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患者康复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
2020-08-12曾艳
曾 艳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湖南 衡阳,4210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病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其治疗与护理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公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但为更好地提高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急需一个规范、高效的临床护理方案[1]。常规基础护理主要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等,但缺少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肢体训练,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等恢复较慢且并发症发生较多。集束化护理是与临床医学中多种护理方法相结合,优化护理质量,实现科学护理的新模式[2]。本研究通过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评价其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和并发症等。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9)。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患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 自愿参与,积极配合;② 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③ 无颅内出血或其他颅内疾病;④ 年龄≥18岁;⑤ 介入治疗于发病4.5 h内完成;⑥ 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3]相符。排除标准:① 精神异常;② 不能配合治疗;③ 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④ 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积极做好病情监护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 心理干预: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了解,进行个体化、合理化的一对一心理疏导。
(2) 生活指导: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包括站立、吃饭、洗衣、刷牙、穿衣、负重,以及离床等简单日常生活能力。
(3) 康复锻炼:合理规划锻炼时间,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和语言的功能锻炼,提醒患者注意安全,防范跌倒与摔伤等情况。
(4) 预见性护理: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见性干预,如误吸、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通过预见性干预措施做好预防和处理。① 指导患者正确进食,每两小时拍背一次并避免感冒者探视防止误吸或引起感冒产生大量痰液,预防肺部感染;② 提醒并帮助患者及时做好日常清理,并且对排泄部位消毒、清洗,若有必要,可增加高吸收尿垫,保持泌尿道清洁防止泌尿系感染;③ 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尤其下肢需每日按摩以及肢体内外翻训练,逐日增加下肢腿部肢体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RNADL)[4-5]、运动功能水平量表(FMI)[6]、脑卒中量表(NIHSS)[7]评分;观察两组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RNADL、FMI和NIHSS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RNADL评分和运动功能FM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NADL、FMI和NIHS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情况 [n(%)]
2.3 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n(%)]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会对患者的心理、经济造成沉重负担,对其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临床上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常使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效果较好,但往往由于术后护理不当导致康复效果不佳[8]。故寻找一种规范、高效的临床护理方式对于提高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方法主要为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的生理体征进行观察、指导用药等简单护理,模式单一,缺乏对患者的心理和个体化针对性护理,导致康复时间较长,效果较差,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集束化护理是目前临床针对多种严重疾病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9-10],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一对一针对性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指导、肢体康复训练,以及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疗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患者常卧床,肢体运动能力差,且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可引起吞咽障碍等。故本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等情况进行评价[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RNADL评分和FM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些结果主要是由于集束化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不良情绪疏导,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紧张等情绪进行安抚,增强患者信心,减轻心理负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其次,对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肢体功能恢复进行康复锻炼,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指导,耐心帮助患者完成简单的日常训练,对患者家属进行康复锻炼教育宣讲,让家属协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锻炼。此外,由于患者术后长期卧床,饮食、饮水、咳痰和排尿等行为均受限制,而下肢由于长期缺乏运动,血运不畅引起血栓形成。故本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集束化护理中的预见性护理,可及时对术后并发症或各种不良反应进行提前预防,降低其发生可能性,最终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总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集束化护理能有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考虑与集束化护理的连续性、目标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有关,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强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和并发症预防均有改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