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40例疗效观察

2020-08-12姜海晶张海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3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姜海晶,张海红

(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0 引言

带状疱疹英文名称herpes zoster,它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呈逐步升高趋势[1]。老年患者、恶性肿瘤及重症患者,因体质较弱,发病率更高,皮疹面积更大,病程更长,疼痛更重,易引起血疱、大疱及坏死,更易发生疱疹后遗神经痛[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简称PHN),是指治愈带状疱疹皮疹后,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3]。PHN是一种并发症,常见于带状疱疹治愈后[4],发病年龄一般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60岁至70发病率大约为65%,70岁以上的发病率接近75%[5]。因老年带状疱疹发病率高,更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传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本文探索单磷酸阿糖腺苷用于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皮肤科门诊收治的40例带状疱疹患者。纳入标准:年龄在60岁以上,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带状疱疹的诊断,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患者没有使用过系统或外部抗病毒药物。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接受治疗者、心脏、肝脏或肾功能衰竭者,单磷酸阿糖腺苷过敏症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未遵照医疗指示或增加服用其他药物者,疗程未能完成者。18例男性,22例女性,一共40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9岁,平均74.5岁,发病时间1到3天。2例发生在四肢,8例发生在腰腹部,12例发生在胸背部,18例发生在头面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从年龄、性别、趋势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来看,两组都没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静脉滴注0.1g/kg的单磷酸阿糖腺苷和250mL的0.9%氯化钠,每天一次,共7天。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0.25g,每日3次,共7天。两组均口服甲钴胺,口服维生素B1,口服双氯芬酸钾25mg,水疱处常规消毒,以—次性采血针点刺,抽吸疱液,隔日治疗。保护创面,合并感染者酌情予以外用抗生素乳膏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没有疼痛感,结痂或皮肤损伤消除者为痊愈;无明显疼痛感,结痂或皮肤损伤消退至70%者为效果显著;缓解疼痛,皮肤损伤消退至30%者为有效;疼痛仍然明显,皮损消退。皮肤损伤消退小于30%或恶化者为无效。有效率=(治愈+显效)/病例总数×100%。痊愈率=痊愈例数/病例总数×100%。治疗第四周末评定后遗神经痛评判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使用均数±标准差(meanD)描述,若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描述,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数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痊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如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带状疱疹痊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χ2=2.33,P>0.05),如表 2。

2.1 两组皮损症状比较

比较两组的止痛时间(从开始用药到神经痛显著减轻)、水疱停止时间(从开始用药到水疱停止生长)、结痂时间(从水疱干燥到结痂时间),(,d)。见表 1。

表1 皮损症状比较表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比较表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不良反应病例无。对照组头痛、恶心、胃不舒服有3例。因为病人可以容忍上述症状,他们没有选择停止用药,治疗后消失。两组患者的血液、尿液常规和肝肾功能治疗前后均正常。

2.4 说明

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带状疱疹的痊愈率方面与传统抗病毒药物比较同样有效。但在缓解临床症状及缩短病程方面是比传统药物优异。两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在此研究中无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头痛及消化道症状均能耐受。

3 讨论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的不仅是为了治愈疾病和尽快停止疼痛,而且是为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尽量减少。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长,儿童和青年大约为半个月,老年人大约为一个月,最长可持续数月[6],疼痛持续超过1年患者占30%至50 %,少数情况下超过10年[7],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带来困扰。阿糖腺苷早期作为抗肿瘤药物用于临床,后来治疗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抗[8]。单磷酸阿糖腺苷是阿糖腺苷的单磷酸化合物,是人工合成的嘌呤核苷类化合物[11],在感染科、皮肤科和儿科[9]现已广泛,治疗病毒疾病,如感染。现在已经知道,该药物对病毒有三种作用:(1)可以与病毒的DNA聚合酶结合,使病毒的DNA合成和活性降低。(2)使病毒的DNA聚合酶的活性抑制。(3)抑制病毒DNA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的活性[10]。它使病毒DNA的合成受到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使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其对人体周围神经损害降低,治疗时间缩短。在这项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皮损及各症状恢复时间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药物进行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快,实验表明,带状疱疹通过本药治疗效果良好,总有效率可达到95%,治疗一个月后遗神经痛仅有5%发病率,优于口服泛昔洛韦(后遗神经痛发生率15%),说明老年带状疱疹的治疗应更积极,早期急时给予高效足量的抗病毒类药物是关键,抑制病毒的复制,以较少局部神经的损伤,从而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另外,单磷酸阿糖腺苷的用药不良反应在此次治疗组中未发生。但是,在过去的文献中也有相关的报道,主要表现为异常过敏反应,如皮疹和瘙痒等,不良药物反应严重者主要表现为冷战、发烧、过敏性休克等[11]。但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儿童出现这些不良反应[11]。

综上所述,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上尤适用于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同时建议在本院输液用药,以便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因为所有药物均不能排除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临床给药时应胆大心细,方能对患者负责。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新生儿黄疸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