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雾化吸入与静脉滴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对比分析

2020-08-12姜淑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3期
关键词:阿奇血常规支气管炎

姜淑贞

(莱西市河头店中心卫生院,山东 莱西)

0 引言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物理化学刺激和变态反应引起的所致的支气管黏膜炎症,多同时累及气管、支气管,为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1]。阿奇霉素是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及生殖道感染,可治疗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及成人的呼吸道感染,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指南推荐作为上述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2]。据报道,阿奇霉素的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具有很大影响[3]。本次研究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阿奇霉素给予不同给药途径,发现雾化吸入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确诊并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10例,其中男54例,女 56例,年龄 10~58岁,平均年龄 (36.4±7.1)岁,病程2~6d,平均病程(3.7±1.2)d,以上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将上述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静脉滴注组和雾化吸入组,静脉滴注组共55例,男27例,女28例,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36.8±7.0)岁,伴咽喉肿痛26例,发热49例,咳嗽43例,咳痰40例,血常规异常29例,X线肺纹理增粗21例;雾化吸入组共55例,男27例,女28例,年龄10~57岁,平均年龄(35.8±7.1)岁,伴咽喉肿痛27例,发热51例,咳嗽44例,咳痰39例,血常规异常28例,X线肺纹理增粗20例。静脉滴注组与雾化吸入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理情况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同样的常规护理,叮嘱多饮水以预防发热引起水分蒸发过多导致缺水,加强营养以增加机体能量、保护肠胃,注意保暖以预防寒冷的刺激是支气管粘膜抵抗力过低,进行退烧处理等。

1.2.1 静脉滴注组

该组患者均进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阿奇霉素用量为10mg/kg溶解于5%葡萄糖缓慢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持续7天。

1.2.2 雾化吸入组

将100mg阿奇霉素溶解于0.9%氯化钠溶液10mL,加入α-糜蛋白酶5mg组成雾化液,雾化温度稳定在30℃,每天雾化吸入两次,每次持续10~15min,每日两次,持续7天。

1.3 评价标准

疗效标准分为两方面,其一为观察两组患者咽喉肿痛、发热、咳嗽和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和X线肺纹恢复正常的时间,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其二为观察一个疗程后患者恢复情况,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和无效。痊愈表现为患者临床病症全部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表现为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体温恢复正常,但未痊愈;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咽喉肿痛静脉滴注组 55 5.1±0.9 6.2±1.1 4.5±0.6雾化吸入组 55 3.9±0.7 4.5±1.2 3.3±0.7 P 值 -- <0.05 <0.05 <0.05

表2 两组血常规、X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表2 两组血常规、X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血常规 X线静脉滴注组 55 4.8±0.8 5.7±0.9雾化吸入组 55 3.2±0.5 6.6±1.1 P 值 -- <0.05 <0.05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数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发现,雾化吸入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静脉滴注组短,血常规和X线肺纹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变短,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并且雾化吸入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静脉滴注组,且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2、表3和表4。

3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粘膜炎症,多由感染、物理刺激或过敏等引起,常发生于气候突变时。它是一种所有年龄的人常见的和经常发生的疾病,通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并且经常是肺炎的早期表现。该病同时累及气管和支气管,其特征是咳嗽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加[4]。当疾病轻,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反之亦然可以转化为慢性支气管炎。当身体的抵抗力低,如寒冷,过度疲劳和营养不良,很容易患这种疾病。急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因是病毒、支原体和细菌,它们可继发于细菌感染[5]。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初发病,所以有鼻塞、不适、发冷、低烧、背部和肌肉疼痛以及喉咙痛。严重咳嗽的出现通常是支气管炎出现的迹象。起初,干咳又无痰,但几个小时后或几天后出现少量粘液,后来出现更多的粘液或粘液化脓性痰,明显的化脓痰引起多种细菌感染[6]。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是镇咳、祛痰和抗感染治疗。

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但是致病菌变异导致对一些传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和抗药性,现阶段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药物主要为阿奇霉素,且阿奇霉素也可应用于儿童[7]。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并且阿奇霉素较易被人体吸收且吸收较为迅速,半衰期较长。阿奇霉素的抗菌光谱与红霉素相似。它对流感嗜血杆菌和淋球菌比红霉素有更强的影响。对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MC<1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作用,对于弓形虫和梅毒螺旋体,它也有良好的杀伤作用[8]。

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具有直接影响,且不同的给药途径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直接关系。口服或静脉注射阿奇霉素使药物到达发病部位的时间较长,并且药物在发病部位的浓度具有不确定性,一般无法彻底消除支气管内的病菌,使治疗的见效时间和有效率均降低。并且口服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容易引起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口服生物利用率约为40%,它在体内广泛分布,每个组织的浓度可以达到同一时期血液浓度的10-100倍。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内的浓度很高,前者可以将阿奇霉素输送到炎症部位[9]。雾化吸入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给药途径,阿奇霉素经吸入可直接到达支气管末端和肺泡细胞,可增加药物浓度和血药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并且经雾化吸入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这对儿童患者尤为重要,并且对于儿童雾化吸入相较于静脉滴注具有更大的易操作性[10-12]。

本次研究共有患者110例,雾化吸入组55例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雾化吸入组患者咽喉肿痛、发热、咳嗽和咳痰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静脉滴注组(P<0.05),血常规和X线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明显短于经脉滴注组(P<0.05)。并且雾化吸入组的痊愈率(87.3%)治疗有效率(100%)和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3.6%)明显高于经脉滴注组(61.8、5)、(92.7%)和(69.1%)。这说明使用雾化吸入的给药方法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阿奇血常规支气管炎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血常规解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阿奇,出发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