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尾松林雪灾的发生特点与减灾措施

2020-08-12黄永恒

安徽林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雪灾马尾松样地

黄永恒

(休宁县渭桥乡林业站,安徽 黄山 245400)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休宁县的主要树种之一,全县现有松林(绝大部分是马尾松,少量黄山松)19 327.6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11.75%;活立木蓄积量134.61万m3,占全县活立木蓄积量的13.9%[1]。东临溪、商山、万安、海阳、渭桥5个乡镇,松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之比均在20%以上,其中商山镇、海阳镇分别为59.6%和32.15%,面积大大超过杉木、毛竹和阔叶树,是该地区担负国土绿化和维护生态安全使命的主要树种。

由于马尾松的抗雪压能力不是很强,特别是Ⅱ和Ⅲ龄级的中幼林很容易遭遇强降雪危害,不仅影响其林分的正常生长和材质,而且严重影响林内卫生,容易诱发次生灾害。因此,弄清和掌握马尾松林雪灾的发生特点,探寻有效的控灾减灾措施,不仅关乎马尾松林的生长与成材,更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基础性工作。

1 调查因子与方法

调查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林分密度、林龄和树种组成等。

调查方法:在全面踏查灾情的基础上,按主导因子各设置面积为333.5 m2的样地1~2个,详细调查登记样地内翻蔸、腰折、断梢以及未受影响的马尾松株数,以此作为马尾松灾情与各因子之间关系的分析依据。

样地调查汇总见表1。

2 马尾松林雪灾的发生特点分析

2.1 自然条件与灾情

2.1.1坡度

由表1可知,在自然条件中,坡度是影响马尾松灾情最为显著的因子。如国有林场石田分场8号小班山顶(1号样地)和9号小班山脚(2号样地)沿公路约20 m范围内山场,山斗乡山斗村7号小班靠外围的几个小山坡(5号样地)以及五城镇月潭村1号小班(7号样地),因坡度平缓(22°以下),灾情普遍轻微,株数损失仅占4.2%~4.8%,不少地块只有少量断梢和折枝。而石田分场8、9号小班的山腰部分(3、4号样地)和山斗乡山斗村7号小班里面的所有山包(6号样地),因坡度较大(28°以上),灾情普遍较严重,株数损失达31.4%~44.9%,少数地块高达80%以上,严重的甚至一根不留。

表1马尾松林雪灾样地调查因子

2.1.2 海拔

海拔对马尾松灾情影响不明显。如国有林场石田分场的8、9号小班的陡坡地段(3、4号样地)和山斗乡山斗村7号小班的陡坡地段(6号样地),海拔200~350 m,平均受损率为38.4%;而五城镇小贺村95号小班10号样地,海拔350~450 m,其他条件与前者相近,受损率为37.1%,高海拔小班损失率反而略低。

2.1.3土层厚度与小地形

土层厚度与小地形对马尾松灾情的影响与坡度相关。灾情严重地段一般都在坡度较大的山坞边坡上,山顶一带土层虽较浅薄,但因坡度小,灾情反而较轻微。如石田分场8号小班1号样地,虽位于山顶,土层较浅薄,甚至岩石裸露,但因地势平缓,受损率仅14.4%;而3号样地位于山坞边坡,土层虽然较厚,但因坡度较大,受损率却高达31.4%。此外,小地形对马尾松灾情的影响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山坞及两边都是重灾区,这在所有马尾松受灾小班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但这仅是一种表象,不是单纯的小地形影响的结果,与这一地段林分密度普遍较大的共性有密切关系,具体见2.2.2密度与灾情一节中的分析。

2.2 林分结构与灾情

2.2.1林龄与灾情

Ⅱ、Ⅲ龄级的马尾松幼中林因树干尖削度比较大,抗雪压能力较弱,是雪灾的易发阶段。如受灾最为严重的3、4、6和10号样地,损失率分别为31.4%、44.9%、38.8%和37.1%,除坡度较大(均在28°以上)的原因外,其林龄均在15~26年。而Ⅳ龄级以上的近成熟林,树干已趋于饱满,抗雪压能力明显增强,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其损失率明显低于Ⅱ、Ⅲ龄级的幼中林。如13和14号样地,自然条件与3、4、6、10 号样地相近,林龄 45 年,密度在合理密度区间范围内,受损率仅9.1%和10.0%,且受灾类型以断梢为主,仅1株腰折,未见翻蔸的情况。Ⅰ龄级幼林因树木较矮,冠幅小,其抗雪压能力反而较Ⅱ、Ⅲ龄级强。如8号样地,坡度26°,林龄8年,平均高3.5 m,平均受损率仅7.1%,且受损类型是以断梢为主,没有翻蔸的情况。同样,在缓坡地段,Ⅱ、Ⅲ龄级的损失率也高于Ⅰ龄级和Ⅳ龄级以上林分。如1、2、5号样地为Ⅱ、Ⅲ龄级,损失率分别为14.4%、12.9%和14.8%,7号样地为Ⅰ龄级,11、16号样地分别为Ⅳ、Ⅴ龄级,受损率分别为4.2%、5.0%和5.6%,均低于Ⅱ、Ⅲ龄级林分。

2.2.2密度与灾情

林分密度大,林木径高比小,树干较纤细,抗雪压能力较弱;密度小,径高比大,树干较粗壮,抗雪压能力明显较强。但各年龄段表现有所差异,Ⅱ、Ⅲ龄级的中幼林表现最为明显。如3、4号样地损失率高出同属一个小班的1、2号样地约24.5%,除了3、4号样地坡度较大这个自然因素外,其密度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样,3号样地和4号样地相比,自然条件相似,年龄相同,且密度都较大,3号样地为204株/667m2,4号样地为 236株/667m2,相差 32株/667m2,3号样地低于4号样地13.5%。而密度对于Ⅰ龄级和Ⅳ龄级以上林分的影响就没有Ⅱ、Ⅲ龄级明显。如五城镇月潭村1号和4号小班(Ⅰ龄级)的7、8号样地,密度相差50株/667m2,损失率仅差2.9%;海阳镇新塘村26号小班(Ⅳ龄级)14号样地密度高于同小班的13号样地36株/667m2,其损失率仅高出3.4%。

2.2.3树种组成与灾情

调查还发现,混交林在Ⅱ、Ⅲ龄级时灾情较同等条件的马尾松纯林有所减轻。这是因为马尾松属阳性速生树种,通常位于林冠上层,树干粗壮,提高了其抗雪压能力。如9号样地为松阔混交林,10号样地为马尾松纯林,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但9号样地受损率低于10号样地。但在Ⅳ龄级以上林分中,混交对灾情影响不大。如12、15号样地为混交林,平均受损率为 5.7%;11、13、14、16 号样地为纯林,平均受损率为7.4%,差别不大。

2.3 经营措施与灾情

该地马尾松林仅在20世纪末开展过少量间伐和修枝作业。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国有林场还是集体林区,对郁闭后的马尾松林除采取卫生伐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外,基本没有其他人工经营措施。

调查中发现,以往曾遭遇过雪灾的马尾松林以及林缘木、散生木和孤立木等,灾情普遍较轻。主要原因是该类林木密度较小,树梢粗壮结实,林木抗雪压能力强。

2.4 雪灾发生特点

马尾松林雪灾的主要发生特点是:一是受灾程度受林龄影响最大,坡度和密度次之。Ⅱ、Ⅲ龄级是雪灾的易发林龄,其他林龄段普遍较轻。坡度或密度越大,灾情越重;反之则越轻。但不同林龄受灾差异性很大,Ⅱ、Ⅲ龄级较为突出,Ⅰ龄级和Ⅳ龄级以上林分,虽有影响,但不明显。二是受灾类型受坡度影响最大,密度和土层次之,其他因子与受灾类型没有明显关系。陡坡—浅土层—低密度翻蔸的稍多,腰折和断梢的较少;陡坡—浅土层—高密度和陡坡—深土层—高(低)密度翻蔸与腰折的比例相当;缓坡无论土层深浅,密度高低均以腰折和断梢为主,翻蔸的极少。

3 提升马尾松林抗雪灾能力的经营措施

马尾松林雪灾损失不仅仅是树木本身,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与林内卫生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潜在的间接损失往往大过直接损失。因此,积极采取对应有效的经营措施,提高马尾松的抗雪灾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1 及时清理雪压木

对遭受雪灾的马尾松林,要及时进行卫生伐,凡翻蔸和腰折已失去保留意义的林木要全部予以采伐,并及时清理出林外,防止引发次生灾害。

3.2 开展抚育采伐

对于普遍存在密度大、树干较纤细、抗雪压能力不强的马尾松纯林,应当大力开展抚育采伐。对交通便捷、容易作业的山场,可采取中、弱度抚育,伐后林分密度保持在“安徽省马尾松林分合理密度参考表”给出的平均值与上限值之间[2];对于路途较远、交通不便、作业难度较大的山场,应采取中、强度抚育,伐后林分密度保持在“安徽省马尾松林分合理密度参考表”给出的平均值与下限值之间,以保证保留木的径向生长具有充足的营养空间。

3.3 进行人工修枝

马尾松修枝,不仅是培育无节良材的重要手段,也能起到缩小冠高比,减少对积雪的截留,以及加快树干的径向生长的作用,从而提高其抗雪压能力。

建议对路途近、交通条件好的马尾松中幼林进行修枝抚育,修枝强度为:Ⅰ龄级用材林不超过树高的1/3,Ⅱ龄级不超过树高的1/2;公益林的修枝强度要略小于同年龄的用材林。枝桩要求尽量平整且刀口不能伤害树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

猜你喜欢

雪灾马尾松样地
马尾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
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浅析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辽东地区不同间伐强度对水曲柳林分生态效益的影响
马尾松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
新巴尔虎左旗大(暴)雪天气特征分析
雪灾对林木资源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