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区中的火焰精灵
2020-08-12邓小夏
邓小夏
纳特伦湖观鸟向导马赛人塞昂,手拿木杖,腰挂佩刀。
前往纳特伦湖的路崎岖颠簸,尘土飞扬。裸露的泥土地因极度干旱形成大小不一的沟坎,所谓路,就是汽车碾过的车辙。
司机阿里告诉我们,这样的路有100多公里。他说,泥土由黄转灰白时,湖区就近了。
下午4点多,我们终于抵达驻地。
纳特伦湖地处坦桑尼亚与肯尼亚边界,大部分居于坦桑尼亚西北,位于东非大裂谷谷底东边。湖区附近的住宿地很少,我们住的是最接近湖区的一个帐篷基地。
这是马赛人经营的一个简陋的帐篷旅馆,没有电,也没有热水供应,但因为地理位置极好,价格也是不菲。
三四个大帐篷搭建在石头垒砌起的高台上,帐篷周围倒是绿树茂盛,与路上所见的干旱形成强烈的反差。驻地附近有几个马赛人的村子,能看到不远处伦盖伊火山巨大的锥形山体。
负责照顾我们的马赛女服务员名叫瑞恩,20来岁,会说英文。她很快拿来柠檬水,为客人接风洗尘,很有仪式感,服务水准与正规酒店比一点也不含糊。瑞恩提醒大家,房外挂的铁桶里的水是河里的碱性水,只能冲凉,不能喝也不能刷牙,每个帐篷只能提供一壶开水。
天色渐渐暗下来。几位马赛服务员拿着武器在帐篷外走动,提醒我们不要随意离开驻地,以免遭遇野生動物袭击。
第二天一早,我们从驻地出发,驱车十多公里,往湖区更深处进发。
帐篷旅馆远处即是伦盖伊火山。
树林中马赛人的帐篷旅馆。
帐篷旅馆服务员瑞恩。
当地规定,看火烈鸟必须要聘请马赛人为向导,以确保安全。我们的观鸟向导叫塞昂,是一个年轻小伙子,有着马赛人标志性的瘦高身材,手里拿着一根长木杖,腰间挂着一把长佩刀,很威风的样子。
锥体型的伦盖伊火山海拔2878米,在马赛语中的意思是“神之山”,是东非大裂谷里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喷发碳酸钠熔岩的活火山。
让这座火山名声大噪的是山脚下几行浅浅的脚印。
360万年前,一群与“人类祖母”露西同属阿尔法南方古猿的人类远祖,穿越了火山脚下的利特里地区,并在火山岩上留下了一串脚印。
尽管火山距离脚印发生地还有上百公里,但科学家担心如果发生大规模火山活动,随风飘动的火山灰有可能会覆盖这些珍贵的遗迹。伦盖伊火山最近一次明显活动发生在2007年9月4日,火山灰随风飘到了近20公里外的地区。科学家在火山附近安装了传感器,随时监测着火山内部的岩浆活动。
纳特伦湖就是伦盖伊火山喷发形成的碱水湖。湖长56公里,宽24公里。火山喷发出的碳酸钠熔岩流入湖泊里,与温泉一起,释放出高浓度的矿物质。
纳特伦湖的水位随季节而变化。旱季,湖泊的pH值可达9~10.5,碱度与氨相若。很少有生物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一些动物的尸骨在湖水的冲刷下变成石雕,使这里被称作“地球上的冥湖”。
在腐蚀性强烈的恶劣环境下,却有一种蓝绿螺旋藻生存了下来。这种喜盐的古菌微生物使湖泊各区域的颜色也产生了变化,呈现出粉色、红色、酒红色等颜色。
这些藻类正是火烈鸟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火烈鸟适应了这种高盐度环境下的生活。细细的大长腿和脚上厚厚的皮肤让它们完全无惧脚下的湖水。具有腐蚀性的湖水还成为一道天然防御工事,让鬣狗、胡狼、狒狒等无法靠近。湖中央更是这些掠食者无法企及的地方,火烈鸟们因此可以无忧无虑地生存繁衍。
雨季,这些火焰般的精灵聚集于湖中,数量多时高达300万只。它们在此交配产卵,繁育出150万到250万只雏鸟,使这里成为非洲最大的火烈鸟繁殖地,被称为世界的“火烈鸟幼儿园”。
现在生活在湖里的是小火烈鸟。火烈鸟刚生下来都是白色的,由于湖中藻类内含丰富的红萝卜素,随着进食的藻类越来越多,它们身上的羽毛会越变越鲜艳,最后变成火一般的颜色。
这些精灵时而低头觅食,时而在天空翱翔。塞昂学着火烈鸟叫,以吸引它们靠近。然而想看清火烈鸟,必须要走到湖里。
此时正值旱季,虽然不是火烈鸟最多的时候,却是最好的观鸟季节。塞昂说,雨季湖水上涨,便无法在湖区行走了。
大家跟着塞昂,深一脚浅一脚,小心地在河床上走着。塞昂穿的是废轮胎做成的简易凉鞋,他告诫我们,碰到水的话回到岸边要清洗干净。不过,我的翻毛靴子还是毁了。
湖区开阔空旷,人烟稀少,四周静谧。湖水退去后,留下夹杂着火烈鸟粪便的干枯河床,让这里显出如月球般的荒凉美丽。
火烈鸟极其敏感怕人,我们越靠近,它们越后退,直至退向湖泊深处,有的干脆远走高飞。
前面是宁静的湖水和成千上万只翩翩起舞的火烈鸟,身后是伦盖伊火山。“自然界的东西都堪称经典,它们与艺术品类似。”梭罗的这句话放在这里尤为合适。这里有天地洪荒最后一刻的模样,也有生命最鲜艳的绽放。
湖岸边为数不多的小块湿地水草茂盛,是马赛人饲养牛羊的好地方。
纳特伦湖区居住着数千名马赛人。传统的马赛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他们通常身披色彩鲜艳的披风,木杖不离手,以驱赶野生动物。此外,他们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缺了上下两颗门牙。瑞恩和塞昂都是如此。
这是马赛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瑞恩告诉我们,他们小时候都会被敲掉两颗门牙,以方便在生病或生命垂危时灌水喂药。
牛羊在马赛人的生活中举足轻重。他们认为牛是神的赐予,也是财富的象征,牛越多越受人尊敬。当地政府大力推进野生动物保护,马赛男子的成人礼不再是杀死一头狮子,而是尽可能多地养牛。
提起自家的牛羊,塞昂的脸上便泛起微笑。他24岁,已有4头牛,6只羊。马赛人实行一夫多妻制,据说10头牛就可以娶到一位妻子。塞昂做一次导游一般能有50~100美元的收入,给旅游摄影爱好者做模特也可以有些小收入,再努力一下,便可以攒够结婚的钱。
马赛人也开始融入现代社会,游牧不再是唯一的谋生手段。一些人到附近山上开垦土地,种植蔬菜。他们不再居住在小小的泥屋中,而是和附近居民一样生活在铁皮房里。还有一些人走出马赛村,到城里谋生,村里的人越来越少。
坦桑尼亚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现在大多数马赛孩子都会上学读书。瑞恩和塞昂都曾在附近的学校读书,因为英文比较好,容易找到和旅游业相关的工作。瑞恩告诉我们,她计划不久后离开这里去城里找工作,她要为她的儿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离开湖区时,遇上马赛人的赶集日。路上的马赛人多身着鲜艳披风,有的赶着牛羊,女人们头顶什物。我们相互挥手致意,各自奔向自己要去的地方。
长颈鹿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