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障碍的预防性护理策略制订和应用的效果评价

2020-08-12马秀平杨丽红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0年11期
关键词:预防性颅脑疼痛

马秀平, 王 丽, 杨丽红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1. 门诊部; 2. 急诊科,山东 济宁,272029)

应激性障碍是个体在自身遭受或目睹到他人面临具有威胁生命安全的事件后的2~28 d内出现的身体和心理等异常反应[1]。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具有威胁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症之一,常见病因有脑卒中、脑外伤等,损伤的突然发生使患者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但在早期常被忽视[2]。颅脑损伤患者在出现应激性障碍后,如若未能及时予以治疗,可进展为创伤后应激性障碍(PTSD),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生活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3]。及时评估患者发生应激性障碍的风险并给予早期预防性护理措施是防治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关键举措,本研究在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障碍的危险因素后,并对针对性制订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效果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34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患者脑外伤或脑卒中诊断明确;② 年龄不低于18岁;③ 意识清醒,认知功能正常;④ 住院时间在2~28 d;⑤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其他部位急性损伤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长期或间歇性昏迷、精神异常;② 处于精神疾病治疗期或既往有精神疾病治疗史;③ 治疗期间发生其他严重急性应激事件;④ 无法正常交流;⑤ 病史资料不完整。男190例,女156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为(47.45±12.42)岁。

另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因颅脑损伤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为(46.42±12.12)岁;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为(46.51±12.19)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调查人员完成对符合入组标准患者的问卷调查,由精神科专科医生完成对患者的应激性障碍诊断。调查内容如下: ① 基础资料。采用自制问卷完成患者基础资料的采集,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和患病等情况。② 应激性障碍。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中文版[4]完成应激性障碍诊断,问卷含30个项目,每项条目按照0分“没有体验”至5分“总是体验”分为6级评分制,每个项目评分相加获得总分,总分≥40分提示存在应激性障碍,且评分越高,症状越重。③ 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5]完成对患者睡眠质量评估,量表共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0~5 分提示睡眠质量良好,6~15分提示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提示睡眠质量很差。④ 抑郁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6]评价患者心理状况,各含有20个条目,按照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至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分为4级评分制,其中低于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⑤ 头痛程度。采用视觉模糊评分(VAS)[7]测定患者疼痛程度,患者依据自身感觉进行疼痛评分,满分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评分低于3.3分为轻度,3.3~6.6分为中度,6.6分以上为重度。

1.2.1 护理干预措施

1.2.1.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交代病房管理、更换病号服和及时遵医嘱服药等常规护理措施。

1.2.1.2 预防性护理策略 根据危险因素制订预防性护理策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策略,具体措施如下。① 心理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积极、热情、主动地接触患者,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心理想法并给予理解、认同,及时缓解患者对治疗的抗拒心理。告知患者应激性障碍的一般知识,争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尤其对于头痛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加强心理指导,疏解抑郁情绪。② 睡眠护理。保证患者拥有充足的睡眠,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嘱其保持适当活动量和时间。必要时可安排家属陪护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增加安全感。③ 疼痛护理。治疗过程中注重对患者的疼痛管理,可以采用音乐疗法、舒适疗法等措施缓解患者疼痛,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应激性障碍发生情况。由精神科医师SASRQ中文版[4]完成应激性障碍诊断,应激障碍发生率(%)=(总例数-无应激障碍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应激性障碍单因素分析

出现应激性障碍患者146例,发生率为42.20%。不同性别、年龄、睡眠状况、疼痛程度和抑郁程度的应激性障碍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偏瘫颅脑损伤患者的应激性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偏瘫患者(P<0.05)。见表1。

表1 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应激性障碍单因素分析 [n(%)]

2.2 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应激性障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性别、年龄、睡眠质量较差、中重度疼痛、中重度抑郁和偏瘫均是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应激性障碍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见表2。

表2 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应激性障碍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 两组应激性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SASRQ评分和应激性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 05)。见表3。

表3 两组应激性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随着颅脑损伤患者数量的增多和医学救治理念的发展,单纯的疾病救治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救治期望。近年来,出现许多关于应激性障碍的研究,但多数存在于地震、交通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突发性创伤,临床上关于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障碍的研究尚不多。本研究不仅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障碍的危险因素,还针对提出的预防性措施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颅脑损伤患者中应激性障碍的发生率为42.20%,与研究报道[8]相符合,提示颅脑损伤患者是应激性障碍发生的高危人群,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避免其发生。女性是发生应激性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为女性情感相对细腻,当其患病后会过度担心自己的康复和预后,出现害怕、紧张等负面情绪。并且年龄低于45岁为危险因素,与张乐等[9]的研究相一致,其原因可能为45岁以上人群阅历相对丰富,经历的挫折较多,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抵抗力也优于年轻人。中重度抑郁是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应激性障碍的高危因素,符合刘萍萍等[10]的研究。中重度疼痛是颅脑损伤患者的高危因素,严重的疼痛会产生不安全感,增加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活动[11]。偏瘫是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能原因为偏瘫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往往因害怕成为家人负担而出现消极颓废心理。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减少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障碍的发生,与文献报道一致[12],睡眠障碍会导致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减弱自身生理和心理防疫能力,出现焦躁、易激惹等行为,导致应激性障碍的发生。

在分析出危险因素后,通过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SASRQ评分和应激性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表明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障碍的发生[13]。预防性护理可有效控制高危因素,及时的心理干预缓解了患者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通过对疼痛、睡眠等危险因素的管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降低了应激性障碍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障碍的风险较高,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应激性障碍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预防性颅脑疼痛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疼痛不简单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