樊琼.针灸推拿联合躯干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OL].当代医学,2019(33):151-152
[3] 王欣,王大巍,孙亦强等合并移行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05):74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