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员“X学科领域”知识培训策略探析

2020-08-12陈思彤那春光

图书馆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领域

陈思彤 那春光

(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辽宁 大连116026)

1 引言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业务和服务架构一直在不断变化中,工作重心从传统文献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服务,转变为对多样化和学科融合的数据集合的采集、描述,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整合度高的知识服务。同时,图书馆作为学校整体机构的一部分,也要融入到学校发展建设的洪流中,因此也作为知识生产者、学术参与者和教育协作者,承担或参与机构知识库建设、数字人文项目和文化育人等工作。这些变化和挑战对图书馆和馆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如何在满足自身发展规划需求下,能拥有更多既具备图情专业知识又具有其他学科知识背景和技术特长的人才,馆员如何系统快捷地获取更丰富多样的学科知识,无疑是图书馆和馆员们都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理论研究方面,鄂丽君、王启云构建的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能力框架中,具备一定学科背景知识是扩展能力中的重要部分[1];范翠玲等提出根据学科馆员的不同学科知识及服务能力分类,组建梯度型团队,以实现内部知识共享和转化来提升团队的学科知识服务能力[2];刘翠青研究美国高校图书馆对学科馆员能力需求得到启示,馆员能力要跟上图书馆变革趋势,或以创新方式雇用新人,或加大力度重新训练现职人员[3]。在培训实例方面,针对特定岗位的馆员培训已形成一定规模,如CALIS 三期建设项目重点实施的5 期学科馆员培训[4]、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连续举办6 期的中国数据馆员培训班、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培训等。笔者试图结合调研和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情况,总结专业馆员获取特定学科领域知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馆员“X学科领域”知识培训的实现思路和策略。笔者所指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特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承担图书馆主要业务及服务工作的图书馆员[5]。“X学科领域”是指非图书情报学科的某一个或多个学科,笔者主要指图书馆所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省市级重点建设学科。

2 高校图书馆员学科领域知识获取现状

个人知识体系是围绕着其所接受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和自我规划学习而搭建起来的。图书馆员的个人知识体系中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知识与其接受高等教育所学专业、工作中接触学科资源与服务、自主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全体专业馆员所掌握的学科领域知识集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各类学科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笔者依据院校所属层次、办学规模、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选取国内8所高校图书馆作为代表性样本,通过微信、电话咨询等方式调研高校图书馆部分馆员现已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情况,以及这些馆员对自身所学专业以外的学科领域知识获取情况。

2.1 馆员现有学科专业知识情况及分析

调查对象为8 所高校图书馆主要从事学科服务、资源建设采购工作的专业馆员,以馆员所获得的最后学历为准,分别统计图情专业毕业和非图情专业毕业的馆员数量,以及与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一致或相关专业领域毕业的专业馆员情况。

由表1 可见,首先是各馆从事学科服务、资源建设的专业馆员数量差距较大,图情专业毕业馆员与非图情专业毕业馆员占比也不同。这与图书馆所在高校的办学规模、学校类型、学科侧重等因素有关。如A、B图书馆所在高校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办学规模较大,偏重理工类学科,因此图书馆人员较多,专业馆员数量也较多,同时学科服务等各类服务开展较多,相对拥有的非图情专业毕业馆员也较多,也能吸引或招聘到与学校一流建设学科领域一致或相关的专业人才,便于开展深入而有针对性的学科化服务。其次是各图书馆与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一致或相关专业毕业馆员的数量普遍偏少,这与学校的招聘制度和意愿、图书馆业务需求有关。如E 图书馆近些年受到学校招聘制度限制,难以招聘到与学校一流学科相关的专业人才到馆工作;又如D、H 图书馆所在高校重点建设学科为人文社科类别,图书馆开展的学科服务较基础,因此并没有重点建设学科相关专业毕业馆员。

表1 8所图书馆部分专业馆员学历专业背景情况

2.2 馆员自学“X学科领域”知识情况及分析

笔者随机选择8个图书馆中共30名图情专业毕业馆员进行调研,他们均来自学科服务或资源建设岗位。问题1 为:“图情专业毕业馆员在工作中,是否认为自己有必要补充学校一流建设学科、重点建设学科的相关专业领域知识”,30名馆员一致认为有必要补充相关知识。问题2 为多选题:“如果认为有必要补充,通过什么方式学习获取相关知识”。选择“工作中逐渐积累”的馆员有27人,“自学相关专业书籍”的有15 人,“自学相关专业MOOC 等网络课程”的有10 人,选择“在学校旁听相关专业课程”的馆员有7 人,“尚未主动学习”的有3 人,还有9 名馆员选择填写了“其他方式”,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员交流学习”“向相关专业学生和老师请教”“参加专业讲座、会议”“参与相关课题研究”方式进行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通过调研可见,多数图情专业馆员意识到补充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学。

3 高校图书馆员进行“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3.1 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需要

面临科技发展、学术传播方式变化、用户行为转变、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挑战,高校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被要求在融合度、精度和个性化上都要有所转变。以学科服务为例,早期开展的学院专业对口式服务,多是根据馆员的专业背景完成一些重复性高、相对单一的工作任务。而当下学科服务面临转变和扩容,如科学数据管理、知识产权服务、学科发展趋势跟踪预测、嵌入式服务等,用户最终需要的是具有“图书馆特色”的知识化产品及团队协助式的服务。这就要求学科馆员具备图情专业基础和个人知识特长,这种特长不是某种具体专业知识,而是对一个学科及和它有关的更大学科领域信息资源的了解掌控情况;或是对某些技术和工具的掌握[6]。

3.2 国内图情专业教育及馆员培训尚未涉及

结合已有文献[7-9]整理发现,国内图情专业研究生一般通过专业选修课程对图情专业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部分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也存在研究生结合导师研究方向或承担课题内容,对图情学科以外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自我学习的情况,但尚未有通过系统授课或第二学位攻读方式来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知识的教学方式或培养计划。在美国、英国图情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中,均将具备相关学科知识(交叉学科知识)和专业学科背景知识(非图书情报学科的某一学科知识)的储备作为图情专业硕士的能力要素指标之一,国内文献研究和部分专家对上述能力要素指标持认同态度[9]。在馆员教育与培训方面,国内目前没有面向具体学科领域知识的培训,也没有针对学科馆员、馆藏建设馆员开展的具体学科知识培训。

3.3 人才招聘具有随机和不确定性

理想状态下,图书馆期望招聘具有与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一致学科背景的人才,即部分学历为图情类专业、全部学历均非图情类专业两种人才类型,但招聘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应聘人才专业未必吻合需求,另外由于学科领域与学历专业在范畴上存在差距,即使其所学专业与图书馆所需学科领域一致,但专业学历所学知识偏基础,工作后仍需加强对整体学科领域知识的掌握。而非“双一流”建设大学和省、市属高校也拥有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建设学科,其图书馆也要围绕学校优势学科发展进行资源建设和科研服务支持,但受到地域、条件、学校招聘制度的限制,难以招聘到相应学科背景人才,因此对现有馆员进行学科领域知识的培训更能解燃眉之急。

3.4 馆员自学缺乏系统性

如上文调研所示,许多馆员有意识地通过学习专业书、沟通交流、旁听课程、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补充学科领域知识,更多的是在工作中慢慢积累,但这些自学形式的知识获取都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只是零散地学习了一些知识点,仅接触到庞大学科领域中微小的一个研究方面,无法形成知识体系。完全通过自学去宏观掌握一门学科领域知识,对馆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耐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4 高校图书馆员“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实现思路

高校图书馆员“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建议以项目申请及建设的方式逐步实现馆员培训。通过明确培训目标、建立组织与管理方式、设计“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课程,分阶段推进,逐步实现高校图书馆员掌握符合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方向的一到多门学科领域知识。

图1 高校图书馆员“X学科领域”知识培训的实现思路

第一阶段以项目申请和建设为主,带动对馆员“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课程的建设。具备较丰富学科服务经验的高校图书馆可结合学校具有优势的一流学科、重点学科积极参与项目申请。如高校一流建设学科为土木工程,则图书馆可联合学科专业教师共同申请“高校图书馆员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知识培训项目”。项目获批后,设计馆员“X学科领域”培训课程,共同完成项目建设。

第二阶段以项目建设为基础,实地开展馆员“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培训由项目申请馆组织开展,培训对象为相同一流学科或重点建设学科高校的图书馆员。通过实践授课接收培训反馈,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培训方式,储备师资力量,积累培训经验,完善项目建设。

第三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于建设成熟、涉及高校多、科研服务需求高的学科领域,项目申请单位可将知识培训课程组织制作慕课,便于更多馆员进行系统学习,也为馆员学习掌握多门学科领域知识提供可能。项目申请单位也可定期组织线下交流研讨,探讨培训课程如何能更好地指导图书馆业务实践,交流各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经验,调研分析培训成效,这也能使馆员感到学有所用,促进课程内容更新,最终形成馆员“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基地,发挥长效作用。

5 高校图书馆员“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的策略分析

5.1 组织与管理

培训教育的实现需要有力的组织管理保障。笔者建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委会”)、各省级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联合对培训项目进行组织和推进。可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管理方案,着重负责项目申请时的资质审核和培训成果的审核验收。

指委会应以“一学科一项目”为原则,负责对申请开展培训的学科领域数量、类别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如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各高校一流学科分布,共有28所高校的化学学科为一流建设学科,同时化学学科也是很多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在审批“高校图书馆员化学学科领域培训”项目申请时,指委会可结合申请单位资质、不同研究方向、地域因素等批准多个平行项目,保证培训受众范围。如从地域角度考虑,天津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化学学科都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两校图书馆可通过项目建设分别实现华中、华南地区高校图书馆员化学学科领域知识培训。

指委会也应大力支持培训慕课制作,并在培训形成规模取得成效后,鼓励更多高校图书馆联合学校优势学科师资力量参与更多特色学科领域、特色研究方向知识培训课程的设计。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特色较鲜明,只有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拥有该学科的高校总量不大,指委会也可鼓励其他高校图书馆申报项目,如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并支持图书馆以慕课形式完成项目建设,增加培训的学科覆盖范围,也便于培训开展。

5.2 培训目标

对高校图书馆员进行“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使馆员能从宏观的角度系统地把握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不同于专业学位教育针对学科下设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培训要求馆员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学科的整体发展脉络、核心专业体系、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及现状、研究前沿和热点趋势等,能宏观把握学科特点、科研流程及对应的行业发展概况,具备对学科重要学术文献源和信息源进行收集、组织、利用的能力,培养馆员将学科领域知识与图书馆业务工作切实结合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5.3 课程与师资

课程内容设计是培训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培训目标,馆员“X学科领域”知识培训课程的内容应力求对一个学科领域及其下属多个研究方向、多种专业知识的整体把握,而不是高深学科知识讲解或专业技能传授。课程内容还要将图情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与“X学科领域”知识打通,增加对学科学术信息源的介绍及利用讲解,并结合图书馆业务和服务设计案例分析内容,详见表2。

表2 馆员“X学科领域”知识培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决定了师资力量的选择和配备,建议由学科领域专业教师、项目建设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共完成授课内容设计。如表2 所示,第一、二部分教学内容由专业教师负责设计并授课,馆员要对讲解范围和深度给出适当建议,使培训课内容贴近图书馆工作的需求;第三、四部分教学内容由专业馆员负责设计和授课,学科领域专业教师要给与建议和指导。

6 结语

专业馆员普遍承担着图书馆中最主要的业务及服务工作,面向他们开展高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图书馆馆员“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能起到“领入门、打基础”的作用,专业馆员从宏观角度了解某学科领域知识的总体框架,再通过自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的经验,使自身“X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不断丰满,结合图情专业知识和其他技术,逐渐形成个人业务专长,显著提高业务能力。同时,高校图书馆近年来愈加注重阅读推广、数字人文项目、智库建设、数据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开展,这些工作具备跨学科合作、任务分工繁杂、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同时要求馆员具备宽覆盖的学科教育背景[10-12],以及资源建设、沟通合作、项目设计能力等。高校图书馆员“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的实施能适当弥补人才空缺,能够促使这类工作持续良好地开展,也使原有业务与服务向纵深发展,让图书馆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笔者结合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需求,提出实施高校图书馆员“X 学科领域”知识培训的初步思路,其可行性仍需要更充分详实的需求调研和事实依据来论证,此外如培训项目的具体建设办法、项目管理办法和课程内容设计是难点,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期望这种面向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战略目标而开展相应学科领域知识学习的视角,能开拓未来高校图书馆界选择馆员培训内容的思路,使馆员培训为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新的力量。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