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徽宗赵佶的画作《瑞鹤图》
2020-08-12李雯燕
摘要:宋徽宗名赵佶,号宣和主人,北宋皇帝,书画家,擅长花乌画。在宋徽宗时期,大力发展画院,改变了宋以前的绘画风格。本文从画作背景、构图特点以及设色等方面对赵佶《瑞鹤图》进行分析,浅析宋徽宗《瑞鹤图》的绘画构成。
关键词:赵佶;瑞鹤图;宋代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048-01
一、前言
宋徽宗赵佶,是古代少有在艺术上颇有成就的皇帝。关于赵佶的降生,民间传闻他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托生,这种说法虽然并不可信,但赵佶与李煜一样,治国昏庸但在艺术上却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瑞鹤图》就是他执政期间所创作的作品之一。
二、画作《瑞鹤图》的背景
北宋政和二年元宵佳节第二天清晨,皇城宣德门城楼上空,晨雾弥漫,云烟缭绕,天空中出现了一群仙鹤,在空中久久盘旋,不肯离去。引得皇城宫人纷纷停下仰头惊诧,驻足观看纷纷称奇。当时徽宗看到这个场景兴奋不已,认为是这一吉兆预示着宋朝国运兴盛,便将此景绘制下米并提诗记录。但这个时期的北宋已经开始衰落,民间开始出现频繁出现小规模的起义。而徽宗信道教,鹤又是道家文化的象征,徽宗是想借由“祥云瑞鹤”此景来安慰自己天下太平并安抚民心。
三、构图特点
从构图上看,《踹鹤图》将风景与花鸟结合起米,并采用了居中式的构图方法。《瑞鹤图》中的宣德门屋顶及宫殿比例切实,将宫殿结构描绘的工整细致,宫殿周围的祥云又打破了宫殿的规整,使画面看起来不会过于呆板。
在《瑞鹤图》中,仙鹤占据画面大部分,画面上空灵动飞舞的仙鹤与下方的精致平稳的宫殿形成强烈对比。鹤群有聚有散,仙鹤的运动轨迹看似随意,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的妙处,试着移动其中一只仙鹤的位置就会发现,可能会与画面中其它仙鹤相撞重合。因此,这种看似随意的构图,背后其实是赵佶的精心安排。宝殿两端各立一只仙鹤,左边半蹲,右边直立,上方盘旋的仙鹤分别朝着左右两只仙鹤飞米。众鹤呼应呈环形。其中鹤的眼睛是赵佶独创的生漆点睛法。相传宋徽宗画鸟的时候,全幅画完独留眼睛空着然后用生漆点在眼睛处,会产生略微凸起的效果,这样远看鸟的眼神会颇具神采。这也是《瑞鹤图》中仙鹤栩栩如生的原因之一。其次,《瑞鶴图》所描绘的是群鹤,并不是独鹤,无法一一详尽描绘仙鹤的姿态,但是从整体上米看,每只仙鹤的姿态,羽毛,头部等都不一样。不管是画面布局还是仙鹤姿态的精心设计都体现出了徽宗高超的绘画技艺。
四、设色风格
宋代时,审美逐渐由唐朝的富丽华美开始转向淡雅单纯的极简美学。在现实中,仙鹤和云都是白的,赵佶为了突出重点的鹤,有意将白云压暗,让白云沉在下面,以免影响主体的表现。
从颜色上看,《瑞鹤图》背景天空以石青敷染,,赋予画面清雅明亮的气息,以赭黄色渲染祥云,加以勾勒,使祥云灿烂又炫目。在石青色的背景中,白色仙鹤显得格外突出。其画面既具有文人特有的含蓄又寄托了他希望国泰民安的愿望。同时他作为皇帝《瑞鹤图》的设色隐隐透出皇家风格但却不过分奢靡,这也体现了赵佶在艺术审美上的极高造诣。
五、诗、书、画、印
最早主张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是苏轼,但宋徽宗是第一个在艺术创作上实现了诗书画印的完整统一。在《瑞鹤图》中,诗书印的位置与我们现在常见的作品不一样。
《瑞鹤图》别出心裁,单独将诗文提在画面左侧的空白空间处,并没有提在画作之上。这也是瑞鹤图的特点之一。诗文结尾处有一个宋徽宗独一无二的画押笔迹。对于这个笔迹,最普遍的是将它解释成“天下第一人”。这个也从侧面体现了徽宗对自己绘画艺术的自信。
六、结语
在瑞鹤图当中,赵佶进行多种新的尝试,在构图上花鸟与风景相结合,一改以往花鸟构图;将诗书画印结为一体,在诗书画印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些都证明了徽宗在绘画上的成就。西方的劳伦斯西克曼曾经这样评价徽宗“魔鬼般的写实主义。”《中国绘画__史》亦确认他“花鸟之妙,为臣工所不及。”日本的美术典籍,还有把他称为“艺术皇帝”。徽宗虽然在治国上毫无建树,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却令人无法忽视。在他执政期间,大力改革发展画院张择端、王希孟都是这一时期的画家,在他的带领下,大大推动了当时的绘画发展,宋代美学在后世的影响也离不开的他的推动。
参考文献:
[1]李福顺.宋徽宗与祥瑞画[J].中国书画,2003(12).
[2]李争.从《瑞鹤图》看宋徽宗绘画的形式感[J].大众文艺,2016(14).
[3]许玮.“祥瑞图”写实性考辨[J].新美术,2013(07).
[4]翟文露,于峰,浅析赵估画作《瑞鹤图》[J]].美术大观,2013(08).
[5]刘伟冬.群鹤飞舞朝兮暮兮——《瑞鹤图》有关问题的阐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01).
[6]冯国超.宋徽宗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7]徐潜.中国古代绘画大师[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8]章用秀.皇帝画家赵佶[M].南吕: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雯燕,女,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