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式乳腺切除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肿块的对比分析

2020-08-12肖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3期
关键词:肿块乳腺切口

肖军

(黄石市阳新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石)

0 引言

乳腺肿块近年来的临床发病率水平相对较高,且有呈现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但通常仍然建议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有创性治疗方式的应用会使女性第二性征、术后心理、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1]。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主要具有切除程度彻底,操作方法简单方便,所需费用相对较低等几大优点,且对乳腺所造成的损伤程度相对较小,乳腺外形在术后能够尽可能的保持,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2,3]。本次研究中,对传统开放手术与改良式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肿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的88例乳腺肿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患者,年龄34-68岁,平均(49.8±4.6)岁;左侧乳腺病变21例,右侧乳腺病变23例;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5.2±0.6)个月;已婚患者35例,未婚患者9例;已产患者31例,未产患者13例;良性病变38例,恶性病变6例;治疗组44例患者,年龄37-66岁,平均(49.7±4.4)岁;左侧乳腺病变19例,右侧乳腺病变25例;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5.4±0.5)个月;已婚患者37例,未婚患者7例;已产患者32例,未产患者12例;良性病变39例,恶性病变5例。两组上述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手术,操作前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后,根据术前所进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沿肿块表面做放射状的手术操作切口,将乳腺完全切除之后对

残腔创面进行灼烧,并通过电凝方式止血,如果出血部位较大,也可以选择实施结扎止血。对残腔进行彻底清洗后,对切口的底部实施贯穿缝合,腺体、皮下组织要依次进行缝合,残腔不需要保留,对手术切口进行常规关闭并在加压条件下实施包扎。治疗组采用改良式乳腺切除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手术操作开始前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后,在肿物相对的乳晕或乳晕旁做手术操作切口,长度控制在3-5cm之间,切口要保证不超过乳晕,使乳腺肿块充分暴露后,对其实施游离、切除处理,残腔需要保留,采用生理盐水对切口进行彻底清洗,以电凝刀对残腔表面位置进行灼烧,常规止血后放置适当的引流管,随后关闭切口,术后不需要进行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1)操作期间出血量、操作时间、住院时间;(2)并发症率;(3)总有效率;(4)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5)对治疗方案满意度。

1.4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乳腺肿块症状消失,术后检查证实,患者病灶完全去除,无任何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乳腺肿块症状减轻,术后检查证实,患者病灶去除程度超过50%,没有出现任何术后并发症;无效:乳腺肿块症状没有减轻,术后检查显示病灶去除程度没有达到50%,或出现术后并发症[4]。

疼痛程度:在术后当天和术后三天,分别采用VAS评分法对疼痛程度展开相应评价,最高分为10分,得分越高,则疼痛程度越严重[5]。

满意度:采用不记名打分问卷(满分为100分)的形式,在出院当天调查满意度。<60分为不满意:≥60分且<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满意[6]。

1.5 数据处理方法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表示,以SPSS 18.0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操作期间出血量、操作时间、住院时间

治疗组操作期间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仅有2例(4.5%),少于对照组的8 例 (18.3%)(P<0.05)。

2.3 手术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2.4 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

两组术后三天VAS评分均较术后当天发生显著降低(P<0.05)。术后三天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

2.5 满意度

治疗组满意度数据较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满意度数据两组统计结果[n(%)]

3 讨论

在乳腺肿块治疗过程中选择改良式乳腺肿块切除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而言,其切口位于乳晕及其附近位置,相对较为隐蔽,具有更加理想的美容效果,而且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对残腔进行缝合处理,也不必在加压条件下进行包扎,通过患者自身的组织液实施适当填充,对正常生理状态下的乳腺组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相对较轻,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基本不会出现并发症,通过连续真皮层缝合技术对皮肤实施缝合,可以使切口更加美观,不易形成明显的瘢痕,不可吸收慕丝线更加便于在引流条拔出后能够及时对切口进行封闭,拆线后不会有生物不相容性问题发生,乳腺外形在手术后普遍能够保持良好,使患者更乐于接受[7-10]。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更加充分说明,改良式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肿块能够大幅度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操作期间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和对治疗方案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肿块乳腺切口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彩超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临床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张惠灏:乳腺肿瘤重在预防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