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特点及启示
2020-08-11王卫国
王卫国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作为辅助工具的渐进阶段、推进外延拓展的巨变阶段及实现高度融合的突破阶段,呈现出主体性、整体性、价值性、创新性等基本特点。新时代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智能特点和技术优势,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程;启示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3.02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3-0129-05
全面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信息技术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深入分析和认真总结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特点和经验,从中揭示规律、厘清趋势、明确方向,对于新时代运用信息技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
不同历史条件下,信息技术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其实践运用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大体说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包括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具有特定的内涵。
1.作为辅助工具的渐进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进了广播、电影等视听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地充分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功能,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尝试和探索。一是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950年,中央广播电台先后举办了社会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讲座。1984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有计划的拍摄各门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电教片”,各地将《新闻联播》、《开国大典》、《包产到户之后》等优质的视听资源转化为教育素材,推动了教育内容的图像化转换。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重视。”高校通过电影、广播、电视、幻灯等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受到了师生的喜爱。
虽然这一阶段时间跨度长,但总体上看,信息技术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都以视听技术为依托,以“图像书”为内容,以“电灌”为手段,以广播、电影等为阵地,以运用电化教育手段辅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目标取向,可以说,信息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还只是具有辅助工具的属性。诚然,高校开始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功能,并在教育教学中尝试性地引入各种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但由于设备、人员等条件限制,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并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因而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2.推进外延拓展的巨变阶段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特别是在1994年4月20日我国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后,互联网便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快速普及。1995年8月8日,“水木清华”BBS的开通,标志著我国最早的大学生网民集聚地建立起来。但因为引导约束机制缺失,像“我爱南开”、“南大小百合”等这样一些为数不多的大学生“触网”窗口,从建立之日起就成为不良信息和不当言论的传播地。面对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有关部门只能采取停止、关闭等简单化措施。殊不知,在移除网络消极功能的同时,也将其在思想引领方面的积极功能也一并移除了。
针对互联网发展初期出现的问题,我国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基本方针及时应对,通过“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迅速改变了“被动防御”的状况。一是主动占领教学阵地。高校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探索形成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至今仍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二是主动占领宣传阵地。高校集中力量建设了一大批门户网站、红色网站等阵地,并深入推进这一阵地从单一的内容展示向内容与服务有机统一的方向发展。三是主动占领互动阵地。部分高校相继建设了“北大未名”、“饮水思源”等校园BBS,并逐渐探索出BBS管理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此外,部分教师还积极运用QQ、Email等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这一阶段,信息技术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电子书”为内容、以“网灌”为手段,以网络空间为阵地,以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为目标取向。伴随信息技术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拓展,高校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运用实现了由“被动防御”向“主动占领”的转变,促进了教育信息由单向传递向空间传递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实际应用中高校更多的关注添设备、建网站等硬实力的“量变”层面,而对于软实力的“提质增效”则关注不足,从而使信息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广应用缺乏应有的实效性。
3.实现高度融合的突破阶段
2009年1月7日,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3G牌照,移动互联网便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面对移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态势,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确提出了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这一阶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一论述为进一步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各高校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系统化、立体化发展,尤其是在“高度融合”上下功夫。一方面,积极探索将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入主渠道的有效模式,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2015年开始,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思政课慕课相继上线,增强了思政课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部分高校和企业开发出“雨课堂”、“中成智慧课堂”等移动学习APP,让手机不再与课堂教学“争夺学生”,而是帮助教师“赢得学生”。部分高校还积极探索了混合式、智慧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提升了思政课的抬头率、参与率和获得感。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移动互联网技术丰富的平台优势,建设集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趣味性、互动性等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引领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育部主导建设了“中国大学生在线”和“易班”示范阵地,充分发挥了阵地的引领作用。部分高校建设了虚拟现实、“三微一端”平台等,并不断优化平台的思想引领、组织动员、答疑解惑、成长服务等功能,使之更好的传播正能量。
这一阶段,信息技术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表现在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依托,以“移动书”为内容,以“泛在学习”为手段,以移动教育平台为阵地,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为目标取向。从总体上看,信息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逐渐展现质量统一,并实现了局部突破。高校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特點大胆创新,变以往的独立技术发力到多种技术融合,充分整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积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推进教育信息由空间传递向虚拟社会体验转变,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已初见端倪。问题在于,信息技术并未从根本上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重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显然,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需要由局部走向整体,实现质量的整体飞跃。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价值取向,形成了如下特点:
1.主体性
大学生是运用信息技术最普遍的群体,也是对信息技术最具有依赖性的群体。7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为着力点,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学习兴趣和接受方式的变化,引导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主动打破传统教育时空地域的界限,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了多样化教育环境,为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教育活动创造了条件,使其在信息化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教育引导,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进而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二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与激励、数据挖掘与分析、评价与反馈等机制,引导学生认识教育目的、明确存在差距、调节学习行为,增强其自知、自控、自主的主体意识。三是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对学生进行了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信息伦理和法制观念,提升观察和判断能力;也在引导大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交往活动中,培养他们获取、处理、传播信息的能力。
2.整体性
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是一个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以形成整体合力增强教育实效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构了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在目标上统一要求、空间上无缝衔接、技术上互融互通,增强了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及教育结果的实效性。一是推动教育载体的聚合。信息技术以其承载教育信息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改变了传统教育载体分散、静态的状态,打造了积聚、动态的教育载体,通过“载体联动”增强了教育各系统和模块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二是推动教育方法的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整合线上和线下教育方法的特点,既运用线下“面对面”、“心贴心”等方法以情感人、以情服人,更注重运用线上人机交互的方法进行即时、便捷的思想引领,实现了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三是推动教育内容的结合。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单一的“纸质书”向“纸质书+图像书+电子书+移动书”转变,有效拓展了教育距离和空间。
3.价值性
信息技术具有工具性属性,而其应用则彰显出价值性。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进看,信息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从单纯的辅助工具向负载意义的文化价值领域迈进。信息技术正从早期的与文化价值泾渭分明,到如今与文化价值融为一体,甚至本身就成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这种身份转变具有必然性,究其原因是信息技术越来越具有价值传递的属性,每一次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都会产生新的内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进而提升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具体说来,当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时,其反映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单一关系,信息技术只是强化理论灌输的一种手段,其作用仅仅是推动了价值传递由“人灌”变成了“电灌”;当信息技术的应用外延拓展时,其反映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数量渐进和主体素质变化的社会效应,即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思想交流和价值传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当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质量统一、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时,教师将主流价值隐性融人到虚拟社会环境中,引导学生在进行虚拟认识、实践和交往等活动时产生心理体验和理性反思,使其提升主体性、增强获得感。
4.创新性
信息技术从视听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给每一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取、处理、反馈信息等过程带来一系列新的方法和手段。新旧技术的更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是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两者的融合不仅遗传了原有优势,而且进化出新的基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审时夺势建设育人阵地、因时制宜加强育人互动、与时俱进打造育人品牌。一是开辟教育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师一学生”信息机制逐步弱化,“人一机一人”新的信息机制已经形成,高校建设了一大批广播、电视、网站、BBs、“三微一端”等教育阵地,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丰富教育手段。信息技术以多样性、灵活性、便捷性等特点,推进教育展示、教育传播、教育互动等手段持续升级,使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加生动形象。三是优化教育方法。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既对传统教育方法形成严重冲击,也为其变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催生出远程、多媒体、慕课、微课、移动互联、混合式等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趋多元高效。
三、新中国成立70年来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信息技术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挫折教训,对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具有重要启示。新时代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智能特点和技术优势,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
1.提高认识,抢占发展先机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和重要支撑,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和吸引力。但从客观现实来看,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仅仅停留在改变教育环境、方法、手段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的层面上,远未从深层次、根本上触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结构性变革。从主观上看,部分教师“缺乏整体观照和宏观视野”,不能全面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基本内涵和原则,至今仍有相当部分教师把信息技术仅仅看成理论灌输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的阻力,亟需切实改进。
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创新发展的深度。新时代,我们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一是提高对高度融合重要性的认识。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当代信息技術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二是提高对高度融合深刻性的认识。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不是二者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融入而嬗变出新的元素和结构,全方位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形态;三是提高对高度融合原则性的认识。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应坚持破与立相统一的原则,既要继承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剔除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更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新的内涵,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动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四是提高对高度融合整体性的认识。要全面认识和把控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共性与特性的关系,为二者的有效融合提供思想先导和价值引领。
2.优化结构。增强教师本领
信息技术由人创造,也必须用以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在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已然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但由于部分教师缺乏驾驭信息技术的素养和能力,更由于受“技术决定论”的影响,从而颠倒了信息技术应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至于异化成为被信息技术主宰的客体。有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面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海量信息不加思考、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向学生输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动摇了科学理论的权威性;还有教师对信息技术盲目崇拜,弃本逐末将目的与手段本末倒置,试图以一些炫目的技术手段来赢得学生,到头来适得其反,导致出现了“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推进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关键在教师。为此,一是要优化教师整体结构,除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传统的队伍外,还要积极吸纳技术开发、维护等人员加入到团队中来。二是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扬弃信息异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统一”要求,主动适应并驾驭信息技术,“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三是要增强教师过硬本领,切实通过健全培训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创新考评标准、加强技术培训等途径,有效增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优化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条件、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师学技术、懂技术、融技术、用技术,从而建设一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虚实融合,构建生态环境
与传统教育环境相比,信息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环境能让大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和感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易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由此,有的教师预言虚拟环境将会替代现实环境。不过,无论虚拟环境如何逼真或接近现实环境,但与现实环境相比,终归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虚拟环境是人所创设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是对现实环境的间接再现,而不同于现实环境的直接呈现。须知,人们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直接呈现的现实环境,从根源上说,间接再现也来自于直接呈现,显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不可能完全替代现实环境。
构建虚实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的抓手。首先,要正确处理、统筹协调好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的辩证关系,既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也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使之形成互补效应,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其次,要加强信息化环境的研发和建设,超越虚实环境的二元对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虚实二重生活中,推进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全面整合,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无缝衔接,正面强化与隐性渗透深度耦合。最后,要形成虚实环境的合力,既要注重汲取虚拟环境的表现形式、话语体系、推广手段、互动方式等优势,又要发挥现实环境的组织、实践、体验等功能,使大学生在多结构、多层次的场域中接受和认同主流价值观。
4.整体联动,提升治理效能
现实表明,高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和管理舆论生态和信息平台,增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当前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效能不足,导致了舆论生态和信息平台良莠共存。在信息技术复杂环境中,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各种社会力量相互博弈、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各种社会文化相互糅杂,一些反动、暴力、低俗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表现形式隐性植入,利用华丽的词藻、美丽的画面、标新立异的观点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大学生由于缺乏辨别、抵制不良信息侵蚀的能力,在不良信息的多重冲击下容易出现身心发展偏离正常的轨道。
加强整体联动,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网上网下一体的主流舆论格局,形成协调和督促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的强大合力,把整体联动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大学生成长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各级政府应积极承担起主体责任,形成分层次、分步骤有序推进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构建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的规范体系;社会有关组织或单位应加强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从技术上提供相应的支撑和服务;学校应建立主要领导责任制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实施主体的机制,定期研究解决信息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中所存在的师资、经费等具体问题。