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

2020-08-12杨煜程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分形空间结构旅游景点

梁 美,杨煜程,张 楠

(苏州科技大学 数理学院,江苏 苏州215009)

1 分形理论及方法

1.1 分形理论

旅游景区是一个旅游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空间结构对旅游资源的利用、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市场的开发等具有重要影响。苏州市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对苏州市主要旅游景区建设及其时空结构演化展开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分形的概念最初是数学家本华·曼德博提出的,其数学基础是分形几何学,基本特点是用分数维度和数学方法研究客观事物[1]。分形理论自诞生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旅游业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在1990 年年末开始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旅游地理学[2],而后分形理论主要被应用于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等方面的研究[3-9]。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关系到旅游业的效应发挥,利用分形理论对景区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并加以测评,可以为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相应的策略。

景区作为一种复杂系统,在其演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组织优化的作用。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理论基础,研究区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分布,并以苏州市旅游景点空间结构为例,测算各旅游景点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集聚维数,分析苏州市的集聚程度、旅游景点分布的合理性,为今后苏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优化方法。

1.2 集聚维数的测算

苏州,旧时也称姑苏、平江,是江苏省地级市,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风景旅游城市。苏州处于中国华东地区、江苏东南部、长三角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傍太湖、北枕长江,位于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02′之间。全市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54.8%,海拔4 m 左右,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7%。

苏州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近2 500 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清代“天下四聚”之一,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以拙政园、留园、网狮园、环秀山庄为典例的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先后于1997 年、2014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市内各旅游景点按照一定规律围绕中心旅游景点——苏州博物馆呈现凝聚态分布,且各景点的分形体是均匀变化的,则有半径r 圆周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景点数N(r)与半径r的关系,即,由于分维指标Df会随着半径r 变化而变化,所以,引入平均半径:

式(1)中:RS为苏州旅游景点的平均半径;S 为区域旅游景区的个数;ri为第i 个旅游景点到苏州博物馆的距离。

2 苏州市旅游景点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及优化

2.1 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以A 级旅游景点为研究样本,并从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得苏州市65 家国家A 级旅游景点的数据,利用百度地图坐标拾取系统获取苏州市旅游景点空间位置,运用ArcGIS 10 建立苏州市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数据库。以苏州博物馆旅游景点为测算中心,测算出个旅游景点至苏州博物馆旅游景点的重心距ri,并将其转化为平均半径RS,如表1 所示,然后以(RS,S)绘成双对数坐标图,如图1 所示,通过MATLAB 中最小二乘法即可求出苏州市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的聚集维数值D。

如图1 所示,苏州市旅游景点空间结构存在明显的两个无标度区,这表明苏州市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是分形的,且有两个子区间。第一子区间对应的RS为7.25~30.14 km,随机聚集维数值D 为1.951;第二子区间对应的RS为7.25~44.70 km,随机聚集维数值D 为1.207。这表明,在不同空间范围内,苏州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分布差异较大,中心城区的旅游景区分布密度明显大于外缘城区的分布密度。

表1 苏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集聚维测算数据

图1 苏州市旅游景点空间结构集聚维对数图

2.2 空间结构问题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苏州市旅游资源丰富且旅游景点较多,但从空间结构上看,苏州市旅游景点分布并不均匀,姑苏区、吴中区、昆山市、常熟市等区域旅游景点较多,超过了总数的70%;从密度上看,除姑苏区外其他区域资源密度都不超过0.5 个/km2,相城区甚至密度小于0.1 个/km2。这说明了苏州市旅游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其旅游景点空间结构有待优化。因此,一方面需加强姑苏区、吴中区等中心景区的合理分流,减缓其人流压力;另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起游客对主城区周边城区的知名度不高但具有特色旅游资源的景点的关注,以便于打造全面的旅游景区系统。

2.3 空间结构优化方法

苏州市作为中国特色旅游城市,有着2 500 多年的悠久历史,也是吴文华的发源地。近几年来,苏州市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发挥优势扩大投资,使得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上涨,旅游业迅速发展,但旅游人流的分布依然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均衡分布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苏州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对每一处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各景区之间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景区资源空间分布的均衡发展。

整合姑苏区及其相邻城区相城区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二者的整合、优化。此外,应重点发展吴中区一带的景区,比如香山、灵岩山等,加快其5A级景区建设。

加快相城区的旅游景点建设。相城区的历史十分悠久,交通也非常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但仍有部分旅游景点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应该进一步对其进行合理引导。

改善太仓、张家港等地区的交通条件。太仓、张家港等地因为交通不便,旅游人数相对较少,若改善其交通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则既能充分利用太仓、张家港的旅游资源,又能减轻姑苏区的人流量。

3 结论与讨论

结果显示,运用分形的方法证实苏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确实具有分形特征,景区分布体现核心松散,外围紧致的结构递变趋势,为苏州市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实际指导。基于上述分析,建议加强苏州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宣传力度,构建一套系统、完整的信息服务平台,实时更新旅游景点周边的交通、住宿等信息,为游客提供便利。

两张图表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且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认为苏州市旅游景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加快整合主城区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在主城区旅游业发展较好的情况下与其他周边城区进行资源互补,促进周边城区(如相城区)的景区发展;同时,完善吴中区等周边城区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其旅游景区的规模和质量,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苏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的统筹发展。

但是,本文因缺少对旅游市场、人流量及其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加入影响因素的动态度研究,以更全面地预测景区空间结构的发展动态。

猜你喜欢

分形空间结构旅游景点
柞蚕茧系统分形研究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美人鱼
感受分形
分形
绝美的分形艺术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综述
道路绿化带的不同空间结构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浅析《被占的宅子》的空间结构
河北燕郊的空间结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