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冷门”发出热辐射:增强科技新闻传播效果刍议
2020-08-12□
□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但相比其他新闻,科技新闻依然是“冷门”。目前的科技新闻,专业化程度较高,但与生活关联性较差。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对如何增强科技新闻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科技新闻广义上包括科技成果、科技活动等。科学技术往往给人“高冷”印象——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当对时效性要求高的新闻报道遇上专业性强的科学研究,如果不加以消化,只是对科技论文等照搬照抄,科技新闻就会陷入“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局面,留下生涩、呆板的“画像”。
大量新闻实践证明,要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另辟蹊径的选题策划
2019年,《科技日报》“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专栏刊登的文字系列报道“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意味着,这组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报道,得到了新闻同行的专业认可。
2018年4月16日,有关中兴事件的新闻在网上爆棚。三天后,《科技日报》一版头条强势开辟专栏“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开篇以“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为引题,报道了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所需要的顶级光刻机方面的落后状况。
很多新闻同行都评论说,《科技日报》这组报道策划得很及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当然值得肯定,但更应该看到差距和不足。只有认识到差距,才有可能弥补差距。《科技日报》没有人云亦云,认为公众有必要了解更多东西,尤其应该知道,我国的科技发展仍然在“长征”,甚至还有受制于人之处,这体现了《科技日报》的使命和担当。
与以往泛泛谈差距不同,“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专栏报道定位于非常重要但不为人知的能力疲弱领域,也就是“卡脖子”技术。专栏共推出35篇稿件,可以说是对各个行业的35项“卡脖子”技术做了梳理,是一次直击“软肋”的深度调研。这组报道收获了很好的传播效果,社会反响强烈。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传统媒体不一定能拼赢新闻的速度,但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手法一定是看家本领,与其他媒体比眼力、比耐力、比深度,才能不断“生产”出比别人有质量的新闻产品。[1]
二、审慎严谨的报道准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对科技新闻来说同样如此。
便利的网络让人们有了更多渠道来获取信息,也让科技信息的发布者越来越多,直接的结果就是真假难辨,网络上伪科学、科学流言屡见不鲜。向血液内注入基因能治疗疾病?改造自身基因将催生“超级人类”?近年来有关医学问题总能触发公众的敏感神经。
2018年5月,“中国富豪前往乌克兰注射胚胎干细胞续命”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事件看似是几个富豪的个人行为,但其进行违规治疗的行为败坏社会风气。《科技日报》刊文《60万元“土豪保鲜针”扎出无知和愚昧》,稿件在标题里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作者此前持续跟踪干细胞研究、产业的相关动态,在稿件中进一步阐释两个观点:一是干细胞利用不是儿戏、也不是妄想,而是遵循科学规律、标准的临床医学;二是愚昧引发的产业乱象会使得正规产业停滞甚至倒退。
2019年10月,有媒体发长文讲述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脑瘫患儿采用“封针疗法”。这一已投入临床应用近30年的疗法,就此进入公众视线,并引发广泛质疑。是拯救孩子的创新,还是让孩子无端受苦的骗局?《科技日报》2019年10月刊文《“封针”疗法治脑瘫,是创新还是骗局》,作者在深入采访后提出,不能武断地认为所有自创疗法都无效。不过,临床应用的技术,应该是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有循证医学支持的技术。毕竟,创新疗法在进入临床之前,是要过好几道关的。
▲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基地的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研发力度,拓展机器人应用领域,提高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图为2020年5月18日,工人在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唐山开元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调试一款焊接机器人系统。(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量子波动速读、给小学生戴头环来监测走神、买抗糖丸抗衰老……近年来,《科技日报》特别开设了“科技改变生活·正听”版,专事辟谣。与此同时,近年来科技报道时常出现“反转”:前一天还是大肆宣传的重大成果,第二天就变成了负面的、人人喊打和质疑的事情。2018年11月26号,某新闻网站上午发布一则新闻,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的婴儿在中国诞生。这样一则“重大成果”,当天下午却发生转折,国内同行纷纷质疑。
科技新闻工作者不是科技工作者,但这不应成为科技新闻报道盲目追求轰动效应的借口,也不应当成为放弃审慎严谨态度的理由。2019年5月,“水氢发动机正式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新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因为原始新闻报道中“加水行车”的说法容易产生歧义,很多人表现得很亢奋:“有点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是假的”“学过中学化学的人就应该明白不可能”,“旗帜鲜明”地定性:这是一门伪科学,一场骗局。
《科技日报》记者通过对话相关技术研究团队负责人,回应“水氢发动机”实为“车载水解即时制氢氢能源汽车”,属于一种制氢技术。作者同时采访其他业内专家,提出“从理论原理上来讲,水氢燃料技术路线存在,但主要问题是效率低和成本高”的观点,认为与技术的真实性相比,其高昂的成本和现时条件下无法量产才是引发质疑的关键所在。
目前报道我国科技进展时,“美国跪了”“日本吓尿了”等字眼在新媒体端口屡见不鲜。要做到去伪存真,不被“吓跪体”“吓尿体”带节奏,要求记者自身热爱科学,并愿意扎根科技领域报道,日积月累,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科技新闻资源库,对具有独创性的重要科研成果,可以在第一时间报道;大到某个地区或领域的科研水平、科研优势,小到科研人员的最新动向,可以持续跟踪;对存疑的社会热点,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外脑,也就是专家等来进行“把脉”,特别是通过听取不同专家的意见,发出尽量客观的解读。
三、通俗化的“翻译”艺术
阅读科技报道的读者,概括地说主要有两类人:科技工作者和普通人群(非科技专业人士)。
最新发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接近2020年底达到10%的目标。但即使是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随着科技分工越来越细,在其他领域他们可能也是普通读者。
因为有难以表达、说不透彻的特点,科技新闻记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科技语言的翻译,在科学家和普通人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要做好翻译,记者首先要树立读者意识,新闻是给读者看的,不是给专家看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技日报》策划“追问新冠肺炎”系列报道,选题衡量标准是和老百姓疑问的契合度,比如疫情初期会追问发烧咳嗽了到底要不要去医院,当专家呼吁痊愈者捐献血浆,就追问“痊愈患者的血浆对于临床救治有什么作用”。
2018年6月1日,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闭幕式上,李晓红院士当选新一任院长。如何拉近普通读者与这样一次改选的距离。作者在李晓红当选后第一时间发表文章《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标题巧妙设疑:他/她是谁?是个多大年龄的“年轻”人?在文章写作上,跑口多年的作者提前准备,将李晓红院长的经历梳理得“眉清目秀”,成为10万+的爆款。
读者阅读科技报道,希望了解最新鲜、最准确的科技信息,但读起来不费劲,可以通过设问句、疑问句、反问句及比喻、拟人、类比等修辞手法,感性的语言、贴近的角度、力求将科技新闻与人们关心的事件、熟悉的事情联系起来,减少信息传递的屏障。
以“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系列报道为例,报道聚焦的是某项具体技术,更容易造成技术术语堆积,一般人看不懂。系列报道中《这些“细节”让中国难望顶级光刻机项背》一文在谈及光刻机极致的机械精度时这样写道:光刻机里有两个同步运动的工件台,一个载底片,一个载胶片。两者需始终同步,误差在2纳米以下。两个工作台由静到动,加速度跟导弹发射差不多。“相当于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齐头并进。一架飞机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不能刻坏了。”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微球是个应用很广泛的材料,在《微球,民族工业不可承受之轻》一文中,作者在两千字内的篇幅里,只讲最容易理解和最能为人记住的细节。作者这样讲微球的常见用途:“手机屏幕里,每平方毫米要用一百个微球。间隔物微球撑起了两块玻璃面板,相当于骨架。在两块玻璃面板的缝隙里,再灌进液晶。”再比如,讲微球的制造:“微球的材料是塑料或二氧化硅。第一步,在反应液里,塑料或者硅烷变成液球,并且固化。就好像油快速搅拌在水里,会分散成小球一样。”这样的表达让读者大致明白,这么小的球是怎么做出来的。
《文汇报》曾在报道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束流检测与控制技术部副主任冷用斌时这样写道:他必须在百万分之一秒内,“看清”直径只有几十微米的电子束流的运行状态。“这个精度,相当于在万米高空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要看清地面上运动员的投篮动作,而且还要报告出有没有投中,如果没投中,偏差有多少。”“百万分之一秒‘看清’电子束运行”“在万米高空看清地面上运动员投篮”,这样的“翻译”让人印象深刻。
四、有温度的人情味表达
与其他新闻,比如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相比,科技新闻更讲究严谨性,专家在讲述一些科技事件时,也习惯引用大量专业术语。但一些专业名词听起来会比较刻板和晦涩,降低了阅读兴趣。
科技新闻不仅要求新、求快、求准,讲故事的技巧同样重要,将新闻性强的科技热点融入涉及民生小叙事,这样的科技报道才有深度、有高度,更有温度。
同样是对陈年遗骸的DNA检测技术的报道。有报道这样写道: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李辉团队研发的“针对陈年遗骸的DNA检测技术”,日前刊登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人类遗传学》。而凭借这一技术,这一团队已帮助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找到了她当年参加抗日战争,并埋葬于山西平遥的父亲的遗骸。目前该团队,正在尝试鉴定更多英烈遗骸,希望能在各方支持下,建立起相关数据库,帮助更多烈士英魂回归故里。另一家媒体这样表达:“在抗日战争中牺牲70多年后,‘士兵D02324’终于找回了他的名字,还有他的家人。上海复旦大学的一项DNA检测技术取得突破,让抗战英烈邹开胜的身份得以确认。”对比起来,后者通过将DNA检测技术与抗战英烈的身份认定联系起来,让技术不再冷冰冰。
2017年,《科技日报》关注了首个在我国本土冷冻并等待复活的“病人”展文莲的故事。在《死亡“暂停”:液氮罐里的阴阳穿越——中国首例本土人体冷冻的故事》一文开头,作者这样写道:
她正以头朝下的姿态沉睡在容积2000升的液氮罐内。那是-196℃的极低温,时间的流逝,几乎不会再在她身体上留下任何痕迹……桂军民保存妻子的遗体,也是对未来的押注——从理论上来说,被冷冻的人或许可以复活。
桂军民希望妻子能快点醒来。他们都只有49岁,都算年轻。但他又很清楚,这事急不得。“要等她这个病能治了再醒,不然没意义。醒过来也没意义,对吧。”桂军民重复着,像在提醒自己。[2]
文章没有提及液氮冷冻是什么原理,而是用“液氮罐”“-196℃的极低温”等将冷冻的事简单交代,重在讲述有点科幻色彩的“复活”故事。从文章刊发后的反响看,这也是最吸引受众的地方。
从报道实践来看,人情味是任何新闻报道里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也是增强传播效果的利器。
此外,在全媒体时代吸引受众,科技报道同样也需要形式创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中,从2019年9月25日开始,一批图文、长图和视频产品在《科技日报》新媒体各平台集中推出。其中,《70年浓缩成24小时,最后一小时燃爆!》从70年间的百余项重大科技进展中撷取36个科技成就代表浓缩在24小时内,并依据不同平台特点精心构思文案,截至10月14日,总点击量达111万。围绕中国科技投入金额、中国专利的申请量与授权量、中国论文数量3个主题的系列视频,通过3D动画制作立体展示数据,让网友直观理解中国科研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集纳这3个视频的文章《¥1967790000000!是谁这么大手笔?》在微信端发出后,在全网范围形成讨论的热潮,截至2019年10月14日,《数说70年·数据视频》系列总点击量340万。
总而言之,不论是第一时间抢发独家科技新闻,还是分辨信息的真伪和好坏,抑或挖掘到科技好故事,考验的都是记者长期积累的功力。从这个角度说,记者对科技行业的熟悉程度,决定科技新闻报道的质量。在全媒体时代,图片、视频等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科技新闻要增强社会影响力,必须更注重用新媒体手段呈现高冷的科技。
【注释】
[1]陈泉涌,袁志勇.脱掉科技新闻报道的长衫[J].新闻战线,2008(5):36-38.
[2]张盖伦.死亡“暂停”:液氮罐里的阴阳穿越——中国首例本土人体冷冻的故事[N].科技日报,2017-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